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_关于高校育人工作机制的策略思考

  摘要: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育人,它直接决定着高校的生存与发展。社会质量理论为破解高校人才培养工作难题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通过学校保障、学校融入、学校参与、学校增能等四个维度的深入探讨,进一步理出对我国高校育人工作机制的思路和启示。
  关键词:社会质量理论;育人;学校质量
  中图分类号:CA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11—135-03
  一、社会质量理论的内涵
  社会质量理论强调以“社会和谐共生”为基本核心理念,表现了人们在团体、组织和社会中的相互依存关系。据此,“社会质量”这一概念被定义为“公民在那些能够提升人们的福利状况和个人潜能的环境条件中参与社会经济生活的程度”。该理论倡导和谐理念,也涉及经济保障与制度建设的关系,基于此,近年来国内一些专家学者开始以此为视角,将其引入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理论与实践中。正是由于社会质量理论作为国际社会政策领域的一个新型的研究范式,可以为人文社会科学诸多领域的研究分析提供理论依据,因此,社会质量理论已逐渐应用于一些社会科学领域。
  二、社会质量理论与高校育人工作之间的关系
  所谓体制,包括机制和制度两个层面的内涵。具体涉及高校育人工作机制,主要指的是高校教学科研配套机构、相关职能管理部门的设立与相应职能和岗位责权的配置,以及保障高校运作发展建构的整套制度体系。
  就社会质量理论的内涵而言,社会保障、社会融入、社会增能与社会参与是社会质量高水平的四个基本条件。据此,我们可以推导出“学校质量”与“社会质量”之间的投射关系,并分析得出“学校质量”的概念,即学校质量是指学生在充分享受良好教育和个体素养得到提升的条件下,自身权益得到维护并且能够参与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实际状况。也就是说,高校育人质量直接取决于学校保障、学校融入、学校参与、学校增能等四个维度的基本前提。由此,我们找到了社会质量理论与高校育人工作之间的切入点和衔接点,作为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一种新的研究范式和方法论,社会质量理论为新时期的高校育人工作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1 在“学校保障”维度上,它包括育人机制的体制部分:大学生教育培养所需的基本教学功能保障,包括院系专业的设置、科研教学平台的建设、后勤辅助机构及职能的配备等;育人机制的制度保障部分,包括基本教学制度、行政管理制度、人才培养系列制度以及生活、安全、医疗等方面的后勤管理制度等。学校保障的成效不仅取决于硬件条件的体制具备,更重要在于“软件”上的配套制度是否完善,培养平台的设置是否科学以及人文环境的构建是否健康文明等。对于这些因素的评价,人们往往通过学校人均占有资源数、师资水平、师资比例等指标予以考察。
  2 “学校融入”维度在宏观上间接反映大学学校文化及人文气息,在微观上直接表现为学校学习生活环境的归属感和融入度。在这一维度中,学校信任作为探讨学校融入的核心要素,可以通过考察高校师生群体彼此间的信任度状况,以及师生群体对学校教学、管理、服务的满意度指数来具体表现。学校融入状况恰恰是高校育人工作体制和制度建设水平的客观反映。
  3 “学校参与”作为学校质量理论探讨的第三个维度,从社会质量理论视角出发,提炼出“学校活动”、“学校赋权”两个学校参与内涵的核心概念。学校参与维度通过高校的相关体制和制度考察高校信息公开建设、学生接收信息资讯和学生权益的申述及维护状况,以及通过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和建设发展等方面的意愿、渠道、机会、积极性和参与度来反映高校的学校质量水平。这一维度也是目前各高校普遍缺失的主要方面,其直接表现出高校民主管理和学校和谐的局面。
  4 “学校增能”是学校质量涉及的第四个维度,也是最高级维度。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是这个维度探讨分析的基本问题。从社交能力、专业知识到思想品行、人文素养,高校育人工作需要顺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整合各方面资源塑造出符合社会发展、推动人类进步的高级专门人才。
  整体把握不难发现,这四个维度之间是一个逐次递进的交互关系,从学校保障到学校增能,每一个前提为下一个维度的实现奠定了基础,即只有前一个或几个维度的满足才能取得后一个维度功能的实现。
  三、当前我国高校育人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 针对性的体制建设和制度落实不足。不可否认,我国传统高校的体制设置一般是基于“学生管理”的角度,而国外高校更强调侧重“学生发展”的视角来从事体制的逆向性建构。前者把学生作为管理的对象,体制上更多强调基本功能的配置,呈固定化的模式;而后者将学生置于创造性的主体地位,体制上更多凸显以需求导向型为特点的功能设置,呈灵活人性化的模式。
  从社会质量理论的角度来看,学校保障体制功能不够完善,大都缺乏人性化的学生权益保障和学生培养的创新体制。如美国一些高校从20世纪60年代就广泛推行的“本科生科研项目计划”(UROP),一套比较规范和完善的本科生科研制度体系,包括专门服务性组织机构的设置和人员配备、科研交流平台的建设、经费来源的保障、奖评制度的建立等完整的体制和系统化制度。在这方面,国内高校普遍表现出不足之处。
  2 高校信任缺失侵蚀育人工作体制。信任缺失主要指信任的价值观念及规范要求失去了应有的功能或者产生了功能失调。就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整体形势而言,无论是日常生活领域的劣质产品,还是文化学术界的抄袭剽窃之风,都直接冲击并颠覆着公众对整个社会的信任感。毋庸置疑,社会公共领域的信任缺失必然对学校信任文化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再加上一些学校自身教学和管理的失当,自然促使学生对学校教学动机和能力产生一定的不信任,在扩散和累积效应下,最终对教学的不信任发展到对学校整体的不信任。在信息网络化和传播途径多元化的今天,信任口碑的缺失必然恶性泛滥、届届相传,这不仅严重阻碍了学校文化的良性发展,而且极大地制约高校育人机制作用的发挥。
  3 育人工作机制中缺乏学生的能动效能。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培养的对象和主体,其天然具有能动的积极因素。客观而言,大学生主体地位完全没有得到体现。在实践中发现,我国高校教学管理、人才培养方式方法和制度的酝酿制定及实施大都缺乏学生的参与,而事实上,大学生们具有强烈的参与学校管理的积极性和需求。据部分高校调查显示,超过八成的学生认为大学生参与教学管理非常重要,超过90%的学生认为自己没有或很少参与学校教学管理。不可否认,当前确实存在一些高校或教育主管部门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中,考虑的出发点不是学生的客观需要和实际意义,而是学校管理的便利、形式上的政绩,这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广大学生主体地位的缺失。   4 教师动力不足弱化育人工作机制的实效。高等学校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地方,同时又是学术知识的圣殿。然而近年来,高校教师群体中流行的“校外兼职副业”和“科研项目导向”现象,一些教授将学术资源转化成商业资源搞创收,学者风范和学术良心磨蚀殆尽。这些客观上反映出当下整体“浮躁”的社会氛围中一部分高校教师的职业观和育人观。细究而言,问题根结在于高校育人工作机制中教师考核评价体系的偏差。另外,目前高校鼓励科研的薪酬制度,不仅让学术变得浮躁和功利,更直接的后果是冲击着大学的立身之本——教学。
  5 育人工作机制中缺乏个性化人性化要素。个性化是学生自身具有的固有特征,人性化是高校育人服务的高品质追求的方向。随着社会进步发展,学生在成长和被教育的过程中对于个性化和人性化的要求必然成为一种趋势。而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高校育人工作中方式方法的个人性和人性化水平也直接反映了新时期高校育人工作的水平。当前,高校普遍存在着大班化教学、单一化考评、因人设课以及教学内容陈旧与方法刻板化等现状。在育人工作机制中,无论是具体层面的课程设置、教学班级编制、学业考评,还是宏观层面的育人配套制度制定、育人指导思想及其定位,都严重缺乏个性化和人性化的要素。
  四、基于社会质量理论新视角。全面构建高校育人新机制
  1 学校保障方面。要始终明确,高校育人机制的建立和完善首先要扎实做好保障体制和制度方面的工作。具体而言,就是要建立一整套保障体系,包括体制层面的职能机构设立、人力资源配备及相应服务职责的明确界定,以及制度层面的各种规章制度的细化与制定等,从而实现保障的体系化和规范化。学校保障的内涵不仅包括低层次的基本功能性保障体制与制度,还应涉及人才培养质量的系统保障,包括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人才培养方案的细化落实以及其他相关育人长效机制的建立等。高校育人长效机制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高度重视学生在育人机制中的能动效应。从人才培养体制运行的角度来看,作为该体制的受益者的同时,大学生也应该是体制状况的参与者和监督者。二是育人机制要始终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方向接轨。高校只有开放式办学,充分吸纳全社会的积极要素来服务于人才培养工作,才能培养塑造出符合社会发展潮流和趋势的人才。三是强化育人机制的落实与反馈,避免形式主义、“盲人摸象”。有效的育人机制只有建立在深入落实和有效反馈修正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发挥效用。四是突出育人机制的长效型和协调性。一套育人机制的建立是综合各方面要素科学设计的结果,因此,要注意避免“短视效应”和“一叶障目”现象的出现,要站在高校人才培养的全局观、发展观的角度出发来认识和理解育人机制。
  2 学校融入方面。从社会质量理论的视角来看,学校融入具有两个层面的内涵:一是校园生活情感氛围的融入;二是大学知识研读环境的融入。
  在学校融入方面,就高校育人机制而言,要明确育人机制的两个目标就是要实现大学生校园生活情感和专业研读两个层面的深度融入。就现代大学而言,第二层面学校融入的直接体现就是大学生是否能够充分感受、接受到科研氛围的熏陶,并进一步融合到学校各层次科研活动中来,并从中获得对教师及学校的理解与信任。学校融入维度更依赖于软环境的构建,更需要在细节和人性化方面去实现。而实际情况是,一般高校更侧重在专业研读方面的育人机制建设,而往往忽视校园生活情感方面的氛围营造和培养。不可否认,学校信任是学校融入的基本条件和前提基础。重构学校信任的着力点,必须使学生把对学校的信任建立在对于学校制度、体制和规范的信任基础之上。高校应在教学和管理制度上重视信任氛围和文化的创建,尽可能多地创造学校、教师、学生三者之间接触交流的机会,注重沟通交流的质量和内涵。我们调研发现,欧美高校在人文环境的塑造和人性化的学校服务配套上更胜一筹,自然能够博取学生的普遍满意度、归属感和信赖感。
  3 学校参与方面。学校参与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学校参与管理,而是高校应创造体制机制让学生融入到培养模式的建立、培养方案的制订、科研活动的开展、学生考评标准的制定、教学成效的评价等工作中,全面参与到学生培养的各个环节。基于社会质量理论,我们不难得出学校参与涉及两个层面的含义,即“学校赋权”与“学校活动”。学校赋权能够明确体现高校管理者是如何通过特定的体制机制来保障学生接受到健康、科学、全面的教育的基本权益,而学校活动则客观表现出学生校园科研与社交等活动的参与度。
  就学校参与机制而言,学校要实现学生的充分学校参与度,就要首先在体制上建立系统的学生权益维护保障部门,如学生维权中心、学生信访接办中心等。近几年,一些高校创新体制专设了校长学生助理或校长学生助理团等常设机构,构建了学校最高管理层与普通学生之间的沟通桥梁。其次,在制度层面上要完善和规范学生权益的保障条文。事实上,学校参与实质上彰显了“大协作观”和“大教育观”的精神概念,其体现了我国《教育法》第四十二条有关学生申诉权的规定精神。
  4 学校增能方面。大学生的“增能”根本上还体现在专业技能的掌握和专业知识的具备。因此,无论是“知识导向型”教育模式,还是“职业导向型”培养模式,最终使学生获得技能上的提高并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才是根本所在。
  就学校增能的机制而言,首先,在体制层面上,高校要积极构建以人才培养为目标的科研创新平台、实践与实验平台等,充分利用这些平台体制为学生搭起“增能”的舞台。如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工程学院的“工学交替”的教学与实践融合的培养平台,就是充分利用了高校与企业的优势互补构建育人平台;建立相应的机构,如以培养理工科人才著称于世的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于1997年就成立了“本科生研究办公室”,对本科生科研学术活动进行组织并提供相应服务,同时为本科生创造多种多样的科研机会。其次,在制度层面上,各高校要科学设置实践课程体系;建立学生参加科研的教学制度;完善各项考评与激励制度等。学校增能作为四个维度的最高阶段,必须在前三个维度的基础上,通过体制机制的系统保障才能实现。

推荐访问:育人 工作机制 策略 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