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边的卡伦]卡伦新能源

  在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沿中哈边境一线,有很多由黄土夯实而成的正方形建筑,他们就是清代的卡伦遗址。这些卡伦历经百年沧桑,被岁月摧残得只剩下了骨架,被雨水冲刷出的沟沟壑壑和大大小小的洞孔遍布其上,但仍然像一个个警惕的士兵,挺立在千里边关。
  清朝时期,伊犁是新疆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中心之一。伊犁将军坐镇伊犁,管辖天山南北。清政府调遣锡伯族军民驻防伊犁,最主要的任务就是防守卡伦和保卫台站。
  18世纪50年代,清政府先后平定准噶尔部头目以及南疆的大小和卓的叛乱,在伊犁设立将军府统辖新疆。面对伊犁地区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军政措施,建立了伊犁九城,调遣了察哈尔、锡伯、索伦、厄鲁特各部,组成伊犁四营,驻防伊犁各地,其中伊犁四营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守卫卡伦。《新疆识略》中写道:“新疆南北路各城皆设卡伦,而伊犁为最多。伊犁境内,东北则有察哈尔,西北则有索伦,西南则有锡伯,自西南至东南则有厄鲁特,四营环处,各有分地。”
  据历史资料记载,锡伯营管辖的卡伦有18处,同时还协助索伦营和厄鲁特营驻守三座卡伦。此外他们每两、三年要去喀什噶尔、塔尔巴哈台台站换防一次,每次都是一百五十人或三百多人。因为那里都是重要的战略要地。
  卡伦是满语、锡伯语的音译,他的意译就是台或站,也可以引申为�望。据《黑龙江外记》记载:“更番候望之所日台,国语谓之喀伦,俗称卡路。”《大清会典》也说:“于要隘处设官兵�望日卡伦。”
  清代所设置的卡伦,各有不同的目的和作用,安设的时间也各有区别。行军作战,有营前卡伦,用于警卫军营,侦探敌情;有围场卡伦,专为警卫皇帝围猎而设;有为守卫矿山、牧场、屯田等而设的卡伦;也有的卡伦则专为管理游牧,防止游牧部落相互私越游牧界,或防盗窃而设;还有的卡伦是为稽查行旅,缉获逃犯,维护地方治安而设的。上述类型的卡伦占清代卡伦总数的绝大部分,而这些卡伦大部分又都设在内地或关隘等处。当时,伊犁地区的卡伦大都设在边境及城镇山川、隘口等重要通道上,与军台、驿站互相联系,构成一套安全防范体系。这些卡伦绝大多数与国界无关,可以离国界很远,但必须设在国界之内。
  卡伦按设置方式可分为三种类型。常年设置、固定驻守的卡伦叫常设卡伦,这些卡伦多在重要通道、隘口上;按季节不同而转移设置地点的卡伦叫移设卡伦,这种卡伦多随牧民于不同季节逐水草而迁徙,按一定规律往返循环;在固定地点根据需要随时设置或撤回的卡伦叫添撤卡伦,此类卡伦担负季节性的侦察�望任务,执行矿山、屯田等季节性生产场所的警卫任务。清代中叶新疆地区的卡伦具有守卫边防和内部治安两种性质,每座卡伦都担负通讯、巡察以及�望等重要任务。它的主要职能是稽查行旅、管理游牧、拘捕逃犯、维护地方治安、保证交通安全等。
  卡伦在锡伯族西迁后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作为一个驻守边关的哨卡,守卫了几个世纪的边防,肩负了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
  卡伦设置地点选择多在交通要道、地势较高的险要之地,除营房外,每座卡伦还修建一座�望台,供值班室站岗放哨,侦查情况。这种嘹望台一般都选择离卡伦不远的高地。我们可从清光绪年间设置的卡伦遗址看出,卡伦营房一般都是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左右,为正方形的营垒。四周围立夯实的黄土泥石掺杂的围墙,高约一点五丈,上面筑有垛口的女儿墙,四角有角楼,以备�望或箭矢射击来犯之敌。厚墙外挖有壕沟,深约1.5丈,宽约1.5到2丈。营房正南为两扇大门,进入院内,正中建有官兵住房五六间,东西两边盖有马厩和库房,大门内两侧,各盖有一间士兵住房。营房院内,一般还建有水井,供人畜饮用。卡伦除以上军事设施外,有些还建有寺庙。如清朝咸丰年间的辉番卡伦“庙堂之内供奉‘三世降魔大帝’与‘威灵镇远天神’,两侧尚祭有山神、土地神、路神、龙王、火神、马神和班第祖师等诸神灵”。
  驻守卡伦的官员有卡伦侍卫、佐领、防御和骁骑校。每座卡伦驻兵十几名到近三十名不等。卡伦侍卫都是由清朝中央政府选派的,三年更换一次,可见清朝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安宁是非常重视的;其余官兵由伊犁四营委派,三个月更换一次。在掌握上报边情、处理边境事务、维护领土主权方面,巡边制度与卡伦制度点面结合,互为补充,其积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锡伯族民间流传下来一部文学作品――《辉番卡伦来信》。文章生动地体现了清朝锡伯族边防军人驻守边关,保卫家园的爱国主义精神,将个人、民族和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体现出一代清朝驻边军人崇高的人生境界。
  《辉番卡伦来信》,是一篇书信体散文,用满文创作。作者叫维克津,锡伯营镶白旗五牛录人。1824年他18岁的时候,照例经牛录档房和总管档房骑射考选,入伍成为披甲。由于维克津天资聪颖,进取心强,到了道光末年,升任为侍卫,并在咸丰初年曾去辉番卡伦换防一任。关于维克津的生平,据民间传说,在他充当披甲的青年时代就“文名冠乡里”,写了不少作品,但是流传下来的只有这篇《辉番卡伦来信》(以下简称《来信》)。《来信》约在19世纪30年代所写。从《来信》的历史背景分析,它反映了锡伯族官兵戍边卫疆的历史活动,其历史价值高于文学价值。清政府调遣锡伯族军民移驻伊犁,主要是从戍边的目的考虑的。锡伯族军民立足伊犁伊始,就投入驻守固尔班托海等18处卡伦。此外,由于当时索伦营官兵不敷调遣,伊犁将军又决定定期自锡伯营调遣官兵,协助索伦营防守辉番卡伦和崆郭罗鄂伦卡伦,维克津就是被调防辉番卡伦一任时写的这封信。《来信》用优美顺畅的文学语言,细致描写了自锡伯营至辉番卡伦沿途的自然景致、地理风貌、村落人情,每到一处,对所见所闻又发表议论,畅抒自己的见解;他面对卡伦官兵的恋乡心态和日益松弛的卡伦现状,出于保家卫国的高度责任心,郑重阐述了面对虎视眈眈的外夷加强防守卡伦的重要性,并记述了他以身作则整顿辉番卡伦秩序的情况。在信中记述的辉番卡伦、齐齐罕、策济等地,在1864年以前都是中国领土,1864年沙俄通过逼签《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完全割占了包括辉番卡伦在内的我国西北领土44万多平方公里,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耻辱。
  中俄重新分界后,清政府批准在伊犁沿边重要地段、隘口处重新安设卡伦。《新疆伊犁府乡土志》中记载:“自光绪九年,与俄罗斯勘定界务,西边界连俄国。经前将军金忠介公奏请新设沿边卡伦三十处从前旧卡伦大半废弛或划人俄境”。这时候的卡伦,基本上具备了边界锡伯营哨所的功能。锡伯营设卡伦四处:塔奇勒哈卡伦,干查罕莫敦卡伦,三棵树卡伦,头湖卡伦,都在现在的察布查尔境内。锡伯厄鲁特两营合设阿里干谷卡伦一处。
  锡伯营的卡伦一直到20世纪30年代后期才废止。卡伦作为一种特定时代的历史产物,渐渐离我们远去,即将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但是我们不应该忘记,卡伦曾经在人口稀少、防务薄弱的边疆地区,为祖国领土的完整、边境的安宁,为中央政府对边疆地区的行政管理和防止外敌的入侵发挥过重要作用。在180多年中,西迁新疆的锡伯族人经历了战争、生存和繁衍,经历了清代七位皇帝,民国及国民党的统治。锡伯族军民世世代代始终忠诚地履行着驻防戍边,屯垦生存的神圣职责。为了戍边,把自己的根深深地扎在祖国西北边陲这片沃土之中;为了戍边,他们同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同仇敌忾,抗击外来入侵者,反对分裂,保卫祖国的疆土,维护祖国的统一;为了戍边,他们屯垦创业,引水种田,为民族解决了生计,同时还奇迹般地将民族的传统文化完整地保存了下来。
  沧桑卡伦,见证了历史,见证了屈辱,也见证了锡伯族自1764年从东北西迁到伊犁屯垦戍边的非凡历程。它们像忠诚的士兵坚守在阵地上,以自己顽强的存在,无言地诉说着一个关于国家尊严的主题。

推荐访问:卡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