[毕淑敏:当下的心理危机]毕淑敏简介

  2012年春季,海王星落双鱼,“心灵能量”这个词即将成为一种新的“救赎”。作家、心理咨询师毕淑敏耗费了五年时间写的长篇小说《花冠病毒》也在2012年面世了。面对众多文艺作品里的“未世情结”,毕淑敏更强调人心的重要性,只有建立强大的心理能量才能面对生活的挑战。《花冠病毒》讲述20NN年一种可怕的瘟疫病毒――“花冠”突然袭击燕市,人类在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通过组合自我心理能量,与病毒血战的故事。作为国内首部心理能量小说,小说告诉人们:我们要直面未来世界里人类的心理灾难,积极探索心灵危机的应对之策。
  Q=《北京青年》周刊
  A=毕淑敏
  Q:您希望《花冠病毒》是科幻小说?在“科幻”外衣之下,最想表达的是什么?
  A:我和一位研究科幻小说的专家谈论过此事。他说这部小说可以归入科幻小说。我大体知道科幻小说分为“软科幻”和“硬科幻”,觉得自己这部小说应该算是不软不硬的科幻小说吧。科幻小说应该有科学知识,有幻想的成分,还要有好的故事和活灵活现的人物。我在朝这个方向努力。
  但我认为题材并不是最重要的,爱情和死亡是永恒的主题,一点也不新鲜,但这类题材的好作品经久不息。我在此书中特别强调之处在于――人的心理能量,是挺过灾难的巨大动力。
  O:小说中所写到的花冠病毒,形态绚烂美丽,和它的凶残形成强烈的反差,这是基于您对病毒的认识吗?这种反差给您的感受是什么?
  A:病毒是古老的存在,名字只是标记。我听到一位病毒学家讲过,电子显微镜下,有些病毒非常美丽。我喜欢这句话和他后面的观点与情绪。我觉得病毒是没有思想的微小个体,它是无知无觉的。所以,它的形状和它所引起的病症,并无直接的关系。不适宜用人类的感受来评判病毒。病毒是可怕的,但人心也有温暖一面。
  Q:您说在面对身体和心灵的灾难时,最终能依靠的必有某种“心理能量”,能解释下什么叫“心理能量”吗?人们该如何建立这种“心理能量”?
  A:广义的能量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度量。有一段时间里,物理学家使用过一个称为“活力”的、与能量非常相似的概念,其意思是一种使物体活泼起来(动起来、热起来)的自然界中,同一能量不但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多种能量之间还可以相互转化。
  具体到每个人来说,我们的身体和心灵是密不可分。如果一个人只有身体而没有心灵,那他就是行尸走肉,不能算一个完整的人。人的心理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生理状况。如果你紧张,你的心跳就会加快;如果你害羞,你的面部血管就会扩张,脸就红了。同理,人的身体在遭受非凡打击的时候,例如本小说中所出现的被某种陌生病毒所袭击,没有特效药,心理能量就是我们所能依傍的强大生力军。平日我们常说,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本。这个“内因”,我觉得就是指心理能量。
  Q:2012年已至,“末日情结”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您这部小说在2012年推出,是否跟人们的“末日情结”有关。您又是如何看待这一末日预言的?
  A:现代人常常会有不安全感,有的是天灾,有的是人祸。要从源头上找到应对的方法。心理健康并不是逆来顺受,也不是姑息忍让。该奋起的时候要奋起抗争,要为保卫自己的生命而不懈努力。相信热爱生命的人,都会努力争取活下去。心理能量非常宝贵,每个人身上都有。希望人们注重自己心理健康的培养和锻炼。至于我的书,和“末日情结”无关联。我只是从人类进化和环境保护的状况出发,觉得有可能出现这样的危险。
  Q:从内科医生到心理医生,然后到作家,为何您这么相信文学的力量?
  A:医学是研究人的,心理学更是研究人的,文字是传达人的思想和感受的最好载体。这三门科学,看起来分门别类,其实它的对象都是人,有异曲同工之妙。就像一扇单元门中的三间居室,互为隔壁,又彼此关联。我有幸得以学习这三门科学,觉得实在是福气。在这个过程中,我感知人性的神奇和复杂,光明和幽暗,错综复杂,相辅相成。
  Q:您觉得未来人类可预见的心理灾难或者说心灵危机有哪些?由何导致?您觉得最难处理的心理危机是哪一种?
  A:我觉得中国现在最大的心理危机是――分裂。说的和想的不一样,说的和做的不一样。当着人和背地里不一样……到处弥漫着一种急功近利的喧嚣氛围。分裂是非常消耗人心理能量的一个过程,在医学上的名称就是“精神分裂症”。
  Q:您曾做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心理咨询师,在写作本书的时候,尤其是在刻画人物心理方面,之前接触的心理咨询案例,给过您什么启示?
  A:心理咨询师的经历,让我对人性的丰富和多样性,有了切身的体会。具体到某个案例会对我的这部小说有什么启示,我一时想不起来。不过,一个作家的所有经验,都会对他的写作有影响,这一点,是毫无疑义的。

推荐访问:危机 心理 毕淑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