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圈养”好,还是“散养”好:孩子散养好还是圈养好

  最近,一本《斗妈大全》在微博和网络上迅速蹿红,作者是一名北京的四年级小女孩,里面记录了二十余招“斗妈”招式,比如,你妈骂你的时候,你可以看其他的地方、想别的事,这是硬招,还可以来软的,比如趴在你妈身上假装哭……这本图文并茂的《斗妈大全》引来众多网友围观,也让我们对之前风行一时的“虎妈狼爸”教育方式再次进行反思。
  你有,我有“斗妈大全”,难道家长和孩子只能用这种“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方式进行交流、对话?如何培养正确、亲密、和谐的亲子关系呢?“圈养”和“散养”真是那么水火不相容吗?
  新闻链接:
  “狼爸虎妈”中国狼爸
  萧百佑被称为“中国狼爸”,只要孩子的日常品行、学习成绩不符合他的要求,就会遭到严厉的体罚。他的四个孩子中的三个被北京大学录取。他的行为遭到众多网友以及专家学者的质疑。萧百佑坚称自己是“全天下最好的父亲”,并表示“打”是家庭教育中最精彩的部分。
  说完“狼爸”,想谈“虎妈”
  美籍华裔女教授蔡美儿,以自传体式回忆录讲述其如何严格教导两个女儿,并称以强迫压力为特点的中国传统管教方式远胜西方的散放式教育,还出版了一本名为《虎妈战歌》的书来宣扬其理念。
  《斗妈大全》
  201]年12月5日,微博博主“村头树”发布了一组图片《斗妈大全》引起众多网友的“围观”。微博写道:“独家放出《斗妈大全》。老妈们,你们准备好了没,开始接招吧!”
  原来“书”的作者是他十岁的女儿,在“书”的开篇,小作者还郑重其事地写上“这是一本书,专为6~12岁天天被家长骂的小孩编的”。《斗妈大全》目前写了二十余招,女孩表示有时间会继续写。
  各抒己见
  散养在左圈养在右
  圈养,得知,是用栅栏、篱笆等把小动物关起来饲养。在教育模式上来说,圈养就是站在条条框框中,迎合当下的教育需求,走一条规矩,秩序,科学的教育之路。散养,就是以孩子的意愿为主,任其自由发展,不过多的限制和约束,教育环境宽松。
  圈养,过于严谨,往往给的多,易造成营养吸收不均衡。散养,比较费时,无规矩不成方圆,易走弯路,不科学。
  个人认为,散养在左,圈养在右,家长应结合各自的优点,让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培根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因此,人自幼就应该通过完美的教育,去建立一种好的习惯。”所以,辩证的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会事半功倍。
  时下,课外班形形色色,不胜枚举。家长或盲目跟风,或应付了事。应以孩子的兴趣为主,当孩子选定之后,根据家庭条件和环境,家长此时应严格圈养,督促其持之以恒。
  圈养与散养是一对双胞胎,血脉相连,结合得好,百益无一害!
  “圈”和“散’’需结合运用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里的小公主小皇帝,全家人都围着她一个人转,对于孩子的教育,每个父母都有自己的见解,现在经常听到大家对于孩子“圈养”好还是“散养”好展开讨论,其实我觉得这两种方法各有利弊。
  先说“圈养”好了,我身边很多朋友为了孩子将来发展考虑,给孩子一个劲儿地报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兴趣班,把孩子除了上幼儿园上学的空闲时间统统都给填满,孩子每天忙于学习而没有时间玩耍,弄得孩子往往身心疲惫。这样“圈养”的孩子固然学习了很多知识充实了头脑,但是孩子牺牲掉的是最美好的童年时光,天天地关在象牙塔里学习,就像关在牢笼里的鸟儿一样得不到快乐,我觉得这样往往对孩子的身心发展都是非常不利的。
  再说说“散养”,我经常听到有些家长说看到别的孩子学很多东西那么累,干脆认为孩子就是什么都不要学,现在只要玩就行了,每天吃饱穿暖,其他的就不用多管,想怎么玩就怎么玩任其发展,认为孩子这样才是快乐的,对孩子才是最好。但是我认为孩子在每个阶段都有她该学习的知识和该懂的道理,如果只是一味地玩儿,放任自流,对孩子将来发展会起到不好的作用。
  所以,我认为“圈养”“散养”完全可以结合起来。先要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在玩耍中学习知识,多给孩子创造寓教于乐的机会,把枯燥的学习同孩子感兴趣的事情结合起来才是最好的方法。让孩子自主地参与活动,自主地学习,自主地发展,再适当的加以引导教育,使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圈养”中长大“散养”中摸索
  孩子4岁半了,有了自己的思想,不是小时候那个说什么就是什么的小跟屁虫了,摆在眼前的是她的教育问题,究竟应该采取中国有着悠久历史的“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的所谓圈养,还是采取国外风靡的所谓自由的散养呢?
  小时候,我和桐桐爸爸都是生长在传统的“圈养”的家庭,家长的威信不可侵犯,要求你怎样就要怎么样!感觉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虽然听话、温顺,但是存在胆小、拘谨,缺乏活力,也缺乏创造力、想象力。
  在桐桐8个月的时候,我们给她报名了金宝贝早教中心,纯英文纯美式教育让我们感触很深,每次的上课就是老师开心的带孩子玩,在玩的过程中让她掌握了她该学的东西。玩了两年,我感觉“散养”的孩子活泼、独立,有信心,有创造力,正是我们希望给孩子的!
  我们渐渐坚定了要给孩子相对宽松的散养式教育,家庭内部首先是自由的,我们不对桐桐过多的要求,她的需求只要不过分太多,我们一般部满足。有事时和她商量,充分尊重她,和她交换意见的时候我们都会蹲下来,和她一样高度,让她感受我们的诚意和重视,从小让她更有信心!我们一般靠自己的所作所为来影响她,而不是直接告诉她怎么做,在她出格很过分的时候,我们会尽可能让她自己解决问题。
  周围4岁的孩子已经报了很多课外班,我们也和桐桐商量,报了舞蹈和画画的课程。开始很顺利,后来舞蹈班有很多压腿的动作很疼,桐桐不想坚持,哭着不想上课。我们先是和她讲上课要坚持一类的话,但是她还是哭。于是我告诉她,上课是和她商量好才报名的,她自己决定的事情如果反悔,以后爸爸妈妈答应的事情也这样反悔的话,问她的意见如何。她想了想,转身进教室上课了,我们发现,孩子已经开始讲道理了,而且也听得进去我们的道理了,我们很欣慰。
  现在的她知道感恩,爸爸妈妈爱她,但是为她做的所有事情不是必须的。她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长大,但是有明确的行为规范,她知道怎么做,而且,她爱我们,也爱我们爱她的方式!
  “散养”和“圈养”的利弊
  说起散养和圈养,脑海中立即浮现出小时候在农村的欢乐童年,也不由得想起家里养的鸡鸭和小狗。虽说人和动物有着本质的不同,但是我想万事万物总有共通之处,对于孩子的教育,我们都是在摸索中前行。孩子的天性有万千种,生活的环境也不尽相同,不敢说谁的方法更好,谨发表一点我关于教育孩子的浅见吧!
  我的童年是一个放养的典型,父母不在身边,爷爷奶奶只管穿衣吃饭。得以在大自然的怀抱里自由成长,凡事总期望与众不同,喜欢热烈地表达情感,直抒心意。但是闭塞的环境,缺少大人的经验和指点,对人或物没有足够的警惕性,也缺乏安全感,养成了作风散漫的恶习。反思我的童年,使我意识到 放养是不可取的。因此在对待孩子教育的问题上,我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圈养”。自小宝出生以后,我无微不至的关注他的每一个细小的需求。刻意的引导他向我心目中的男子汉方向发展。开始是非常成功的,所到之处,大家都夸小宝是一个懂礼貌,活泼可爱的孩子。
  可是我慢慢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发生矛盾的次数越来越多,小宝变的越来越不听话啦!我于是停下了急速的脚步,仔细观察分析,沮丧地发现小宝并不是我期望中的男孩,我对他的规划和要求无视了他的天性。想到大禹治水的历史,此时我才明白一个道理,完全的散养和彻底的圈养注定会遭遇滑铁卢的。孩子不是父母手心里的那个泥人,可以任意拿捏剪裁。应该蹲下来去倾听孩子的心声,和他一起面对挑战,依据他的天性而不是根据我们的喜好去发展他的优势。划分好散养和圈养的区域,该放时放,该圈时圈。譬如对于娱乐活动,应该给他充分的空间去发挥他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对于为人处事的原则问题是一定不能退让半步的。张弛有度,灵活运用。可以给孩子一个明确的信号。也会成为他以后做事的准则。
  总之,孩子的教育问题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一项没有终点的事业。我们需要在放养和圈养之间寻找平衡点。这就需要不断的学习实验,来修正我们的教育方式。我们这代人资历不深,心智尚未完全成熟。希望能和大家共通交流探讨,尽量减少遗憾。让我们的孩子健康、快乐、自由的成长!
  关键是把握好“度”
  时下养孩子有两个词经常被用到,“圈养”,“散养”。做为80后的辣妈,要问我是给我的公主小甜甜“圈养”,还是“散养”?我要回答“都是哟!”为什么这样说呢?
  甜甜没有上幼儿园之前,有很多方面比较“散养”,甜甜会走时,冬天下雪了,我会带她在雪地里玩,让她尝试摸雪,踩雪,用自己的小手去感受雪,摔倒了。我会在旁边引导她,让她勇敢而坚强地慢慢试着爬起来,不去抱她扶她,而是鼓励她。也不去阻止她拿雪,或是用雪往睑上贴,那都是孩子在她的世界里探索,对于她们来说,那都是有趣的过程。楼里的小朋友多多,是老人带着的,从来不会在这么冷的天气里下楼来,偶尔出来,也都是老人拉着,从不离手,一直是“圈养”着的,孩子养的面黄肌瘦,却时常磕碰。
  和孩子一起玩的时候,我会很配合孩子,她用她的想法去引导我。她现在是老师,教我怎么做,我不会告诉她或是指出她哪里做的不好,或是老师不是这样的,而是跟随她,去感受她的思维,她的世界,她处理问题时的方法。
  甜甜上了幼儿园后,在管理和学习上我偏向于“圈养”,开始教导她要有礼貌,要懂规矩,告诉她上课时要认真听讲,回答问题要举手。甜甜现在4岁半了,学习的课程有:钢琴、舞蹈、英语、灵致思维(数学)、跆拳道、轮滑等。很多家长都说,她这么小,你就让她学这么多,多累啊,小的时候就应该是玩,“散养”。
  我也同意让孩子玩,但那并不代表所有的时间都玩啊!现在的孩子,其实学习兴趣很浓,而且对什么都感兴趣,不是为了让她一定―下子就学成什么样子,而是把学习当成习惯很重要。一但习惯养成了,以后什么都容易养成了。也不会觉得那么累,那么不容易接受了。
  现在甜甜的活动很多、很丰富,在她上课外课之余,甜甜还会经常参加一些外面举办的比赛,走秀,或是拍平面的一些活动。前些日子甜甜刚刚参加了《大东方》杂志举办的星光宝贝的选拔活动,在比赛中跳了一段舞蹈,现场表现很好。演完了走下台来,很多家长都说“你好可爱啊…‘你跳的真好”“你肯定能进入复赛”,这些温暖的鼓励就是孩子努力的结果,是给孩子最好的肯定,是在学习方面“圈养”的成果。乖巧的甜甜,在妈妈心里永远是最最棒的!
  朋友的孩子小点点,和甜甜一样大,也上中班,一直是散养。出了幼儿园就是玩,什么都没学过,家长也没有要求孩子什么规矩。她是见了面谁也不叫,让她叫也不理,家长说她,有时候还会顶嘴。有一次点点和甜甜一起参加活动,要在台上表演自己的特长,唱歌,跳舞什么都可以,可是孩子却什么都不会,自己就站在台上哭起来了。下了台,家长还责备孩子怎么什么都不会!
  圈养,能教孩子懂规矩,在家长、老师的谆谆教导下,孩子能更顺利地适应社会规则;散养,会让孩子更自由,在他的不断探索中,行为处事都变得更加独立。教育孩子,到底是“圈养”好,还是“散养”佳,我个人认为要看事情而定,有些时候需要“圈养”,有些时候需要“散养”,关键是把握好“度”,这样让我们的孩子在学习中成长,在有自己的思维方式、方法、刨造力的同时,做一个有礼貌、讲道理、懂事的HoLD住的时尚潮宝儿!
  养育切忌“散”不出去“圈”不起来
  每个大人都曾经是孩子,每个孩子都生活在社会或家庭的教养之中,所以,关于“圈养”和“散养”的大讨论每个人都有发言权,正因如此,这是一个旷日持久又难分高下的话题。很荣幸,红黄蓝教育机构的高总也来参加我们的讨论,她从自己多年的亲子教育和家庭教育经验出发,亲自撰文,为《大东方》cookie world的读者们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家长们能从中受益。
  让孩子具有规则意识
  我们不提倡“狼爸虎妈”式的教育方式,但是他们让孩子形成好的习惯,能有秩序地生活、游戏,对孩子一生的发展都是有益的。规则意识培养不一定非要用胁迫、体罚这种极端的方式。我们可以看到,虽然西方式教育比较开放、平等、没有条条框框的限制,但是他们的孩子在行为习惯、自理能力、交往礼仪方面的意识很强烈。相反,“圈养”模式下教育出来的中国孩子在这方面相对薄弱。
  有的时候,我们看到在公共场合,一个孩子去抢夺另外一个年龄更小的孩子的玩具,在一旁的家长不但不制止,反而引以为荣,认为自己的孩子“不吃亏”,有能力。小孩子之间的抢夺、打架都是很正常的现象,但是如果家长没有正确的引导,那么孩子就会变得自私、霸道,没有底线。
  亲子教育的艺术在于把握好“散养”和“圈养”之间的关系,切忌“散”不出去“圈”不起来。在给孩子自主成长空间的同时,要注意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让他明白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亲子关系培养从零岁开始
  “斗妈大全”是由四年级的小女孩创造的,里面全是针对“你妈骂你的时候”的招数。孩子们用她们自己的方式让我们明白,别再一味地“骂”孩子了;同时也让我们反思,到底怎样跟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
  亲子关系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从孩子出生就开始了。有的家长以为孩子年龄小,什么也记不住,所以总是逗孩子玩,吓唬孩子却从不兑现。比如说“你再哭,再哭就把你扔到大街上”。这样做,不仅让孩子有很强的不安全感,也让父母丧失了在孩子心中的亲切、温柔形象。当孩子真正遇到问题时,他会不想向自己的父母寻求帮助。久而久之,父母的威信也就不存在了。
  所以,父母从孩子出生开始就要开始进行亲子关系的培养,爱孩子但不能溺爱孩子。在给予自主成长空间的同时,也要让孩子有合理的规则意识。很多80后的父母在这方面没有经验,老辈人的有些做法也不可取,所以年轻家长需要不断学习,可以通过专业课程或者家庭教育产品,与孩子一起成长。

推荐访问:圈养 孩子 散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