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管理 全日制研究生【浅谈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管理】

  摘要: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已成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规模的快速扩大以及侧重于专业实践的培养特色,使其教育管理也面临新的形势和要求,需要从教育管理的各个环节加强管理,促进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质量提高。文章分析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对策,以期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改进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11—100-02
  自2009年扩大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范围以来,各高等学校纷纷加快研究生培养结构调整的步伐,扩大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研究生培养结构类型的调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规模剧增,不仅对培养模式和教育资源带来新的压力,也对研究生教育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因此,研究认识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群体的教育管理特点,与时俱进地做好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对于进一步提高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一、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管理面临的形势
  (一)规模逐年扩大
  2009年,教育部决定扩大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范围,在原定研究生招生计划基础上,增加5万个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约占硕士研究生招生比例的10%。随后,每年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当中,都加大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比例。2011年全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已达到14.9万人,占硕士研究生招生比例的30%,距离“2015年全日制专业型硕士与学术型硕士各占50%”的目标越来越近了。
  (二)培养模式变化要求教育管理创新
  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要求其为社会培养现代高科技研究型人才,而且更需要培养大量高级管理、技术等应用型专门人才。长期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主要是以培养学术型研究生为主,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授予学位的标准和要求等方面都比应用型研究生要成熟很多。应用型研究生注重实践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它的存在遵循社会职业分工的逻辑,重视实践和应用,主要培养的是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最突出的特点是学术性与职业性紧密结合,获得专业学位的人才,主要不是从事学术研究,而是从事具有明显的职业背景的工作。因此,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培养环节中很注重到实验基地、企业等中去锻炼、实习。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大多数培养单位规定第一年为课程学习时间,其他时间用于专业实践、毕业论文的撰写和实习就业,因此,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课程学习结束以后,大多数时间在校外完成其他培养环节,这给研究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困难。
  (三)心理压力日益增大
  1 随着社会对人才综合素质的提高,加上高校连年扩招,人才市场中供需关系产生巨大变化,研究生不再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即使是研究生,毕业之后都要面临找工作不容易、找到好工作更难的问题,并且待遇也不如从前。这些落差与社会压力交织在一起使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心理背负了更多的压力,很容易引发心理问题。
  2 学术型研究生在社会的认可度普遍较高,但对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来说,虽然也有毕业生踏入社会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但是社会公众大多数对其认同度不高、单位重视度不够、职业衔接不紧密,这也给在校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带来了不好的心理阴影。
  3 学业上的压力也是导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产生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近几年,为了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各高校纷纷加强了研究生毕业的要求和审核,采取规范发表论文要求、学术不端行为检测、提高毕业论文盲审率等多项措施,使他们对学术上的专业要求会产生更大的压力。
  4 目前,一般高校开展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主要是针对本科生,针对研究生的较少。随着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承担的心理压力的增加,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空白亟待填补。
  二、加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管理的对策
  (一)加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管理队伍建设
  随着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规模的扩大,他们中要求被关注、被关心的心理取向可能更大,同学与同学之间的交往和沟通可能更复杂。同时,对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奖助贷等政策往往因正在探索而复杂多变,多数研究生辅导员配备不到位,使得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显得力不从心。因此,迫切需要从加强管理队伍着手,逐步完善落实研究生辅导员配比政策,落实导师负责制和辅导员专职管理相结合。
  (二)管理要把握特点、因材施教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第二年要进行专业实践和找工作,大部分时间研究生在校外活动,因此,要针对这些特点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方法。例如,各专业研究生班班长要定期向学校或学院研究生管理人员汇报本专业研究生在外情况;研究生导师要定期联系学生,保持对学生在外情况的密切了解;同学之间要相互照顾,加强联系。2010年,教育部批准部分高等学校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对于探索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教育管理模式提供了很好的契机。
  (三)以人为本,丰富教育管理的内容
  当前,研究生除了要承受学习、经济、人际关系和婚姻爱情的压力,毕业之后还得面临就业的压力。这些压力如果不能处理好,很容易引发心理健康问题。因此,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需要以人为本,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内容。
  1 加强就业指导。例如,可以通过举办多种形式的讲座、报告会,帮助研究生摆正就业心态,掌握面试技巧,增强就业竞争力;尽可能地利用资源,及时地搜集和发布就业信息。
  2 要加强媒体宣传,增强人们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认识,消除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心理上的障碍。
  3,培养单位要提高毕业的门槛,在给研究生“增压”的同时,还需要在具体的培养环节进行指导和监督,创造良好的学习科研条件和氛围,为其“减压”。例如,强化对研究生教学过程,毕业论文完成过程包括选题、完成开题报告、开展课题研究、课题中期检查、完成论文和答辩的监督与管理;加强与导师的沟通,并充分地调动导师在研究培养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举办形式多样的学术报告会、交流会、学术论坛,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4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开展,并相互配合。例如,举办心理健康专家讲座或团体活动,提高研究生心理调节能力;建立和完善心理问题预警机制和咨询体系,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由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人员结构相对较复杂,管理松散,可以由研究生管理部门牵头,并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鼓励学生自发组织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促进相互交流和沟通,增进研究生心理健康。
  (四)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平台,提高管理工作效率
  研究生日常管理工作涉及招生录取、学籍管理、专业培养、教学实践、论文开题到论文答辩、学位授予、就业指导等研究生教育的各个方面,工作量大,任务烦琐。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由于其培养中安排更多实践内容的特点,其活动的空间和时间范围更广,更不利于管理。因此,特别需要提高其日常管理工作的效率,充分地发挥计算机网络信息平台管理优势。例如,建立研究生和导师信息数据库,对研究生的整个培养环节进行全程监督与管理;可以将与研究生有关的教学信息及时发布在网上,可极大提高教育信息传递的效率;建立网络交流平台,为研究生之间、导师之间、研究生与导师之间的交流创造条件。
  总之,研究生的教育管理事关研究生教育的成功与否。在研究生人数递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所占比例增大的大背景下,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要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研究生管理的方法和途径上创新,在内容上结合本校特色,不断地丰富,以满足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需要。

推荐访问:全日制 浅谈 硕士研究生 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