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民主建设首先要做好党内民主

  摘 要 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大背景下,社会的各个方面和各个层面都在经历着不同程度和不同深度的民主化进程,而面对国内日益激化的各种社会矛盾和国际竞争压力,如何审时度势地思考所处的改革开放、和与世界接轨历史巨变的前沿,以及不断加强执政党的领导水平、执政能力和自身干部队伍建设就成了无法避免的事实。而肩负起如此历史重任就必须通过适当的路径实现执政党自身的民主化,以发展党内民主并以此带动党外民主和全民民主就成了一个不可或缺的重大课题。
  关键词 社会变迁 党内民主 党员民主权利 权力制约
  基金项目:2011年海南省教育厅立项课题,项目编号-Hjsk2011-76:《海南社会主义新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探索及创新研究》。课题负责人:江亚南。
  作者简介:江亚南,海南大学三亚学院讲师,英国莱斯特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政治学博士,主要从事管理学、经济学、政治学理论、比较政治制度、政治体制改革、自由史论和民主化进程的研究。
  中图分类号:D6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2)02-149-03
  
  2011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政治风暴几乎席卷了所有的中东国家,而中东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独裁政体数量超过民主政体数量的地区,中东民主化显然是紧跟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前苏联和东欧民主浪潮的又一波,几乎也是一个全球的政治现象。当今时代的“全球化”拉近了世界各个角落人们的距离,人们不仅仅是经济上的紧密纠缠,同时在政治上也命运与共、休戚相关。如何对全球民主化进程进行思考、适应和顺应历史潮流成为我们当前无法回避也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问题。纵观历史,一波又一波的民主浪潮从来就没有间歇过且一次比一次汹涌澎拜、势不可挡。在短短的一百多年时间里,就爆发了五次民主化浪潮。也就是在这一百多年中国发生了许多沧桑变幻,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社会巨大变化的今天,我国正步入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社会变迁、机遇和挑战:由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型,由封闭保守的社会向开放社会转型,由自给自足农业国向现代化工业国转型,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由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型。社会变迁的深刻变化和由此带来的一系列社会各个领域的复杂问题,特别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关于如何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和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与执政水平,特别是不断克服执政党内部的贪污腐败,违法乱纪等严重损害全社会利益和执政党自身威信的各色毒瘤。要处理和解决好这些问题就必须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充分发扬民主,实事求是,凝聚人心,团结奋进。而充分发扬民主的关键环节就是要切实做好党内民主。事实上,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就在推行政治体制改革和进行政治民主化进程。例如就改革过程中如何处理好政治稳定和发展的关系,民主化的具体路径应该怎么走,以及具体从哪里入手推进我国的民主化进程等,涉及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核心和关键内容,一直处在理论研究和缓慢的实践过程当中。事实上中国的巨变正是伴随着政治改革的号角一步一步走来,例如从最早1980年8月的党和国家领导任期制度的改革到1987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七中全会《政治体制改革总体设想》提出的实行党政分开;进一步下放权力;改革政府工作机构;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建立社会协商对话制度;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若干制度;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等为主要内容的政治体制改革方案;从中共十三大报告指出的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立和健全民主的科学的决策机制,加强基层民主建设等政治改革内容,再到十六大将党内民主视为“党的生命”、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将保证人民当家做主作为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以及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无不显示出我党政治体制改革的决心。
  目前中国在社会变迁中诸多问题的解决关键在党,党要树立在群众中的威信,就必须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由于我们原有的政治体制存在着一些重大缺陷,其中包括权力过分集中,官僚主义严重、民主氛围缺乏,机构臃肿、管理层次过多,监督机制缺失、权力制衡制度不完善等等,这些都极不利于提高党的领导水平与执政能力。要克服这些弊端的主要途径就必须调动人民群众共同参与的积极性,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而民主政治建设的关键环节就是要切实做好党内民主。党内民主之所以重要是因为:
  第一,政治文明建设的关键在于民主政治的建设,而党内民主又是整个社会民主政治的建设第一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发展为社会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四位一体布局,整个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部分的发展是相互依赖的,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部分进步和发展了,才能促使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政治文明建设才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政策的合理制定和最优方案的实施提供保障。由于我党处于执政党的位置,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这种执政党长期不变的执政地位也就决定了民主政治建设必须从执政党的党内民主开始。优先发展党内的民主选举、民主监督、民主管理和民主决策四个方面的内容和环节,让党内民主先行。只有实实在在的把党的自身建设好,通过党内民主带动党外民主,让全民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民主,管理社会,通过民众的自觉行为对社会发展形成合理的影响力,正如美国学者卡尔・科恩所说的那样“民主是一种社会管理体制,在该体制中社会成员基本上能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或可以参与影响全体成员利益和行为的决策过程。”民主政治为我国适应瞬息万变的国际环境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合适的政治架构,而党内民主是实现民主政治的主要途径和条件,中国的民主政治走到最后其实就是一种参与行为和一种做事的方式、方法。
  第二,发展党内民主对人民民主有着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是决定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发展人民民主是共产党执政的本质要求。早在2004年9月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就指出:“坚持和发展人民民主,是我们党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和根本途径。”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就是为人民谋利益,团结和带领人民群众为实现自己的根本利益而奋斗。毫无疑问,民主是个好东西,是世界潮流,是大势所趋,早有人预言“我们的世纪就是民主的世纪。”民主是普世价值,民主就是人民当家做主。因此用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建立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之间的互动。目前由于中国地域太大,人口太多,发展又很不平衡。现在还只在村一级实行直接选举,在乡镇、县一级和不设区的市直接选举人大代表,但并没有在市级以上实行直接选举,但这一定是一个发展趋势,因为民主的重要标志就是选举,通过竞争选举这种方式掌握掌握政治权力,这是由于政权的合法性源于人民的选择,它是一种制度性安排,因为“民主的方法是为了做出政治决定而做的制度上的安排。在这种制度下,想获得决策权的人要在人民的选举中通过竞争而产生。”随着党内民主的进一步扩大,对人民民主的示范作用和带动是显而易见的,例如在党内实施的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建立党员参与竞争机制、完善党员程序民主、对党员干部权力约束和制衡方面,以及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等对后来人民民主的实施都有借鉴作用。
  第三,发展党内民主可以有效地增强执政党的竞争性、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公正性和活力。由于中国共产党目前处于一党制而且是长期执政的地位,属于非竞争性执政党,外部的竞争压力相对较小,因此如何保持党自身的生机和活力,如何提高拒腐防变与抵御风险的能力,如何不断健全和完善自身建设就成为执政党要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因为从现实来看,非竞争性的政党制度积累了大量的弊端确实积重难返也遇到了民主发展的困境。党内民主的发展可以通过党内竞争来取代多党竞争的潜在可能性,用公平、公正的竞争性竞选和扩大差额选举的方式规避非竞争性政党的弱势,“最有权力的集体决策者通过公平、正直和定期的选举产生,选举中候选人可以自由竞争,在事实上使所有成年人有资格参加选举。”“全民选举最高决策者是民主的实质”。这样通过外部压力保持自身的活力和生机,以达到通过民主的竞争选举产生了最优的决策者。发展党内民主决不是要取消党的领导,而是要通过竞争性的党内民主制度完善党的干部选拔任用体制,以便克服原有体制中的弊端和改革传统的党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式,最终加强和巩固党的领导。
  第四,只有发展党内民主,才能很好地制约权力,同时克服违反民主集中制的个人独断专行和软弱涣散现象。党的执政地位决定党处在拥有绝对权力的巅峰之上,加上在民主集中制运用时只把握住了“集中”而割裂了“民主”,使权力的拥有者垄断了权力,而且是不受制约监督的绝对权力。我们现在正处在一个发展人民民主的关键时刻,但由于执政党内本身的民主的环境、民主的氛围并不尽如人意,党成为实际最高权力机关,决策不是人大,是党组织,行政任命是党组织,党的书记管辖行政长官,监督部门不是监察部门而是纪委。立法行政司法集于党权,所以党权是最高权力。权力愈集中,腐败就愈盛,一旦权力弱化也就失去了寻租的土壤和温床,这就必须分散权力,权力下放,权为民所有、所用。那么究竟什么是“权力过分集中”呢?邓小平就曾指出:“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就是在加强党的一元化领导的口号下,不适当地、不加分析地把一切权力集中于党委,党委的权力又往往集中于几个书记,特别是集中于第一书记,什么事都要第一书记挂帅、拍板。党的一元化领导,往往因此而变成了个人领导。”他还指出,“权力过分集中于个人或少数人手里,多数办事的人无权决定,少数有权的人负担过重,必然造成官僚主义,必然要犯各种错误”这些论述简明而深刻地揭示了“权力过分集中”的含义和实质。正是在种情况下,发展党内民主才显得更加突出和重要。长期以来我们通常都是依赖于用强化监督的方式解决权力集中问题,但却忽略了权力制约的作用。制约机制就是权力的行使必须受到相应制度的制约,要制约权力,一方面可以弱化权力,把政府手中的分管的公共事务分散到社会当中,消化到社会当中,让社会自身去承担,也就是说建立公民社会,而不是政府管制社会;另一方面就是分权,包括中央和地方的纵向分权和政府部门内部的横向分权,以权力制约权力。从本质上来讲,就是要以权利制约权力,权力必须为权利服务,而不能反过来侵犯权利。
  第五,只有发展党内民主,才能更好地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进而更好地实现党内民主。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对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要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基础,以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和党的委员会制度为重点,从改革体制机制入手,建立健全充分反映党员和党组织意愿的党内民主制度。”这段论述对于在当前党员民主权利缺失的状态下尤为重要,因为党员民主权利是党内民主发展的重要基础。一方面要进一步明确保障党员权利的基本原则,规定党的任何一级组织、任何党员干部都无权剥夺党员权利,特别是言论和出版自由权利。没有言论自由就没有真正的民主,两者必不可分。“可见民主和言论自由,实在是分不开的。我们应当把民主国先进的好例,作为我们实现民主的榜样。”同样出版自由是在不损害第三者法定利益的前提下以书面形式表达自己对事物的观点和看法的状态,以及有关机构为作者提供公开表达其对事物的认识和看法的保护。自由必须以平等为前提,没有平等就不可能有自由,而言论自由、新闻自由、出版自由和免于恐惧的自由都是民主的天然保障,当一个社会的言论出版自由能够实现的时候,一旦遭遇强权的不公就有申诉的渠道。托克维尔就时曾指出:“出版自由的影响不仅及于政治观点,而且及于老百姓的一切见解。它不仅能使国家改变法律,而且能使社会改变风气。”另一方面要对党员在党内民主行使的各项权利诸如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选举权和监督权等做明确规定,并确保各项具体规定落实到实处,以便让党员在党内民主扎扎实实得以实现和落实。同时对于侵犯党员权利和在党员权利保障方面失职、渎职者追究责任。以保证民主渠道的畅通呵民主制度的完善。
  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发展民主的现实道路,人民民主是最终目标,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党内民主也是党的生命力的源泉,党内民主对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发展党内民主必将推动社会民主的发展和社会的安定团结。中国共产党在90多年的历程中,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之所以能创造辉煌的成就,之所以能成为砥柱中流,之所以能经受得住各种险峻考验,归根到底就在于我们党勇于创造新的实践、新的理论、新的制度、新的精神、新的生活,并紧紧抓住时代和社会变迁的本质,始终坚定地站在时代潮流的前头,能牢牢把握时机和认清形势。而以发展党内民主来实现党内政治生活的民主化并推动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更是前无古人的创举。一百多年前的法国人托克维尔曾通过对美国民主制度的考察时,就已经发现了民主的大趋势是世界性的。他预言民主一定会于不久的将来在全世界的范围内不可避免地和普遍地到来,民主是普遍和特久的,它每时每刻都能摆脱人力的阻挠,所有的事和所有的人都在帮助它前进。现在我们党作为执政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通过党内民主来切实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一方面调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主动性、灵活性、积极性、开拓性、创造性,使全党达到更加民主、更加奋进和更加团结的局面,另一方面也提高党的领导能力、执政水平、社会资源的整合力和政治凝聚力,并为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夯实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根据亨廷顿总结三次民主化浪潮,第一次,发生在1878―1926年间,根源于18世纪的美国和法国革命;第二次,发生在1943―1962年间,由第二次世界大战所引发的;第三次由1974年的葡萄牙军事政变而起。(SamuelP.Huntington,TheThirdWave,DemocratizationintheLateTwentiethCentury,UniversityofOklahomaPress,NormanandLondon,1991.P.3―5.)。再加上上世纪末的苏东“天鹅绒革命”和本世纪初的中东的“茉莉花革命”共五次民主化浪潮,而每一次革命都让独裁政府垮台一批。民主化浪潮其共同点就是采用政府普选制、言论自由化、经济走市场的资本主义民主政体,这些民主化浪潮使得全世界目前现有独裁政体的国家变得寥寥无几,其数量远低于低于10%。
  [2]我党历届领导人对政治改革都有精辟论述:邓小平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要在经济上赶上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上创造比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更高更切实的民主”;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江泽民:“中共十五大报告”.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胡锦涛总书记201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注入强大动力。”2010年8月温家宝在深圳提及“不仅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还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就会得而复失,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
  [3]科恩.论民主.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4]GeraintParryandMichaelMoran,(eds.)DemocracyandDemocratization.
  [5]J・熊彼特著.吴良健译.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6]SamuelP.Huntington,TheThirdWave,DemocratizationintheLateTwentiethCentury,UniversityofOklahomaPress,1991.
  [7]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9]《新华日报》.1944年4月19日.
  [10][法]托克维尔著.董果良译.论美国的民主(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

推荐访问:要做好 基层 民主 党内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