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il,am,Rhein一枚硬币的两面_一枚硬币的两面

  Vitra从1950年代在巴塞尔开店、1980年代劫后重生至今,在边境小镇Weil am Rhein营造了设计与建筑的强大气场,打造出当今全球瞩目的设计博物馆。在Vitra总裁Rolf Fehlbaum眼里,Vitra与Weil am Rhein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彼此依托、相辅相成。
  导览系统在博物馆前结束。听一位住在附近的老先生说,自从博物馆开馆,一栋栋奇特的建筑物便慢慢逐一落成于此,于是Weil am Rhein这座小镇来了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慕名观光客。
  即便有人说Vilra的第二代总裁RollFehlbaum具有预知未来的超能力,我也不敢轻易提出质疑。Vilra从1950年代在瑞士巴塞尔开店、1980年代劫后重生至今,在这个边境小镇营造了设计与建筑的强大气场,打造出当今全球瞩目的设计博物馆。而最令人难以置信的是,RollFehlbaum所选中的6位建筑师在为Vilra设计之后的若干年内,全数获得了建筑界的最高荣誉一普利兹克奖的认可,堪称建筑界近30年来最大的奇闻。
  “自诩”不怎么懂设计的RollFehlbaum告诉我们,很难讲他与WeilamRhein究竟是谁选择了谁,因为小镇与品牌Vilra与Weilam Rhein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彼此依托、相辅相成。从流亡之地到建筑圣地
  一提起Vilra,无须多言,对于喜爱设计的人,脑中就会浮现那几把经典椅子的模样,但Vilra Design Museum呢?它坐落在瑞法德三国边界的德国小镇――Weilam Rhein,“这里有设计也有建筑。”
  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Weil amRhein都只是一个毫无特色的德国小镇,一直以来都是以农业和葡萄种植业为主要经济来源。随着二战之后的经济增长,大量的难民和无国籍人士涌入这里,Weilam Rhein逐渐成为了一个连本地人也不怎么乐于生活于此的城镇,更不要说吸引外地游客到此地观光了。然而,随着一位年仅二十几岁的年轻人的出现,看准了这块具有得天独厚地理位置的土地,从此Weil am Rhein不仅有了根本意义上的改变,甚至成为全世界建筑爱好者的朝圣之地。
  1980年代初,当时27岁接掌企业的总裁Roll Fehlbaum开始收藏该公司中具当代意义的家具,随着收藏的日渐丰富,慢慢有了盖私人博物馆的想法,在公司内部几年的构思讨论后,终于在1986年一个对外开放的博物馆计划逐渐浮出水面。由Frank O.Gehry设计的博物馆在1989年11月正式对外开放,这也是Gehpy在欧洲的第一个作品。馆内藏品以椅子及其他家具为主,囊括了从19世纪初一直到当代的著名设计,并延伸至出版、Workshop、专题图书馆等方向,更与全球各大知名的当代设计博物馆联合,通过巡回展览的形式把设计带到世界各地。
  大火之后的“建筑嘉年华”
  大约30年前,一场大火带来了毁灭与重生,现在博物馆身后的建筑物,是在火灾后重生的厂房,RollFehlbaum找来了英国建筑师Nicholas Grirnshaw,Grimshaw是高技派建筑的代表。厂房外立面上,Grimshaw用其最擅长的铝板,水平的线条包裹整个厂房,外观方正稳重,具有强烈的工业感。那时不只请他重建厂房,还规划厂区,第二栋建筑物在1986年落成于旁,是一栋风格相似的厂房。最终,在他预设的蓝图里只有这二栋建筑被实践,除了时空的变化之外,还因在1984年适逢公司创办人Willi Fehlbaum七十大寿,Roll Fehlbaum赠与父亲瑞典美籍现代艺术家Claes Oldenburg大尺寸的雕塑作品“Balancing Tools”,定调了整个Vitra厂区不只是一个生产的所在,非集体同构型的思考,转将Vitra园区的运用扩及文化的层面。
  事情就是这样接连发生的。在之后参观Claes Oldenburg工作室时,RollFehlbaum又遇到时值中年的建筑师FrankGehry,“我们最初的合作是谈椅子设计,没想到最后谈出了一间厂房、警卫室及博物馆。”
  白色的长方形及方形,顺着流动的弧线,让阳光由天窗落入室内,线条佐着光线的明暗,在绿色的草地上舞动着,从远方看过去有一种欢愉感,像是孩子用积木重新组合、再拆开、再放置所产生曼妙的结果,或你要套上“解构主义”这个文本语汇,都不会让你停止去感受这栋建筑的美感。作为他在非美国境内的第一个作品,初生之犊无限制的狂想,以一种符合功能期望却超出想象的外形,辅以计算机绘制模型的科技,演绎出他在世界建筑舞台上发声的练习曲。时间往后推数年,他因西班牙毕尔包美术馆落成而大红大紫,你不得不佩服RolfFehlbaum慧眼识英雄的眼光。
  在动态活泼的博物馆左边,有一栋清水混凝土建筑物,沿着草地上所铺设的走道,每个九十度的转角都提供给你一种新的心情转折,像是东方哲学冥想的仪式,让你从工厂脱离烦忧,走向会议中心,这正是安藤忠雄(Ando Tadao)第一次把他富有日式哲思的建筑带到欧洲,有异于Frank O.Gehry外露的高调,这栋建筑说的是宁静,巧妙的避开其他园区里的建筑物,让整栋建筑物半埋入地底,把空间视线让给草地上的樱花,让材质、形状及光线纯粹表述,除了作为会议空间,还作为员工训练、阅读、冥想的场所。
  “这只是一个充满设计的建筑项目”
  另一则精准眼光的建筑故事,也落在近年为人熟知的伊拉克女性建筑师身上,在屡屡竞图获得好评,却无实际操作经验的Zaha Hadid身上,她第一个跳脱理论的实践机会就在Vitra,以利落的板块拼组而成,外型前卫锋利,所有的线条都与周边的景物串成一线,室内的场合没有我们认知的水平及垂直,划破了传统的感知,进入室内有一种空间扭曲感觉,对于水平与垂直丧失的不安感,带来一丝新奇的乐趣,空间穿透性极佳,唯一的一扇门在女性消防员的要求下,立于更衣室前:一切起因于1981年的那场大火,而今作为消防站的功能已消失,目前转作为会议中心或展览空间。
  走到消防站前,在我们右手边的另一栋厂房,则是葡萄牙建筑师Alvaro Siza的作品。在继安藤忠雄及Zaha Hadid之后整个园区已经十分热闹,所以砖红色的这栋建筑物就被付与了低调的性格,一栋似19世纪最传统保守的建筑安分的驻立在其中,与各自绽放光芒的建筑物大异其趣,建筑物上还有一座与NicholasGrimshaw所设计的厂房连接遮雨棚,感应式的设计让它在雨天降下,晴天时又不至于会遮住由消防站看出去的乡野景致。
  如今,新落成的VilraHaus让我们又多了一个理由前往,这是Herzog&de Meuron的又一件代表作,五座楼梯相互层叠,错落有致地突出于15m以外的高大空间,让人眼花缭乱,12个单元互相模穿、交叉一三角形墙体边的一个楼梯连接着另一个,创造了一个三维空间的集合体。这个一层一层堆砌起来的房屋,乍看起来,就像是出现在脑海里的一团乱麻。外面的灰泥被涂绘成清一色的灰色系,这种颜色赋予该建筑更多材料原貌,以使它和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在展示上,为了给固定对象和家具陈设提供一个慎重的背景,它的内部被涂绘成白色。
  “这只是一个充满设计的建筑项目,”Rolf Fehlbaum说,“我并不认为这里很复杂,就是一个完整的企业,它拥有很多个部门,而这些部门就是这些建筑师们的作品,我走在其中,人才是主体。”
  如果你有机会来到Weil am Rhein,别忘了在这个号称“椅子之城”的小镇到处走走,因为Vitra的影响力,大尺度的经典椅子装置已经化为街景,为小城平添几分趣味。
  BT:从历史、人文地理等角度来看,哪些得天独厚的优势,形成了此地滋养出你们这种大品牌的必然性?
  Rolf Fehlbaum:Weil am Rhein地处瑞、法、德三国之间,三个国家、三种语言、三种文化,这对于我们这样的品牌本身就是一项优势。这里距离我出生的巴塞尔很近,那里有丰富的建筑、艺术和平面设计底蕴。但我想说的是,对于我个人而言,环境只是其中一部分,我觉得品牌的产生和发展有很多偶然和意外的因素在。
  BT:在品牌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曾有哪些决策或转折提升了你们的辨识度和竞争力?
  Rolf Fehlbaum:很多人认为上世纪80年代发生在Weil am Rhein厂房的那场大火是我们品牌的转捩点,的确那场事故之后我们不断取得很多认可。但事实上并不像人们所想的那样具有传奇性,我和我的品牌其实并没有因为事故而对未来发展进行周密的计划,像是博物馆、消防站等一系列项目的诞生都是顺其自然产生的。我委托我感兴趣的人来做我们需要的项目,就这样一个接着一个,形成了你今天所看到的Weil am Rhein。
  BT:Vitra对小镇有哪些回馈?比如是否会培养和使用本地设计师?
  Roll Fehlbaum:我们在当地更多的是培养工匠,至于设计师还是会从更大的范围去考虑。不过我们还是会考虑传承本地文化的特色,所以这种回馈更偏重精神上的。像我们在近期的项目上选择了瑞士设计师赫尔佐格和德梅隆,这是一个谨慎却又很容易做出的选择,我们一直以来都是朋友,在这次的设计中我们更强调回归地域原有的属性这个概念。多年来,Vitra在Weil am Rhein的诸多建筑犹如一场环球旅行,而赫尔佐格和德梅隆的设计让人有回家的感觉。

推荐访问:一枚 硬币 两面 We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