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好高中数学习题课的感悟:

  摘要:习题课是以总结、讲解和练习为主的一种课型。课前精心谋划、课堂精讲多练、课后认真反思是提高习题课效果的三要素。    关键词:新课程;习题课;数学教学;感悟
  Abstract: the problem sets, interpretation and summarized class is mainly a practice class. Careful planning, classroom before class earnestly practice more, after class is to improve the problem sets class seriously reflect on the effect of three elements.
  Keywords: new course; Problem sets lesson; Mathematics teaching; feeling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高效的习题教学在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帮助教师了解教学效果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日常教学中,每隔一段时间,我都要给学生上习题课,而且效果不错。为此,笔者就数学习题课教学谈几点看法与体会及做法。
   一、在数学习题课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一)学生自我学习积极性不高
   学生对习题的学习和解决停留在被动等待上,认为要做的事情是认真听讲和做笔记,没有养成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习惯,没有时间去多问几个问题,更没有时间和心思去质疑习题的对错及教师讲解方法的优劣。很少学生喜欢在例题解决后对习题进行小结和反思。
   (二)教师理解片面
   1.教得“多”不等于教得好
   教师总是力争在尽可能少的时间内解决尽可能多的问题,认为习题讲得越多越好,没注意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能力培养的效果。
   2.教得“好”不等于学得懂
   教师讲课头头是道,上课只顾自己滔滔不绝,不顾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教师和学生的思维不能同步,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毫无思考、理解的余地。
   3.教得“懂”不等于学得深
   在教学活动中,常常出现这样的现象,学生课堂上听懂了,但课后解题特别是遇到新题型便无所适从.这说明学生听懂是一回事,而达到对所学知识的切实掌握是另一回事.很多教师只注意娴熟地解题,没有暴露自己分析问题的“元认知”,学生悟不出解题思路及技巧,产生不出求解欲望.
   4.教积极不等于学主动
   做题,需要学生自己下工夫反复地练习与反思.教师的“积极”不能代替学生的主动参与.在很多课堂上,教师准备充分,教学也很投入,有时甚至讲得满头大汗,但学生无动于衷,出现了“剃头挑子一头热”的现象。
   二、上好习题课的关键
   1.详细了解学生。
   有效教学的基础是备学生,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的情况,尤其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和困惑点,针对学情精心选择习题,设计习题的提问方式等内容,让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紧密联系起来。
   2.认真选题目。
   (1)反复研读课标和教材,对内容的深广度做到心中有数。
   (2)充分用好课本习题,将各个版本中的好题为我所用。
   (3)以我为主,对教辅材料进行大胆删改。
   (4)积极进行原创题的研究和编制。
   3. 激发学生求知的欲。
   习题课教学中一定要体现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双边、双向活动,将讲、练、思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采取“疑点启发、重点讲授、难点讨论”的方式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动口、多动手、多动脑,促使学生全方位“参与”问题的解决,有效地减轻学生的“疲劳”,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4.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
   (1)“分析―启发”模式。习题训练,目的是巩固知识,启迪思维,在习题训练中有目的地引导学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观察与联想,不仅会按原来的习惯性的顺序思考,而且会倒着推理,逆向思维,就会加强思维训练的深度,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这种方法按以下程序展开: 教师呈现习题―学生观察讨论―教师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发现解题规律―学生解决题目并反思―教师总结解题规律。
   (2)“探究―解决”模式。“探究式”教学已成为许多教学模式的核心或共同点。“探究式”习题教学是教师提出问题或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然后开拓学生的思路,让学生主动地去解决问题,使学生的思维由问题开始到问题深化、解决,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状态。这种方法按以下程序展开:教师提出问题―形成解题思路―分析解题困境―探求优化方法―教师启发引导―找到解决方案。
   5.学法要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对学生加强学法指导尤为重要,要求学生做到以下几点。
   (1)温顾知识,发现盲点。教师在讲评习题时,一般都会涉及相关的知识点,学生应不失时机地主动回顾,然后根据回顾情况,对知识盲点及时做好记录,以便课后查漏补缺,对已经掌握的知识,通过回顾起到强化的作用。
   (2)理清思路,触类旁通。教师在讲解例题时,首先是进行思路探索,然后运用批判性的思维进行选择,用比较合理而简捷的思路完成解题过程。课后,学生对这些思路进行推敲或再思考,了解某些思路困难之所在,还要看一看某些思路是否可以改进。教师常采用化整为零的策略,把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归纳整理,形成系统,整体把握,再遇到此类问题就能得心应手。
   (3)查漏补缺,锦上添花。老师讲到相关方面的习题时,学生应注意老师是怎样分析的, 找到自己产生困惑的症结所在, 一旦找到原因,如知识缺陷、理解错误、书写不当、计算失误等,就能有的放矢,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4)反思总结,融会贯通。教师在讲评习题时,有时循循善诱,有时热情洋溢;学生在听讲时特别要注意老师的解题小结或点评,还要学会反思前后知识如何贯通;思规律:思考所运用的方法,总结规律,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思多解:思考多种解法并优选,优化思维方式;思归类:回顾与典型例题同类的习题,进行对比,找到解此类问题的方法和技巧,达到触类旁通的目的;思错误:反思易错易混的地方,找出错因和解决的方法,提高辨析错误的能力。
   三、提高习题课教学质量的非智力因素
   1.调整教与学的方式。习题课是应以促进学生形成技能、提高能力为根本目的。不仅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严谨、抽象,而且体验到了数学的趣、美,开放式的教与学使学生建构自己需要的数学、有用的数学。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可节省大量的板书时间,留足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2.实现师生共同成长的新课程理念。习题课设计不同层次的提问能满足个性化教学的需要,促进不同水平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师生角色互动不但体现了教学过程中师生的平等地位,而且能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不断提高,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推荐访问:上好 高中数学 感悟 习题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