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青州造像中护法龙的探讨:青州佛造像

  摘 要:佛教于西汉末年传入我国,永平十一年,东汉朝廷在洛阳城西2里处专门修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寺院――白马寺,供两位高僧居住、翻译佛经(《四十二章经》)和传播佛教。 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佛教在统治层已有了相当的影响,并开始传到民间,这时,中国出现了第一个出家当和尚的人朱士行,他于公元260年西行求法,开西行求法之先河。
  关键词:佛教;护法龙
  中图分类号: B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6-0089-01
  
   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583年),由于统治高层地需要和提倡,佛教得到很大发展,印度佛教主要派别已进入中国。佛教经典也大量翻译过来。史载,早在魏晋时期即译经702部、1493卷。此时,各地广修佛寺,削发出家的僧侣人数迅速增加。南朝梁武帝还亲自制文发愿,舍道归佛,四次舍身同泰寺,将佛教定为国教。当时(约公元500年前后),仅建康(今南京)一地就有寺庙500多座,僧尼10万余众。
   北魏末年(约公元533年前后),全境有“僧尼近200万,寺院3万所。”唐代诗人杜牧曾写下“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名句,反映了当时佛教的兴盛。
   山东青州是当时佛教比较盛行的地方,在近期的考古发现中发现了一大批佛教造像。造像总数约400余尊,时代跨度从北魏(公元386-534)至于北宋(公元960-1127)。主要是有圆雕单体造像、背屏式造像等形式。其中背屏式造像中护法龙的出现是青州造像的一大特色之一。
   公元前3世纪中叶到1世纪中叶的印度桑奇第一塔和后来的第三塔的塔门横梁处均有为数众多的口吐莲花的夜叉形象。在印度龙的形象十分的普遍,到处都有,在门梁上、柱子上等都有存在,但是在造像上没有龙的形象,大多是大象,而在中国却在背屏式佛像中出现了龙的形象,这是佛教汉化的一个重要的表现。伴随着佛教的传入而带来的,在中国也经历了一个从产生到发展成熟的过程,在初期只是有龙头,口吐云气,到了魏晋时期发展到了成熟阶段,出现了整个龙的形象,开始口吐莲花。
   护法龙是背屏式造像上的特殊现象,在舟形背光主佛和两胁侍菩萨之间有龙的游离。龙身倒置,尾上头下,似从天而降。四肢扬起,口吐云气或者是水柱,化作菩萨脚下踏着的莲台。开始龙和莲花是各自独立的,没有什么联系的,只是到了后来逐渐发展成龙吐莲花的样式,这是一种独特的创造形式,在形式上也是多种多样。在北魏末到东魏时期的青州造像上发展到了成熟期,此时,龙的刻画不再强调头部,更加注重表现它矫健的身躯,头部多是侧视,有利于龙眼睛、胡须的刻画,龙神粗壮,身上有鳞。龙的四足,每足三抓,有屈有伸。龙尾较细,有时弯曲,有时则盘绕龙腿,姿态活泼。
   在我国龙口吐莲花在画像石中也有出现,说明它在开始不是佛教的专利,因为荷花是我国的传统名花。花叶清秀,花香四溢,泌人肺腑。有迎骄阳而不惧,出淤泥而不染的气质。所以荷花在人们心目中是真善美的化身,吉祥丰兴的预兆,是佛教中神圣净洁的名物,也是友谊的种子。龙是中国神话中的一种善变化、能兴云雨、利万物的神异动物,传说能隐能显,春风时登天,秋风时潜渊。又能兴云致雨,为众鳞虫之长,四灵(龙、凤、麒麟、龟)之首,后成为皇权象征,历代帝王都自命为龙,使用器物也以龙为装饰。这两个事物在中国都有其的渊源,都是人们喜欢的事物,都有着特殊的象征意味。所以这种形象组合的产生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古人的一种有创意的设计,既美观,又有很好的象征意向,深受人们的喜爱和崇拜。佛教只是这种组合形象的承载体,因为这种形象在佛教中出现,既不失佛教造像中那种以莲花作为圣座的传统模式,又融入了中华民族古文化中的图腾物象龙。
   这种图像在中国的魏晋时期走向成熟是有着社会的背景的,佛教迎来了在中国的第一个繁荣时期。翔龙像获得发展可能是受到了当时统治者提倡的社会风气的影响,因为佛教在当时被统治者作为麻痹人们的工具,甚至有的皇帝还十分痴迷与佛教。皇帝的意识对佛教在中国的发展还是有一定的影响的,翔龙像的变化就是受到了皇帝喜好的影响,统治者的喜好不是他一个人的,而是充斥到整个社会中的,有着很大的影响,就像现在的法律一样有着一定的效力的。当时的梁武帝是崇尚佛教的,历史记载他曾经三次舍身与佛教,而且对龙十分的崇拜,在一些历史文献中有着记载,比如,《梁武帝御制断酒肉文》中曾经提及:“五方龙王、娑竭龙王、阿耨龙王、难陀龙王、跋难陀龙王、伊那满龙王,如是一切菩萨龙王,亦应遍满在此”,并将龙王列入了善神之列。《太平广记・卷第四百一十八・龙一》中记载了几个关于梁武帝与龙的故事,如“五色石”、“震泽洞”、“梁武后”三则,其中以“梁武后”故事最为重要:“梁武郗皇后,性妒忌。武帝初立,未及册命,因忿怒。忽投殿庭井中,众趋井救之,后已化为毒龙,烟焰冲天,人莫敢近。帝悲叹久之,因册为龙天王,便于井上立祠(出《两京记》)”。此郗皇后即后来梁武帝为之创立水陆仪文,修建水陆法会者(见《佛祖统纪・卷三十三》),梁武帝册封皇后为龙天王且立祠祭祀,这无疑是“崇龙说”最为有力的证据。可见这些对佛教是有一定的影响的。

推荐访问:青州 造像 护法 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