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音乐在影视传播中的作用]音乐传播就业前景

  [摘 要] 对音乐社会中音乐传播现象的考察与梳理,是当代音乐社会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因为音乐传播是对音乐进行广泛传播从而被听众认可的前提条件;音乐传播制造着音乐听众;音乐传播实现了音乐的社会功能。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任何音乐现象,都离不开音乐传播。同样,在影视艺术中,音乐同样具有传播的功能与作用。一部完美的影视作品离不开音乐的烘托与诠释,当一段影视音乐在耳畔响起时,常常会让我们想起电影中的某个片段及这个片段给我们留下的深刻情感印痕,可见,影视音乐对影视艺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传播作用。
  [关键词] 电影;音乐;传播;作用;功效
  
   影视音乐的出现,为影视艺术的传播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工具与介质。影视音乐的发展,为影视的传播提供了一种更具全息性的手段。影视艺术中的音乐,从其产生的那一天起,就不是一种“纯听觉”的艺术形式,而是程度不等地与一定的影视画面和情绪相结合的“听、视、情综合艺术”。这一艺术形式的出现,为我国影视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最具效率的传播普及工具,也为我国影视传播的演进创新,提供了传播的有效性。
  一、有利于信息的接收与记忆
  对信息的摄取和储存,是人类赖以生存和进化的最重要本能之一。这一本能构成了影视音乐赖以存在的最原始心理依据。
  影视观赏不管是为了达到什么样的一种效果,在简单的理解中都是在对影片所表达信息的一种脑力接收活动。有关方面进行过这方面的研究与测量,观众在对影视进行观赏的活动过程里,脉搏及血压都有别于正常的生活状态,肌肉也常常是处于紧张的状态下,甚至脑电波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人体的紧张状态会对记忆与信息的接收过程产生极大的影响。六十年代欧洲的一项实验表明,肌体与大脑的矛盾,可以通过音乐得以缓解。
  音乐有规律的音高和音强变化,以及常用的60拍/分左右的节奏,可以使听者的脑神经元在良性刺激下,调动内分泌系统产生有益的激素与神经递质,使心律和血压下降,大脑处于“放松的集中”的机敏状态,适于长时与高效的工作,因而使思维和记忆效率得以大幅度提高。
  上述理论可以从生理学角度,解释音乐在影视艺术中存在的合理性。在影视节目中,音乐与画面结合的部分,多是情节转折、情绪波动或人物心理活动丰富的关键之处;能否记住和理解这些关键之处的信息,决定着观众对节目全过程的含义和逻辑关系的理解能否实现;而观众的理解程度又决定着他们对电视节目的价值判断――“看不懂”的节目就是“不好的”节目,观众的判断通常如此。因此,为了让观众能记住和理解这些“关键之点”,影视的创作者通常会求助于音乐,即在这类具有承前启后意义的关键性片段配上适当的音乐,使之在“放松的集中”状态下,较容易地抓住转瞬即逝的画面从而达到记忆与理解的目的。
  从心理学角度看,音乐的一方面特长是善于对愉快的情绪进行渲染,这也极其符合心理条件对信息记忆的认知前提。在影视中对影视音乐的运用,能够调节观众的情绪与情感认知,使大脑皮层接受更多的语言记忆与画面的印象,达到一种理想的视听结合的良好记忆效果。
  二、有利于制造画面的心理氛围
  这种“音画同步”的关系,是电影艺术常用的音乐用法。这一用法在电视剧中应用也得到了普遍的发展。在电视剧《三国演义》(1994)的《桃园结义》一集中,刘备、关羽和张飞在桃园如火如霞的桃花丛中歃血盟誓义结金兰的一段镜头,对于《三国》全剧而言是一个关键性的情节场景,也是情感内涵最饱和的一个故事环节。这个情节之重要,在于刘氏集团的基本框架奠定于此,《三国演义》原著对道德互“义”的褒扬亦以此为基本表象。因此,在该剧中,这个情节势必应以浓墨重彩的工笔来刻画渲染。但这中间存在很大难度:首先,这个仪式性场面不存在剧烈的戏剧性冲突;其次,亦因为其仪式性,语言的大量加入也有困难。从本质上讲,这是一场以“结拜”仪式为外形的文化心理剧。由于传统文化所积淀的人物心理语言及伴随其中的情感极其丰富,单靠视觉因素(表情、动作、景物等)和道白语言很难予以充分揭示,于是,剧作者采用了一首画外音式的歌曲――由刘欢演唱的《这一拜》,把人物内心的理念与情感活动,以剧中人灵魂告白或局外人(讲故事者)代述的方式,透露给旁观故事的受众。而属于传统道德范畴的“义”这个概念,亦借音乐所固有的强烈煽情化作可感的表象,使受众陶醉其中,感受到历史文化中情与理的整体震撼。
  这首主、副歌结构的歌曲,以传统戏曲音乐风格的主歌旋律和歌词对“这一拜”进行反复的意义诠释,由歌唱者将富于悲剧性的音色传达出来,与同步伴随的画面上那庄肃的人物表情、相拥紧握的手臂、虔诚跪拜的行为、富于象征性的如海桃花等,诸多听、视相关符号复合为一个信息丰满的强磁场,把受众吸引进传统之“义那难以言喻的深厚沉积之中”,在“艺术真实”中受到一次灵魂的震荡。值得特别指出的,是那段劳动号子式的副歌,将略带沉郁沾满涕泪的主歌情感氛围,一举升华为欣喜宠敝的英雄豪壮之气,为画面上的“结义”行为过程。
  在影视艺术中,画面和语言对情感和情绪的表现能力非常有限;而音乐则在情感情绪过程的描写上,既可以是高度概括的,又可以是细致分析的。可见,一个高明的影视剧导演,会巧妙地运用音乐的特点对影片的情绪及其情感方面的细微之处进行强调,而不是单独靠画面来对影片进行单调的说明与诠释。
  三、有利于对影片结构进行深入的认知
  在影视作品中,能起贯穿作用的因素很多,如特定的景物、道具、人声、环境声、光色、音乐等,都能够在反复重现的过程中,有目的性地对影视作品结构进行贯穿联系。贯穿因素在这里所起到的作用,能够激发联想,并使影视情节作为记忆,使观众在反复出现的特定因素的引导下,完成对事件与事物的记忆沉淀,在反复的暗示作用下,把音乐与画面信息完整地链接起来,作为一个整体,并在对记忆的表象的沉思中认知所具有的更深层次的含义。
  电影《人到中年》的音乐,为了深化影片主题,曲作者创作了深沉而质朴、充满激情而又简洁无华的音乐与之呼应。这段主题音乐每次都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并且在影片中多处出现,反复播放。音乐总的基调把握得非常准确,在总体的布局与构思上也很独到。使影片的多种表现手段都与音乐产生了交错感。多层次、多线条的表现手法在影片中的渲染性也非常强烈。例如陆文婷在为多名患者联系眼科手术引发心脏病发作的情况下,按常理在这时应该考虑用一段能够渲染气氛的音乐来表达当时的紧张状态,但本片却用一段比较强烈的主题音乐,充满激情地歌颂了陆文婷,使人产生许多联想,催人泪下,达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在总的结构上,音乐带有调式交替的意味,增强了旋律的表现力和新鲜感。配器简洁得体,和声富有表现力,使音乐产生更大的魅力。
  在影视艺术中,主题歌或主题曲是最常应用的贯穿因素。主题歌(曲)的中心功能,是表述影片主题思想或概括全片情感基调。它在一部电视剧会反复地出现,无论是片头、片尾,还是在影片中都随时对人物的心理进行诠释。并对影片也起到了一定的诠释作用。这样也使观众对影片的情节加深了印象,强化了对影片的记忆与剧情的进一步理解。在增强受众记忆内容的基础上,对影片的情感基调与色彩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与认识,在音乐的聆听与陶醉中联想影片所要表达的深刻的内涵,加深了受众的认知的能力,并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内心的情感世界。从而在内心塑造只属于自己的联想。常常会有这样的情况,一首在平时听起来并不动听的歌曲,因为在影片中的反复出现,而受众却在伴随画面的聆听中,使歌曲赋予了丰富的内涵与情感价值,并使歌曲广为流传。
  四、有利于画面的时空定位
  音乐的运用,常常能够对画面的时空位置进行设定,并能够对画面的时空位置进行进一步的强调;对于一些特定时空定位的画面,音乐也能够对其特殊的风格特点进行强化与渲染。音乐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属性,使其自身具有对影视画面的定位功能。众所周知,音乐绝不是不具备无时空特点的“世界语言”,音乐是与“语种”或“方言”的特殊符号系统的集合体非常类似的。
  当影视画面与具有象征意义的音乐形态相结合的情况下,具有特定时空特征的音乐的特殊风格就会明显地彰显地域的差别与画面所讲述的时代特征。音乐与画面在时空中的契合点,形成了一部影视片与众不同的艺术魅力与风格。可见,对一首歌曲的风格与地域性的认知与理解,即应为电视配乐或作曲者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对音乐的风格起到影响的因素有很多,无论是音色、织体、音腔、旋律,还是调式、节奏及其律制等,都是对音乐风格起到一定影响作用的因素。都能够以自身的特异性对音乐的风格与基调起到直接的影响。一只埙的鸣响与震颤,可以让人们理解为这是世界东方的远古时代;一首粗狂豪迈的“信天游”的奏响,就能够将画面框定在中国的黄土高原,让人们想到黄土高坡的壮观景象。电视受众是文件的接收与传播者,简单的万能曲在损坏画面的完整性的同时,也很难被受众所认可与接受。受众能够非常敏感地察觉与画面时空与音乐时空是否一致,是否协调,是否具有共同的典型性,并因此而作出作品整体“好”“一般”或“不好”的判断。
  在电视连续剧《水浒传》中,音乐的时空定位功能体现得非常鲜明。如主题歌《好汉歌》,为了突出这个发生在山东地区的农民起义故事的地域特征,有意选择了山东民歌中具有典型性的调式――带变宫音的六声徵调式,和带清角音的六声徵调式;采用了山东民歌中常见的5至8度频繁大跳的旋法,加之传流乐器的独特音色和演唱中适度的方言化处理等等,使地域(山东)和人物性格(粗豪的山东汉子)的文化风格特征跃然而出,音乐与画面风格交相辉映互为彰显,烘托出典型环境中典型人物那不可替代的独特艺术魅力。可以想象,如果给这部电视剧配以欧洲古典风格的音乐,即使这音乐水平再高,也将使受众堕人满头雾水之中――弄不清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了,焉能不惶惑?说书艺人有句行话可以说明这种音画错置的恶果――“交代不清,犹如钝刀杀人。”
  五、结 语
  音乐作为影视艺术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在影视中的传播作用是不言而喻的,音乐与影视的巧妙结合使影视艺术更具有表现力。人们的眼睛和耳朵在同一时间接受讯息,视听觉共同作用于我们的大脑,音乐诠释着剧情的推进,并且一直保持着和画面的节奏统一。
  [参考文献]
  [1] 孙继南.中国音乐通史简编[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2] 韩万斋.中国音乐名作快读[M].成都:四川出版集团四川文艺出版社,2004.
  [3] 陈旭光.电影艺术讲稿[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2.
  [4] 蔡师勇,等.电影艺术欣赏[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
  [作者简介] 刘红(1976― ),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硕士,齐齐哈尔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音教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钢琴教学。

推荐访问:作用 传播 影视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