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悬念”的设置】浅谈小学数学计算教学

  在教学中,适时地创设“悬念”,将会使教学过程成为一种学生渴望不断探索、追求知识的心理需求过程。实践证明,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这种心理需求具有巨大的潜在能量,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记忆力。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巧妙地设置“悬念”,可以表现数学的魅力和感染力。
  一、在疑问中设置“悬念”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能使学生心理上感到困惑,产生认知冲突,进而拨动其思维之弦。适时激疑,可以使学生因疑生趣,由疑诱思,以疑获知。如:在教学《年、月、日》一课时,老师先问学生:“有个四年级的同学,他长这么大只过了3个生日,你们信吗?”又如教学《乘法分配律》这一节的开始,设置了这样的悬念:列出如下一组算式后,我很快地说出了它们的得数。①9999×9+9999=?②127×36+127+63×127=?③(100+8)×125=?④98×35=?正当学生苦苦思索时,教师及时导入新课,并鼓励学生比一比,看谁学习了新课后能够准确算出得数。这样通过“激疑”,打破了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使学生充满热情地投入思考,一下子把学生推到了主动探索的位置上。
  二、在展示错题中设置“悬念”
  教学时有意搜集或编制一些学生易犯而又意识不到的错误方法和结论,使学生的思维产生错与对之间的交叉冲突和悬念,进而引导学生找出致误原因,克服思维定势。如我在教学四则混合运算时,出示了一道题:36-36÷3。让学生独立完成,我把两种计算过程写在了黑板上,让学生讨论这两种计算哪种正确36-36÷3=0÷3=0;36-36÷3=36-12=24。学生议论纷纷。学生们个个情绪高涨、兴趣盎然,我顺势引入新课:“到底哪种解答方法正确呢?我们学习四则混合运算后,就知道答案了。”接着,我开始讲授新课,教学效果很好。
  三、在揭示矛盾中设置“悬念”
  小学生年龄小,对新事物易产生好奇心,喜欢追根问底,倘若课堂结束时充分利用教材的“新”“奇”“特”之处设置悬念,则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探究新知的能力。例如,在“毫米、分米的认识”这节课下课前,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如果用我们学过的米、分米、厘米、毫米来计量郑州到北京的路程有多远,你觉得怎么样?”学生答:“不好量,太长了。”这样,在揭示矛盾的同时制造悬念,使学生在掌握本节课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又产生了探求新知的欲望。
  (作者单位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塔前镇沙舟坑小学)

推荐访问:浅谈 悬念 小学数学 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