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杂志 巧用多媒体优化小学语文教学

  【摘要】      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语文学科教学水平。多媒体作为一种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教学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被广泛运用。它以形象具体的“图、文、声、像”来创造教学的人文情景,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使其重视实践操作,科学地记忆知识,并且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思考,使教师以教为主变成学生以学为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多媒体; 小学语文; 优化教学
  Using multimedia to optimize the Chinese teaching of primary school�
  Jin Haicha�
  【Abstract】The JP2could make full use of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optimize the teaching process, improve Chinese teaching level. Multimedia as a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ing method in Chinese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 it is widely used in. It to image specific" map, text, sound, like" to create the humanities teaching situation, teaching the content of the abstract concrete, clear, the students active thinking, of intense interest to participate in teaching activities, which attach importance to practical operation, scientific knowledge in memory, and help students learn to play the initiative sex, positive thinking, make teachers become students to teach to learn, so as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Key Words】Multimedia; primary school Chinese; optimization of teaching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2-0130-01
  
  
  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电脑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已经完全走进了我们农村的小学课堂。这种集文本、图片、声音、视频、动画等多种媒体于一体的电脑软件,对学生传达信息的时候全方位的,更是形象生动的,不光有视觉上的刺激,还有听觉上的刺激,使得学生同时能够通过多种渠道获取外部信息。�
   实践证明在语文课教学中适时、有效地应用多媒体课件在一定程度上能节省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合理优化课堂教学。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现代教育媒体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1 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教师不想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没有学习兴趣,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沉重负担。”学生对学习情景产生了兴趣,并在其极大的兴趣和迫切需要下,会产生积极探究的动力。因此,创设一种能使学生主动参与、兴趣浓厚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唤醒学生参与意识的前提和保障,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先决条件。计算机集文字、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于一体,把静态、枯燥、难于理解的材料融于图像画面中,产生极其活跃的动态画面,给学生耳目一新之感,使表现的内容更充实、更形象生动,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自觉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
   例如:在教学《猴王出世》一课之前,我利用了多媒体课件先让学生欣赏了一段“西游记”的电影片段,良好的视听效果深深的吸引了学生,这时学生已完全投入到电影的情境中,注意力完全被控制住了,教师就势把学生引导到课文内容的学习上来。这样学生是带着一种饱满的情绪进入学习状态,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想象力更强,对于语言的感受也容易得多了。教师在新课伊始,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课件,把学生带进了一个真实的情境之中,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习新知提供了动力。
  2 利用多媒体克服时空限制化难为易�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世界是通过形象进入人的意识的,儿童年龄小,经验有限,生活形象在先的越明显、越具体对他们的思想影响就越强烈。”教学中常有一些宏观的自然现象、逝去的景色或者需长时间才能感知的事物,因受时间和空间的制约,无法让学生亲眼看见;一些微观的事物和微小的变化,无法通过仪器设备让学生进行观察,这些都是课堂教学难点。多媒体的运用,为学生提供了形象生动、内容丰富、直观具体、感染力强的感性认识材料,使学生看到了事物在运动、发展、变化。真情实感取代了凭空想象,难题无须多讲,“百闻不如一见”。学生通过听、视、评、悟充分感知原先较为抽象的教学内容,适应了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规律,从而保证了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例如,在教学《拉萨古城》一课时,文中的很多建筑物的样子、色彩,以及那儿的具体的生活情景,学生都未曾见过,而且类似的事物也不曾见过,所以对于课文中的描写学生光凭想象难以理解,我就利用了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展示了一幅幅精美清晰、色彩鲜艳的有关图片,播放了有关拉萨风土人情的视频,学生在形象生动的情境中,很容易的理解了语言文字,再通过朗读的练习,学生就进一步获得了语感。当电脑展示完后,学生情绪高涨,学习兴趣盎然,心中产生一系列的问题,求知欲大大增强。
  3 利用多媒体动态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古代诗歌 �
   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中,古代诗歌占有一定的比重。这些诗歌语言精炼,意境优美,寓意深邃。但由于山区小学生知识面狭窄,生活阅历浅,表象储备贫乏,对诗歌中所描绘的社会时代、人物思想、风土人情感到疏远,因而古诗教学一直是小语教学中的一大难题。古诗教学中采用电化教学媒体并合理地运用,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想象能力,促进学生对古诗的学习理解,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如古诗《泊桥瓜洲》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用得十分绝妙,但仅凭教师口头讲解,学生难以理解、体会。而录像地恰当运用就解决了这一难题。教学时,教师先提问:“绿”字是什么意思?诗人为什么不用“到”而用“绿”呢?紧接着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录像,画面上:王安石走到船头上,眺望江南,春风拂过,青草摇舞,麦浪起伏,更显得生机勃勃,景色如画。他觉得精神一爽,忽见春草碧绿,这个“绿”字,不正是我要找的那个字吗?一个“绿”字把整个江南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动人景象表达出来了。想到这里,王安石很高兴,连忙奔进船舱,另外取出一张纸,把原诗中“春风又到江南岸”一句,改为“春风又绿江南岸”。录像将古诗中如何想到这个“绿”字作了一番具体的动态展示,学生学习兴趣极为浓厚,他们积极观察思索,很快从“绿”字的妙处:诗人想用一个动词来表现江南春天的景象,但他最终选择了一个形容词,将形容词作动词用,这就是“形容词动用”。“绿”不仅表明“绿色”,还有“吹绿”的意思 ,将春风拟人化,更增添了动态美。通过此环节的教学,学生不仅理解了语言文字的表层意思,而且使他们体会到语言文字的深层含义及感情色彩。 �
   由此可见,只要我们恰到好处的运用多媒体,就能使学生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去,达到优化课堂教学,增强教学效果,从而有效地培养出更多的创造性人才。
  参考文献
  [1] 《语文教学论》,李景阳编,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1
  [2] 《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教学》,王志强、蔡平,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3
  [3] 《现代教育技术基础》,顾明远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12

推荐访问:巧用 优化 多媒体 小学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