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信息设施建设,加强管理和运用有效推进学校信息化进程] 完善设施

  宁强县铁锁关中学是一所市级教育信息化(B类)示范初中,现有学生1007名,18个教学班,教职员工80人。学校一贯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逐年加大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注重加强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努力提高师生的信息化应用水平。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我校在2007年成功争创市级教育信息化(B类)示范初中的基础上,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深入,以课堂改革为契机,积极争创陕西省信息化示范学校。坚持“软硬并进资源共享”的原则,对照标准建好网络,配齐设备,以信息技术课题为先导,实施教育观念的更新,组建了信息技术队伍。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以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为重点,发挥信息技术的联动和学科整合效应,培养出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创新型教育教学人才。
  在上级有关部门和学校校委会的领导下,依靠全校师生的大力配合,我校的教育信息化工作与前两年有较大的进步,使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现从以下几方面作以汇报。
  一、领导高度重视,措施落实到位
  学校始终坚持以“适用的才是最好、宁愿用坏也不闲置”为指导思想,根据学校特色和经济实力规划制定出我校的教育信息化发展目标。学校领导充分认识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需要,是新形势下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1、管理严格 职责明确
  学校的领导班子坚持科学、严谨、务实、创新的工作作风,明确职责规范,定期督导反馈,注重工作实效,从而保证了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顺利、稳步推进。学校成立了以分管校长为组长,教导主任为副组长的信息技术教育领导小组,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制定学校的信息化建设规划,把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具体工作写进了我校每个年度工作计划中,真正放在实处去办。并建立从校长室到各处室、各教研组年级组直至各班级的信息教育管理网络;进一步加强信息中心的建设,加强对信息技术教师和网络管理员的培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与工作责任心,充分发挥他们对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组织、指导和协调作用。
  2、制度健全 注重实效
  有了好的领导班子,还要制度规范来作保证。为此,学校通过全校的教职工代表大会,将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工作写进了学校的《教学工作制度》、《校本教研制度》、《铁锁关中学管理工作岗位职责书》、《铁锁关中学部室管理工作岗位职责书》、《宁强县铁锁关中学教职工工作综合考核办法》,为确保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工作健康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学校每学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中,还对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工作做了明确的说明;每学期初,学校的相关分管领导和信息技术人员要对教师、班级使用信息媒体进行检查、维护。每学期结束,校委会还要对各部门信息使用、维护情况进行考核,而各部门分别与教师信息设备使用情况进行考核。通过这些制度,使学校的信息化设施、设备能很好的利用、使用起来,达到效率的最大化和最优化。
  健全网络管理制度,重视网络安全教育。在充分享受网络给教育教学带来无限便利的同时,网络安全也是学校十分关注的问题。一方面,学校建立了健全的网络管理制度,明确管理人员的职责权限,定期对网络环境进行维护和监控,应用软件保证网络畅通、安全,严防有害信息危害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另一方面,学校通过主题班会、心理辅导等方式积极宣传《网络文明公约》,对师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提高他们自觉维护网络安全,抑制不良信息的能力,在健康的网络环境中工作、学习。
  为确保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长期、有效、健康地开展,学校还将教育信息化工作写进了学校的长期规划和近期计划之中,形成了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教务处和信息技术教师管理网络,落实专人负责,建立网络管理制度,明确职责、权限,学校落实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加大软硬件设施的投入资金,学校修订、建立了一套激励机制,将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情况跟教师的评优树模、职称晋升挂钩,和学生的评优评先挂钩,从而有效地促进全体师生信息素养的提高,也为学校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提供有效保障。
  二、加大资金投入,加强教育信息化的环境
  1、增加加硬件投入 提高装备水平
  学校十分重视在教育信息化设施上的投入,做到设备齐全,配置先进,并且得到了各级部门和其他兄弟学校的一致好评。2008年学校投入了近两万元接入了10兆光纤,网络覆盖到多媒体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和各办公室,各班级、各实验室。学校还整合学校的原有设备,建立了供学生课后学习、查阅资料的电子阅览室;近年,学校采取学校出一部分资金,教师个人自付一部分资金的方式,学校投入了近10万元,为我校的全部一线教师配备了笔记本电脑,为学校教师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搭建了有利的平台,使各位老师在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时候更加便捷、高效。在各班的教室,做到班班通,每个班级都安装了转换器、VGA连接线、音频连接线和54寸液晶电视以及一台多媒体电脑,还有接入校园网,教师可以利用电脑加电视机的多媒体设备在教室进行多媒体教学,把每个教室都变成了多媒体电化教室。同时,学校为满足数字化教学的需要,学校还投入了近5万元配备了1台服务器,2部数码摄象机、5部数码照相机、扫描仪、打印机、刻录机、视频采集卡、视频展台等设备,为学校教师进行备课提供辅助支持。同时,学校为了便于做好宣传教育工作,还先后安装了校园广播系统,电视直播系统,学校需要进行讲座的时候,学生只要打开教室的电视机就能收看同步的教师(专家)讲座。
  2、加强软件建设,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
  (1)开发信息技术课程。学校严格按照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的要求开齐开好信息技术课,把信息技术课纳入正式课程,着力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了解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学生基本具备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来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2)构建信息化平台。一是建好学校门户网站。学校花费了近4万元会同汉中的博瑞网络科技公司开发改进了宁强县铁锁关中学的网站及学校办公平台,使用域名http://www.省略,栏目设置齐全,更新及时。办公室、教导处、总务处、工会、团委、教研室都有自己相关的网页。学校的工作计划、会议通知、章程制度、法规政策、获奖光荣榜等全部在网上发布,同时,教师的交流学习体会、上交总结、教学论文、课件制作等也都通过网络来传送和递交。二是构建校内教育资源库。为了更好地满足学校的教育教学需要,学校还自主开发切合学校实际情况的教学资源库,建立了学校资源库网站、FTP站点,分学科、分栏目存放备课、试题、课件、论文等各种教学资源。学校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学资源的收集开发,各种教学资源实行校内共享,教师可以便捷地进行在线上传、下载与管理,形成了一定的特色,有力地推动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目前学校的资源库里已经收集了各种优秀教案500余份、教育教学课件700余件、试题200余套、优秀的教育教学论文100余份、其他媒体资源100余件。
  三、狠抓师资队伍建设,培养适应教育现代化的师资队伍
  培养教师现代化的教育观念,是实现教育现代化工程的根本;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办好学校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要实现教育现代化,要培养学生具有选择信息,理解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教师自身掌握一定的现代教育技术,这是带领学生走向现代化的保障,也是学校迈向成功的保障。所以,学校在推进软硬件建设的同时,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这不仅包括我信息技术专职教师,网管人员要定期参加培训,以提高网络运行安全和效率,而且对非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科教师进行全员信息技术培训,立足校本进行教师的培训。把信息技术的使用和利用网络进行学习作为月工作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学校还通过学校的信息化平台,进行学校的校本研修,学校建立了QQ群,便于老师之间进行交流和信息共享,在学校教研室的号召下,每位老师都建立了自己的博客,学校还成立了教育行者博客圈子(http://q.blog.省略/huyangwx),全校的老师都可以在这里面写教学反思,教学日记,以及教育心得体会,同时还能和社会上其他地方的教师进行互动交流。以此来促进学校教师的教学水平的提升!
  学校经常组织全校教师利用双休日、下班后、寒暑假的时间让教师对现代教学设备的使用进行技术学习培训,上网培训,学习操作程序,掌握使用方法。并对个别中老年教师进行补习,对青年教师进行教学软件制作的培训。此外,我校每学期信息技术老师都会联合教导处等部门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的培训,为了进一步提高大家的电脑应用水平和电化教育水平,我们又要求全校教师人人能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上课(普通教师每学期至少20次),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全体教师也尽可能多利用现有的教学软件进行辅助各科教学工作。学校规定骨干教师、教研组长每学期必须上30节多媒体课,多媒体学科覆盖率达100%,课时达40%以上。在优质资源的使用上,我校积极运用省市配套的教学光盘,鼓励教师学会使用。与此同时,学校行政一班人尝到甜头,满怀豪情地在学校掀起学先进、促使用的热潮。
  我校有专兼职计算机教师3人(其中专职教师2人),这些教师坚持在校进行教研活动,集体备课交流,同时经常到校外听课、培训学习,吸取先进的理念、经验,全校已进行多次信息技术专业与网络基础的培训和考核,极大提高了教师掌握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本领。因此,我校在职教师95%以上能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为计算机网络资源与教育教学相整合,探索现代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提供了有力的师资保证。
  四、注重课堂教学实效,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学校深刻认识到,推进教育信息化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需要,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需要,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本着“以育人为本”、“让每个学生得到最优发展”的办学思想,几年来我校努力推进信息化建设,提高师生信息素养,积极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和学科课堂教学整合的研究。学校积极创造条件鼓励老师使用计算机和网络进行多媒体教学,鼓励老师利用校内外的教育资源,实现电子备课,引导教师努力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有效途径,变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逐步构建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形成了教学特色。学校要求每位中青年教师每学期至少要开一堂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校内公开课,并以各教研组为单位开展评课活动。通过活动,有效地提高了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能力。学校充分保证在业余时间向学生免费开放电子阅览室,向学生提供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保证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并安排专职辅导员值班,辅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提高学生收集、筛选、处理、应用信息的能力。很多学生利用网络收集信息,来解决学习中碰到的问题和困难。
  学校十分重视信息技术教育的研究,努力探索学科整合,资源库建设,并及时总结。积极开展关于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专项课题研究,鼓励教师撰写论文。信息技术教师协同学校的办公室建好学校主页,教导处建立教师档案系统、学生评教系统,学籍、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教学质量、教学档案等目录,建好数据库,后勤实行电算化办公,实施学校管理网络化、自动化。教师普遍做到两会:会上网、会使用信息技术开展学科教学。我们建立月工作考核机制,把教师每月制作收集课件,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作为教学常规管理的要求纳入工作考核。做到有课件人人使用,制作好课件实行资源共享。每月考核、校内公开课、研究课必须使用多媒体。这些课大多是自制课件或运用信息技术手段,使课堂教学更直观、更有效。由此激发了全校教师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积极性,利用率达到了80%。教师在自制课件的同时注意与引进、购买现成的正版的教育资源和开发资源相结合。如今学校拥有教师自制课件几十个及上百篇优秀电子教案。还有部分教师利用外出听课学习的机会把特级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优质课或者讲座摄录下来,刻录成光盘,在教育教学研究中也起了积极的作用。
  学校的学生在老师的精心辅导下也扎实地掌握了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在课后能积极运用各种信息化技术手段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服务。
  臻于至善,自强不息,为了实施教育信息现代化学校,学校想方设法配制购置必备的设备,在经费紧缺、困难重重之中,努力挖潜,多方争取,基本达到上限水准,但是还存在一些缺口,维护维修有一定困难,设备更新快、要求高、财力吃紧;另一方面,教师自觉主动地使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还需要不断地加温,要形成更加稳定成熟的机制,还需要不断地探索、培训,在思想意识上,教学观念上尚需大力鼓励,带头学习,不断创新。

推荐访问:设施建设 加强管理 信息化 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