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德解说最新【解说《德之初》】

  各位观众:大家好!   欢迎参观老子纪念馆《德之初》展室;   该展室分为三个部分。   首先,印入大家眼帘的是南北墙上的四幅铜壁画。第一幅是“九龙迎圣”。根据《大清一统治》记载:“老子出生时,天降红云紫气,九龙迎圣,万鹤翔空。”有九条龙拱出地面为其喷水沐浴,龙出之处焉成九井。第二幅是“孔子问礼”。历史上,孔子多次向老子问礼,最为典型的有三次。第一次是“巷党助葬”,那是发生在公元前535年的时候,老子第一次被免去官职,开始出游鲁国,在巷党这个地方为一个朋友主持葬礼。就在出殡的当天,17岁的孔子前来助葬。在出殡的队伍前行的过程中,突然,天空中出现了日食情况。孔子依然领着队伍往前走,而老子就主张队伍停下来,等日食过后再走,孔子非常不理解。老子就这样说道:“按照周朝的礼仪来说,出殡之事只能是日出而行,日落而止。只有奔父母之丧的人才顶星戴月的赶路。现在尽管是白天出现星星,但依然是顶星赶路。如果你继续前行的话,就是在咒那些奔丧的人在奔父母之丧,是非常不吉利,也是非常不礼貌的。”孔子当时受益匪浅。因此,五年以后,专门来到周王朝向“老子问制”。那时,老子已经官复原职,他在周王朝工作了二十多年,看透了周朝的腐败。当时,他就对孔子说:“今天你来问询的是周朝的制度,而那些制定制度的人己经腐败不朽了,你再问这些,还有什么意义呢?”第三次是“沛地论道”。那是老子第二次被免去官职以后,回到了自己的家乡涡阳县,过去涡阳属沛郡。当他生活在劳动的最底层,看到由于战争给老百姓带来的疾苦,便开始探索新的治世方法。而那时,孔子已五十多岁,他是专门带领弟子向老子求教的。老子则向孔子说出了天地万物之生成之大道的宏论,孔子深感震撼。孔子的弟子就问孔子,“您对老子是一个什么样的印象呢?”孔子说:“鸟,我知道它善于飞;鱼,我知道它善于游;兽,我知道他善于奔;鸟,我知道用箭去射;鱼,我知道用钩去钓;兽,我知道用网去捕捉;但是龙,我却不知道,它是怎么上九天的?”孔子就把老子所说的道,比喻成一条龙一样,合起来成一体,分开来成文采!于是,孔子就把老子比喻成一条龙一样!壁画的第三幅是“老子讲道”。老子的一生向他问道的人很多,他早年是在自己的家乡涡阳县向人们讲道。到了晚年,主要在毫州、鹿邑一带讲学。他主要向来访的人讲述了有和无的关系,以及道和做人的道理。第四幅是“紫气东来”。说的是函谷关令尹喜,能观天象,有一天,看到紫气东来,知有圣人驾到。随即,老子便骑着青牛来到函谷关,尹喜便拜求老子写下了五千言《道德经》,并有尹喜流传给后人。 
  我们还把老子的生平故事做成了连环画的形式展示给观众。其中,包含三个当地民风民俗。一是“老子和辉子的故事”。相传,老子是他的母亲吃了李子,而后怀胎老子。出生后指树为姓,姓“李”,所以,在涡阳,把李子改称“辉予”,以表示对老子的尊敬。二是“武家河的由来”。武家河在历史上称为“谷水”,由于唐高宗带着武则天寻根问祖,拜谒老子,把和老子有关的事物都册封为“李姓”。武则天不愉,这时其侄子武三思,非常会拍马溜须,对武则天说道:“娘娘,您看,前面有条河叫谷水,目前还没有被册封,您不如把这条河改名叫‘武家河”说明是咱们武家的河,也意味着娘娘永远和天子依偎一”武则天听后很高兴,就这样谷水就改名叫“武家河”了。三是“老子和苔干”。苔干在过去是进贡皇宫的蔬菜,所以叫“贡菜”。因为嚼到嘴里特别响,所以周恩来总理取名日“响菜”。而在老子时期,还有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字,叫“无忧草”,老子曾用无忧草为母亲治病。
  在展柜里展出的是当地出土的一些文物。分别是:青铜器、汉砖、迎仙桥拱、道士炼丹用的药碾轮、水注、瓷罐、宫字碗等。观众朋友可以通过这些文物进一步感受那个时代的文化气息。
  各位观众,《德之初》展室的参观到这里就结束了。
  谢谢!

推荐访问:之初 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