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宏武与徽商的关系 [浅析徽商与明清艺术品市场关系]

  摘要:明清时期,徽商为艺术品市场的推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徽商与中国艺术品市场经营方式和艺术赞助的研究,极大程度反映了徽商与艺术市场的联动关系,这对更深层次掌握中国艺术品收藏状况,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明清时期:徽商:艺术品:市场
  中图分类号:F129;J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01-84-02
  徽州古称歙州,又名新安,位于新安江上游,宋徽宗宣和三年。改歙州为徽州,从此历经宋元明清四代,统一府六县。辖境为今黄山市、绩溪县及江西婺源县。徽州是徽商的发祥地,山川秀美,人杰地灵,尊师重教,人文荟萃。
  徽州商人之所以成为中国明清时期最有影响的商派。从中国明清时期众多的商帮中脱颖而出,是因为徽州商人大都具有一定程度的文化素养。在世界美术史上鲜有商人加入艺术品的购买和收藏行列的记载,也没有任何一个庞大的商业群体长期坚持专注于购买以及收藏艺术品。明清时期中国10大商帮之一的徽商却有着对艺术品的购买和收藏艺术品的经济实力和主观需求,带动了中国明清时期商业的推广,打造了独特的商业文化品质,树立了极具特色的商务文化理念。
  一、徽商介入艺术品市场的原因
  马克思在《雇佣劳动与资本》一文中认为:“能同别的生产品进行交换的一切产品都是商品。”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社会分工细化。出现了作为商品的劳动产品。而书法、绘画这类艺术作品。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也成为了一种商品。
  在中国历史上,由于商品的源源不断产生和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商帮也逐渐成立,他们大多是以家族为帮,以地域为伙的商人群体。明清时期最著名的3大商帮是徽商、晋商、潮商。徽商则以从贾人数之多、活动地域之广、商业资本之巨和经营能力之强位居第一。
  明清时期,在经济文化更加发达的江南、江北一带,艺术品市场相当活跃。社会上也相应出现了专门经营或者兼职经营的艺术品商人。这类商人以赞助艺术家的方式以金钱换取一定数目的艺术品,徽商是热衷于购买和收藏绘画艺术品,他们凭借着雄厚的财力为当时的艺术市场增添了许多的生气和活力。
  徽州商人在经商致富后介入艺术品市场的原因。
  首先。徽商经商多为生计所迫,徽州有句广为流传的民谣:“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大多徽商自小就离乡背井。拜师学艺,努力拼搏。他们重视儒学素养为子孙考虑。坚持做有儒行的儒商。而独特的艺术修养和艺术修养往往代表了一个人的文化品味。徽商想要附庸风雅、追求雅化。最直接并且最见成效的是“购藏艺术品”。将书画挂在客厅书房,一直是文人雅士的一大嗜好,以此标榜自己的门第高贵、雅好文物。
  其次。在交通尚不发达的明清时期,便捷的水路交通无疑相当于当今的高速铁路,将勤劳自立的徽州人从闭塞的徽州送到更广阔更繁华的环境中去经商,也将徽州盛产的茶叶、竹木制品、文房四宝中徽墨、歙砚的珍品以及各种艺术精品运往全国各地乃至海外,
  第三,梁启超曾说“淮南盐商,既穷极奢欲。亦趋时尚,思自附于风雅,竞蓄书画图器,邀名士鉴定,洁亭舍、丰馆谷以待。”徽商即使自身承受着繁忙的商业经营压力,却仍然会抽出空闲挥毫泼墨,陶冶情操。因此许多徽商都善于书法、精于绘画。“贾而好儒”的优良传统,使得一些徽商家族人才辈出,例如汪氏盐务总商江春、郑氏读书世家,程氏名门望族,他们创办了书院,并且慷慨资助文人、画家,使他们在衣食无忧的前提下专心于艺术创作。
  二、徽商的艺术品经营方式
  众所周知,徽州商人“贾而好儒”。既然称为“儒商”,就需要注重遵循传统的“礼孝仁义”的道德标准,做有文化而非俗气的商人。正因如此,导致了徽商“贾而士行”风气的兴起,出现了不少士人与商人交往、结合的社会现象。
  其一。明清时期,徽商为了与地方性商帮增强内聚力和外拓力,将“艺术品”作为结交的纽带。将艺术品进行买卖或者以物易物,从而构建一个相对完整的人际脉络。
  徽商将艺术收藏品做为左右逢源的媒介,从中获利。文化品味的提升能使徽商以书画艺术为桥梁,融入到士人群体之中,从而建立广阔的商业脉络。《笔麈》中有言:今富贵之家,亦多好古玩,然亦多从众附会。而不知所以好也。且如蓄一古书,便须考校字样伪谬及耳目所不及见者,真似益一良友;蓄一古画,便须如宗少文澄怀观道,卧以游之;其他如商彝周鼎,则知古人制作之精,方为有益,不然与在贾肆何益?
  其二,具有一定鉴赏眼光,又有一定的市场基础的人代购或者代售艺术品。一些文人墨客将自己的艺术品收藏托其代售,也有人对自己感兴趣而又不方便购买的收藏品托其代购。吴其贞《书画记》中记载可知吴能远身在徽州。却尽占地利之便,做起了书画买卖的行当,将书画倒卖至他地。并且以不菲的差价从中盈利。徽州商人努力开拓艺术品的收购范围。将触角远伸至江西等地。
  其三,经营借贷业务的铺面将一些艺术品作为抵债物资或抵押,以解一些徽州商人资金周转不开的燃眉之急。徽州商人在各处行商之时也不忘“贾而好儒”的习性,以及严谨的宗族和家乡观念,对当地文物古器及艺术品不惜花费高价购买收藏。而在资金遇到问题之时也可将艺术品用作抵债或抵押之用。
  三、徽商的艺术赞助方式
  但凡能文、能画之人,都乐于雅游,徽州的新安画家也不例外。徽州富商们清楚画家们“足迹遍东南”是需要巨额资金的,再加上在传统中国社会里,一个人的学识要比他的官职、财富重要得多,用富余的钱财赞助画家雅游也成为徽商逐渐追求“雅化”一个开端。“贾而好儒”的徽商与众多文人学士建立了密切的联系,以丰厚的待遇将大批名家纷纷聚集吸引在自己的周围,频繁的人雅集活动便成了徽州商人追求“雅化”的延续。
  社会经济的发展,百姓的生活需要多元化、多样化,徽商中不乏早期经营盐茶为主转向经营文化用品的商人,他们对艺术品的投资,也是文化艺术事业发展的重要表现。徽商在经营理念上坚持“生财有道”。见利思义,信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认为义重于财。徽商涉足传统徽州文化产业的运营多种多样,各种艺术品在徽商们的摆阵运营炒作中身价一路飙升,有的甚至成为有利可图的知名的传统文化产业。由此可知,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形成独特的眼光,往往就能够寻取绝佳的商机。

推荐访问:浅析 明清 艺术品 徽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