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现状 高校“双困生”现状的理性思考

  摘要:随着高校教育体制的深入改革,“双困生”的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文章针对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特征进行理性分析,认为“双困生”的心理特征有四种类型,即自卑型、焦虑型、敏感型以及混合型等。同时,文章认为可以从经济资助、心理咨询以及“双困生”的自我教育等方面寻求解决高校“双困生”所面临的双重困境。
  关键词:双困生;理性思考;心理辅导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11—114-02
  “双困生”问题不仅是贫困大学生的自身问题,更是一个家庭问题甚至是一个社会问题。绝大多数贫困家庭为了供子女上学而背上了沉重的经济负担。虽然有不少慈善机构、企业和社会民间组织伸出援助之手,可我国的贫困人口基数太大,这些帮助还远远不够,还需要更多的社会人士献爱心、伸援手。当然,要解决高校“双困生”问题仅靠社会的经济援助是不够的,更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这一群体的学习、生活状况尤其是心理方面的问题。
  一、现状及文献回顾
  关于贫困生现状的对策研究其代表文献有董彬(2005)对198名高校贫困生进行问卷调查,统计结果表明绝大多数贫困生的心理是乐观向上、自强自立并且对社会存有感恩之心的;但是少数贫困生的心理状况却与之正好相反,他们自暴自弃、不思进取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这里所说的少数群体是指因经济贫困进而导致“心理贫困”的高校贫困生。
  张春燕等人(2008)从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现状分析人手,分析造成这一群体心理问题的原因所在,认为教育方法不恰当、地区文化差异以及社会大环境的不利影响等方面造成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失衡,进而出现了心理问题。同时,作者认为可以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咨询、建立社会支援机制等方面解决高校贫困生的心理问题。
  黄少玲(2009)从优化高校学生资助体系的角度出发,寻求贫困生在逆境中健康成长的途径。作者认为,可以从规范管理和实践等方面优化资助体系,建立合理、有效、操作性强的“助困”和“育人”相结合的资助体系,进而从根本上改善高校大学生经济困难的现实状况,促进在校贫困生的健康成长。
  朱新力(2009)以高校“双困生”即“经济”和“心理”双重贫困的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关注这一群体的思想状况及其心理状况,认为“双困生”的心理问题是由主、客观的双重因素造成的。同时,作者认为可以从人性化的经济资助、适当的心理干预以及人性化管理等方面寻求解决“双困生”现状的途径和措施。
  综合已有文献,我国高校贫困生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对于解决我国高校贫困生的现状问题提出了一些合理的对策和方法。然而,针对高校贫困生中的特殊群体即“经济”和“心理”双重贫困群体的专门研究还比较少,且对策建议的理性化实施途径还比较浅显,比如,并没有融入深刻的人性化理念等。有鉴于此,有必要对我国高校“双困生”的现状进行理性化的对策研究。
  二、“双困生”的心理特征的理性分析
  高校贫困生尤其是“双困生”承受着比一般在校大学生更多的身心压力。为了寻求经济来源,他们会拼命打工挣钱同时更期望成绩优异从而获得一定的奖学金资助,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外出打工势必会占用其有效的学习时间。可见,这一群体要想获得“事业”和“学习”上的双丰收,其所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当然,一部分贫困生成功了,而还有少数部分却没有寻求到足够的资助,从而可能会出现心理失衡甚至导致心理疾病等问题。因此,对这一少数群体即双困生的理性研究至关重要。总结已有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高校双困生群体的心理特征类型可大致分为自卑型、焦虑型、敏感型以及混合型等。
  1 “双困生”的自卑心理。强烈的自卑感是大多数“双困生”普遍存有的心理特征。面对与中学环境完全相反的大学环境,这里没有繁重的课业要求,并且成绩优异并不是学生素质考核的重中之重,大学环境要求学生在完成专业知识的同时,更多要求学生多样化发展,要参加更多的课外活动以及社会实践。环境的巨大反差,使这些只知道学习的“书呆子”不知所措,难以适应全新的学习环境,进而会产生自卑的心理,认为自己处处不如人,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的需求。
  2 “双困生”的焦虑心理。持久的焦虑感是“双困生”的心理疾病之一。长期的经济贫困压力使“双困生”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没有稳定的后盾支持,最终会使“双困生”产生一种烦躁、焦虑的情绪。经济的困扰会严重破坏这一群体积极参与甚至正常参与同学间的聚会、集体活动等,这就严重阻碍其交际技能的培养,同时也为其毕业后的就业情况而焦虑不安。
  3 “双困生”的敏感心理。极度的敏感心理也为高校“双困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了不少麻烦。长期的自卑和焦虑感使得“双困生”的内心非常敏感,有时甚至会歪曲外界的关心和帮助,这在他们看来可能是怜悯和同情甚至嘲讽而非真心的帮助。这样既为他们带来不必要的烦恼,也使他们容易受到挫折,这一群体最终会宁可自己面对困境,也不寻求外界的帮助。
  4 “双困生”的混合型心理。多数“双困生”的心理疾病并不是单一的,个别群体有可能会出现自卑、焦虑不安或者极度敏感等症状中的两个甚至更多个,本文将这种现象称为混合型的心理特征。得不到有效的经济资助以及理性的心理咨询,“双困生”的自卑感会越来越严重,他们封闭自己,逃避与外界的直接沟通,不愿参与课余活动甚至社会实践,久而久之,他们的内心世界对外界的感触非常敏感,经常处于一种烦躁不安的情绪中,同时这些也会加重自身的自卑心理,最终形成恶性循环。
  三、“双困生”现状的对策研究
  已有的研究文献表明,由于性别、地区等客观条件的差异,各个“双困生”所表现出的心理问题也是不同的。鉴于此,在融入人性化理念的基础上将寻求针对性更强、操作性更灵活的途径和建议来解决“双困生”所面临的困境。
  1 充分利用各种经济资助渠道,缓解“双困生”的经济压力。没有强大的经济资助,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会受到限制,而高校“双困生”存在的问题也就很难得到根本性解决。目前,高校“双困生”的经济后盾来源包括国家的贫困生资助政策、学校的奖学金机制或者勤工俭学等帮困措施以及社会各界的经济捐助等。高校的教学工作者应该正视这些经济资助渠道并切实落实到位,同时针对不同的“双困生”群体需求选用更加合理、更加人性化的经济资助。
  高校工作者可以针对不同年级的“双困生”群体,充分考虑不同群体有效的课余时间,以学生为本,实施更加人性化的资助措施。比如,大一、大二阶段的课业任务较重,主要侧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对于这一群体,高校工作者可为其争取更多的奖学金资助或者社会的经济救助;大三、大四阶段侧重专业技能的具体运用,此阶段,高校工作者可为其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使“双困生”在勤工俭学的同时也能培养自身的专业技能以便使其更快地融入毕业后的就业环境中。
  2 完善高校心理咨询机制,促进“双困生”健康成长。“双困生”面临的困境除了有物质压力以外,“心理贫困”也是其困境的另一方面,而积极开展心理咨询是解决“双困生”“心理贫困”的重要途径。对高校而言,要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配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并给予该机构足够的鼓励和支持,以便建立完善的心理咨询体系,切实解决“双困生”的心理问题。(1)建立“双困生”心理咨询档案,尤其要对心理问题特别严重的个体进行专门立案研究,最终设计针对性强的心理咨询方案。(2)在小组咨询的基础上结合个别咨询,充分发挥二者的综合优势。通过小组咨询的人际互动,让寻求帮助的“双困生”群体进行自发的互动,交流各自的经历感受,从而降低孤独感。同时,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具体的个案咨询,以期实施全面的心理咨询。(3)加强高校心理咨询机构建设,完善各种服务设施,对“双困生”的心理状况进行及时监管和控制。
  3 强化“双困生”的自我教育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理论上而言,经济贫困不一定会引发心理问题,如乐观型的贫困生其心理健康水平与非贫困生相比并不存在显著差异。这说明,经济贫困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或多或少造成一定影响,是导致心理疾病的外部因素之一,可见“经济贫困”是否必然引发“心理贫困”,关键在于个人对待贫困的态度以及个体的心理素质。更要加强“双困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使其能正视贫困,拥有战胜困境的信念,并将这种困境转化为自身前进的动力。

推荐访问:理性 现状 思考 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