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组织党的建设 [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的建设问题现状及对策]

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党的建设问题现状及对策

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以下简称“两新”组织)是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两新”组织为促进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扩大就业,维护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两新”组织党的建设也逐步得到加强。但与“两新”组织蓬勃发展的势头相比,“两新”组织党的建设工作还相对滞后,基础比较薄弱,在实践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一是部分人对“两新”组织党的建设思想认识还不到位。首先是重视“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氛围尚未完全形成,有些部门和党务工作者思想上还存在一些模糊认识。有的认为,“两新”组织一般规模比较小,党员人数少,抓不抓党的建设无关紧要;有的对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存在畏难情绪,认为与“两新”组织无领导、管理关系,开展党建工作难度大。其次是相当一部分“两新”组织负责人思想上有疑虑。有的担心党组织建立起来后会团结员工与自己对抗;有的担心党组织开展工作影响生产经营、加重企业负担;有的认为企业、社会团体、中介组织靠规章制度来约束员工,按章程办事,无需设立党组织;还有一部分“两新”组织负责人持观望态度。第三,“两新”组织中部分党员党性观念淡漠。党员不愿暴露身份或不愿将组织关系转入,已成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最大难题。有的党员负责人一心忙于挣钱,对建立党组织,开展党的工作漠不关心;有的务工党员存在雇佣思想,认为自己是打工者,参不参加组织活动无所谓,有的甚至隐瞒党员身份。凡此种种都说明,无论是有关组织和部门,还是“两新”组织和党员,都没有真正认识到在“两新”组织中建立党组织并有效开展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导致思想上模糊,行动上落后。
二是“两新”组织中党组织的地位还不够明确,作用发挥不够理想。目前,对“两新”组织中党组织处于什么地位、发挥什么作用、主要职责和任务是什么等,尚未完全明确。因此,往往存在着“两新”组织找不准自己的位置,工作上无所适从,影响了“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正常开展。加之“两新”组织在产权结构、管理体制等方面的特殊性,业主对企业的一切活动具有最终决定权,这一特点决定了党组织在“两新”组织中开展党的工作处于相对被动的局面,往往把党组织“从属化”、“隐形化”。
三是“两新”组织党员比例少,党组织组建率低。由于党员人数少且流动性强,再加上一些党员不愿意把党组织关系转到“两新”组织中来,使相当数量的“两新”组织不具备建立党组织的条件。此外,即使具备建立党组织的条件,往往因为没有合适的党组织负责人人选,而迟迟不能建立党组织。
四是部分“两新”组织党组织设置不合理,隶属关系还没有完全理顺。目前,大多数“两新”组织存在无上级主管部门、无行政隶属关系、无行业协会的“三无”现象。其党建工作由谁来管还不够明确,存在多头管理、分散管理甚至无人管理的情况。一些国有、集体中小型企业被个体私营企业收购、兼并后,往往由于兼并企业没有建立党组织,被兼并企业党组织不知隶属何处,兼并企业党组织与被兼并企业党组织在建制上有时也出现不匹配的现象。
五是部分“两新”组织的党组织活动不正常,作用难以发挥。由于受时间、场地、经费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过去一直沿用的静态管理模式也与“两新”组织党员工作的流动性、变动性不相适应,这些都影响了活动效果。此外,一部分“两新”组织虽然有党组织但无活动,有的缺乏健全的组织生活制度,使党组织的作用不能很好地发挥。
上述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有效开展。这种情况下如何贯彻落实好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的:“加大在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的工作力度,探索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方法和途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第80页),成为当前党建工作研究和实践的重点课题之一,必须采取得力措施加以解决。
1、进一步提高对“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增强工作的自觉性。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当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工人阶级的队伍在不断扩大,在“两新”组织中从业的职工群众包括广大农民工在内,都成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都是我们党重要的阶级基础。要贯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就必须切实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真正做到凡是有群众的地方就有党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包括新社会阶层广大人员在内的一切力量团结在党的周围,进一步夯实党的阶级基础和执政基础。同时,搞好“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也是维护广大职工群众合法权益和社会政治稳定的迫切需要。因此,各级党组织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从建立健全“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领导体制入手,将“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纳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之中,纳入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 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之中,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之中,努力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有关方面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两新”组织党的建设工作格局,为“两新”组织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2、积极进入,着力抓好“两新”组织党组织的组建工作,扩大党组织的覆盖面。党章第二十九条明文规定:“凡是正式党员三人以上的,都应当成立党的基层组织”。党的基层组织的建立不能也不该有被遗忘的地方。因而在对待“两新”组织中党的建设问题上,应当理直气壮,积极进入,努力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具体工作中,要坚持因地、因企制宜,采取“独立、联合、挂靠、派入、统建”等灵活多样方法,抓好组建工作。具备条件的“两新”组织要按照党章规定,及时建立党组织;对暂不具备条件的,要按照“行业相近、地域相邻、方便工作”的原则,建立联合党支部;对没有党员的,采取派驻党建指导员、党员联络服务站或依托工会组织等形式开展党的工作。要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及时总结推广一些地区的楼宇党建全覆盖的经验,探索在这一领域“两新”组织中建立党组织的办法,加快在社会团体、行业协会、社会中介组织等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的工作步伐,力求做到成熟一个建立一个,建立一个健全一个,健全一个巩固一个,使在“两新”中建立党组织工作有突破性进展,减少“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空白点”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
在准确把握并做好上述工作的同时,还应把握好三个问题:一是突出重点,循序渐进。优先考虑在规模较大、员工人数多、生产经营比较稳定、具备党组织书记人选、业主比较开明的“两新”组织中组建党组织。二是搞好协调,形成合力。组建过程中,党委组织部门要负责组织协调宣传、统战、工商、人事、劳动、税务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和各类协会等,密切配合,发挥各自的优势,形成合力,共同做好组建工作。三是结合实际,理顺关系。从实际出发,本着有利于加强“两新”组织的政治领导、有利于开展党的工作、有利于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的原则,理顺“两新”组织党组织的隶属关系。
3、准确定位,找到党组织在“两新”组织中作用发挥的最佳点。党组织在“两新”组织的地位问题,实际上是党组织同企业(社会组织)、企业主(业主)、职工群众的关系问题。“两新”组织中的党组织的正确定位应该是在企业(社会组织)职工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首先,十六大党章明确规定,“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中党的基层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而对“两新”组织中党的基层组织,没有这一提法。其次,“两新”组织的业主、董事会拥有法律赋予的生产经营决策和人事任免权,而“两新”组织中党的基层组织不能直接参与重大问题决策以体现政治核心作用。其三,按照党章的要求“党的基层党组织领导工会、妇联、共青团等群众组织,团结凝聚职工群众,维护各方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党组织必然成为职工的政治核心,由此而积极影响了“两新”组织对重大问题的决策,但并不能说明党的基层组织在“两新”组织中发挥了“法定”的政治核心作用,这只是政治影响力之所及。
具体来说,这种政治影响力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实现:其一,党员尤其是党组织班子成员要树立先做业务“能人”,后做政治“红人”的观念,通过依法进入企业管理层的渠道,以“能人”和“红人”先锋模范作用的双重效应,影响企业决策,实现引导和监督;其二,通过党员在生产、科研、销售等方面的表率作用和开展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凝聚人心,激发热情,促进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其三,通过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提高职工的思想文化素质,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其四,通过领导并发挥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的作用,积极协调劳资关系,既保护业主的正当合法权益,又维护好职工的合法权益和地位,实现企业发展、劳资双赢。
4、完善机制,创新载体,着力增强“两新”组织中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当前出现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的新形势下,“两新”组织党员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流动性、分散性、差异性、多变性显著增强。应当积极探索对“两新”组织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的有效途径,找准“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与企业(社会组织)发展有机结合的切入点,深刻认识和正确把握“两新”组织中党建的时代特征。为此,应该在实践中努力把握四个环节:
一是要改进工作方式和活动方式。从“两新”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规律出发,坚持为“两新”组织所需要,为党员所欢迎,为职工所拥护,为所有者、经营者所理解和支持的原则,改进和完善社会化的党务工作者配备方式、网络化的党务工作方式和“灵活、小型、业余、多样”的活动方式,增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二是要与“两新”组织登记管理机关、业务和管理单位建立双向联系制度,把业务指导和党建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以服务凝聚党员、业主和职工群众为重点,以服务渗透教育,以关怀实现凝聚,对“两新”组织的党员、业主和职工群众实施政治关怀,实现思想凝聚;实施人文关怀,实现文化凝聚;实施事业关怀,实现发展凝聚。三是要探索“两新”组织教育培训的长效机制。“两新”组织在治理结构、劳资关系等方面对党的工作的接纳性较小,党组织在其中没有制度化的安排,加之“两新”组织及其人员变动频繁,使得对“两新”组织党员的教育培训有较大的困难。因此,要建立党员教育培训档案,做到时间、内容、方式、人员、形式、效果六落实,形成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新格局。四是应积极吸收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充分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实现“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高科技化。有条件的“两新”组织党组织应当在本单位的局域网中增加党建活动的相关栏目和内容,开设“热点问题论坛”,引导党员用“留言板”、“网上聊天”等形式,发表意见,统一思想,引导党组织和党员群众关心理论热点,让社会上更多的党员干部参与网上学习和讨论,使更多的人关心党的建设,为广大党员干部提供思想理论武器。

推荐访问:组织 党的建设 新经济 党的建设缺失问题 加强党的组织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