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的两面] 梦想改造家

  海归,看到这个词你会有什么感觉7我这里所指的不是思考后的看法,而是纯粹的第反应。高学历,高能力,高收入,精彩人生就此展开……相信,这样的表达应该囊括了大多数人的意见。事实上,也正是抱着这样的想法,无数的“准精英”们,踏上了飞往大洋彼岸的航班,开始了他们的梦想之旅。当他们站在临行的舱门前,回望脚下的大地,豪情壮志、慷慨激昂,畅想着衣锦还乡,光耀门楣的未来。
  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留学之旅绝非想象中美好,归国后“准精英”们更是不可能每个都能摘掉自己标签台头最前的标记,更甚者,或就此跌入深渊,自拔不能。
  本期,我们慎重推出的三位NCAA海归派,张兆旭,常林,尚平就是走上寻梦路的“准精英”代表。从当年的美妙童话般的象牙塔,到如今真实的生活现状,他们的经历让我们更清楚的看到了留学路对于球员自身,以及中国篮球的意义究竟何在。
  常林一直在等待属于自己的机会。
  CBA新赛季开赛至今,常林在北京队的上场时间直屈指可数,北京打了21场常规赛,常林的上场时间总计为52分钟,场均3分钟,完完全全的角色球员。
  不过,这种处境早在常林的预料之中,如同他当年选择去国外读书样,加盟北京队也是他自己的选择,对于这两种选择,常林都不后悔。
  2000年,12岁的常林和家人一起从哈尔滨搬到了北京,开始在北京读初中。
  “在黑龙江的时候,我父母都是专业篮球运动员,知道运动员的辛苦,他们觉得我必须要有一技之长,篮球不能打一辈子,学文化也很重要。”常林说。
  等到了高中时,常林已有小有名气了,2005年,他带领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获得了全国高中联赛第一名,还参加了Nike亚洲篮球训练营的全明星赛。
  那时,北京全隅等几支CBA俱乐部的青年队就找到了他,当时常林还在上高二,但他的选择却让所有人吃惊转学加拿大,完成高中最后年的学业。
  “其实那个时候,NCAA就是我的梦想,去加拿大上高中,只是一个开始。”常林说。
  从加拿大的高中毕业后,2007年1月,高中教练为常林联系了一所美国的社区大学,读了两年,2009年8月,常林拿到了加州大学长滩分校的全额奖学金。
  不过加盟球队后,常林从一开始就坐在了板凳上,“国内对青少年的力量训练有欠缺,我在对抗上很吃亏,打NCAA以后,我都是以力量训练为主,增加自己的对抗能力。”
  不过,当常林变得强壮以后,属于他的上场时间仍然没有增加,在加州大学的两个赛季里,常林在有限的上场时间里,场均只能拿下1.9分1.5篮板,2011年NCAA的NIT锦标赛,加州大学长滩分校对阵华盛顿州立大学,常林出场11分钟,拿下9分2次助攻,遗憾的是,这场比赛也是常林在NCAA的谢幕演出。
  赛后,主教练找到了常林,“他当时和我说,”黑人球员都很自我,如果我不给上场时间,他们很可能闹情绪,你的实力已经足够上场比赛了,但我没有给你时间,对不起。常林说,“听了这些话,心里的那种感觉,难以形容。”
  不过,即使没有获得足够的上场机会,NCAA的经历在常林看来,仍然十分宝贵,“这是很好的一段经历,NCAA不像大超,以打球为主学习为辅,美国那边要求所有成绩必须达到70%,要不然不能打球,所以我还是学到了很多东西。”常林说。“除了学习,对篮球也有了重新认识,自己的生存能力、人际交往都有了提升。”
  大学毕业了,常林刚开始想的是留在美国工作。“当时在回不回国的问题上,我想了很久。毕竟在美国生活了4年,也挺想留在那边工作的。”
  最终,对篮球的热爱让常林选择了回国,“我喜欢打球,篮球又是青春饭,别的工作以后还有机会,篮球只能现在抓住,而且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也希望有天达到国家队的高度,为国效力。”
  事实上,常林直有为国效力的梦想,2006年,时任国青主帅的张勇军曾将常林招入队中,当时的那届国青,队中拥有陈江华、韩硕、张博、周鹏、德勒黑、苏伟、孟铎等批青年才俊,可惜常林在最后时刻被刷了下来,没能参加当年的亚青赛。从那时起,常林直想着能再次穿上中国队的红色战袍。
  回到国内后,常林先后试训了北京和上海两支球队,权衡之后,他选择了北京。
  “说出来不十自笑话,我进北京队就是想离家近点,我从小和姥姥起长大,现在她年纪大了,我这几年又―直在国外,现在我想多陪陪她。”
  不过,从加盟北京队的第一天起,常林就知道自己不可能得到太多上场时间,“首先内线有兰多夫。莫里斯,吉�也在北京打过好几年主力了,家里人也跟我说,作为个新人,到北京队肯定先是个适应的问题,不可能上来就有太多出场时间。”
  果然,新赛季开始后,常林直未受重用,除了之前提到的莫里斯和吉�,朱彦西的表现也可圈可点,韩崇凯的出场时间也超过了常林。
  “打不上球倒也没觉得失落,现在队里气氛非常好,大家一起积极训练,能在这个团队中和大家一起,我觉得自己就能提高。”常林说。
  常林确实还需要提高,北京主帅阂鹿蕾给记者讲过这样件事,“我们队训练完了经常加练两百个三分,像学林、陈磊,基本上投二百一十几就够了,常林有时候要投差不多五百个才能完成指标。”
  因为在美国生活过4年,常林的英语是北京队国内球员中最好的,他也经常和马布里交流,眼见小弟上不了场,老马也时不时地开导他。
  “老马跟我说,你现在还是菜鸟,还是先学习吧,学习也是提高自己的方法。”常林说,“打不上球,肯定还是有不如人的地方,尽量先完善自己吧。”
  2000年,16岁的尚平踏上了远赴重洋的旅途。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一定要去美国,我告诉他们,因为美国代表了世界篮球的最高水平,到美国打球是我的梦想”尚平说,“我一直都相信,人性格是否成熟就取决于他能不能真正做出属于自己的抉择。我向往更高的篮球殿堂,希望更高的挑战,所以我选择去美国,去NCAA。”
  为了这一心愿,尚平在新西兰的阿冯代尔高中度过了三年时光,直至2004年才去到美国后。在篮球的国度里,理想和现实的距离再次让尚平感受到了留洋路的艰辛,他先后辗转了三所学校,马萨诸塞州预科,伊利诺伊中央学院和内布拉斯加大学。
  “内布拉斯加大学主教练承诺给我更多的上场时间,但当时球队的中锋阿列克斯。马里奇是澳大利亚国家队的主力中锋,加之自己的伤病,在美国最后的两年,我过得并不是很高兴。不过那时我已经在国外待了几乎10年,一个人在外面飘着,什么样的事情没遇到过。”尚平感慨道。出国之前,尚平有入选过国青的经历,他当时的队友有徐国�、张庆鹏、薛玉洋,“我当时在里面算小的,可你看看现在那帮人,都是CBA建功无数的老将了,可我……”尚平说。
  2009年,带着海归的荣耀,尚平回到国内发展,NCAA的履历让他
  时间成为了众多球队眼中的宠儿。他先后试训了数家俱乐部,包括北京,上海,并代表吉林参加了夏季联赛。在上海试训时,当时球队主帅李秋平还为挡拆质量高、拼抢积极的尚平起了个“董存瑞”的绰号,不过最 终尚平签了北京。“从小在北京长大,喜欢这个城市,但实际上我当时对哪个俱乐部都不了解,后来才知道这里面的水很深。”当时北京的外教蒙特利夫直接将尚平定义为蓝领,经常要他去防守对方的外援和抢篮板,进攻上却不给他什么机会,这让尚平那个赛季的数据惨不忍睹。
  “我如果再在北京待一年,我现在就彻底废了,退役了。”尚平说,“再来次的话我会更慎重,选一支适合自己的球队。”
  离开北京来到山西,2010―11赛季,尚平度过了职业生涯最愉快的一年,坐稳主力的位置,场均23分钟得到9.8分5.4个篮板让他看到了未来的光明。
  为了保持状态,继续提升,尚平至今都保持着每年休赛期去美国训练的习惯,和球队签约时,送往美国训练这项都会写进合同。尽管如此,在美训练的费用大部分都是他自掏腰包,“训练是50美元一小时,看着不贵,但常年累积加起来,几年也要花不少钱。”在国内还领着训练费的体制下,这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在国内都是和队友一起生活,少体校时可能还对篮球有点兴趣,可一步步走来,接触社会比较少,一下子放开,自己比较迷茫,对自己的约束力不够。而国外的球员,对自己的约束力很强。”
  可就在尚平为自己职业生涯曙光欣喜,期待着更辉煌未来的时刻,但新赛季,随着杨学增入主帅位,他的职业生涯再次跌入低谷,上场时间锐减至17.6分钟,数据也只有之前的半。
  “既然选择了,没什么后悔不后悔的,我现在都快30岁的人了,总不能老说点儿20出头小孩儿的话吧!谁都知道篮球不能打一辈子,出去闯闯总比在国内的这帮小孩儿前途好吧,就算不打球了我还能拿着我的文凭去外企找个工作,其他的谁能?28了,做到最好的自己就行了,顺其自然吧。”尚平自认打到30岁就满足了,“篮球不能打一辈子,要是在篮球场上成功了,会尝试另一个领域,希望进外企或者有自己的公司。”
  虽然这样说,但至今,尚平依然怀揣着自己的梦想,他想进国家队,甚至还想去挑战欧洲,但现实也摆在眼前。
  2006年,19岁的张兆旭降落美国洛杉矶,在没有头绪地跟着当地的一些高中球队训练、打业余比赛一年之后,2007年终于获得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仝额奖学金,成为征战NCAA的又一个中国球员。
  谈到过去,张兆旭认为自己也走了一些弯路,“刚去的时候有点茫然,什么都是自己办,摸着石头过河,无形之中有点耽误了。包括后来上了大学,教练不给自己时间,自己又不会去争取,不去找教练谈,实际上你去找教练要上场时间,虽然不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杲,这也是表明你对篮球很上心,是一种态度。后来慢慢学会了,找教练去沟通。”
  上完大三,也就是2010年,张兆旭办了休学,先打国家队,之后回来打CBA。提起美国大学的生活,他满脸放光,“那真是一段美好的时光!在大学里,篮球队就是那儿的焦点。”他所在的伯克利大学,华裔学生占到了46%,作为学校历史上第一个校队的华裔,“我就是他们中的英雄!尤其是最后个赛季,我能打上球了,还常常首发,更有成就感。”至于当时有没女生给他写情书的问题,张兆旭笑笑,“美国女孩都不写情书。”
  张兆旭是继马健之后、有NCAA经历里目前来讲成就最大的一个。2011年的武汉亚锦赛,他披鲜红的国家队战袍、拄着金牌、双手高举冠军金杯、站到了亚锦赛最高领奖台之上――对这段本来感觉很美好且重要的记忆,但张兆旭却没有想象之中的兴奋,“我怎么感觉像是很久之前的事情了?”
  原因也简单,就跟他上赛季在上海的第一个赛季一样。2010年,张兆旭到上海队报到的第一天,是他父亲“送”他来的。他父亲身高1.95米,不打篮球,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的知识分子,后来分配到了烟台。正巧,华东理工就在梅陇基地附近,父子俩还去学校里转转。为什么执意要送他来上海,父亲告诉他,“当年我来上海上大学的时候你爷爷没送我,我就发誓一定要送自己的孩子去大学报道。之前你去美国上大学太远,这次算是弥补吧。”被父亲寄予厚望的全新篇章,可他自己看来,信感失望。“如果说肯定和否定之分的话,我给自己的结论是完全的否定,”张兆旭说,“不满意,太急了,没发挥出自己的水平。”决定回国发展、甚至从开始放弃学业走上篮球这条路伊始,张兆旭都是怀揣着自己梦想的,只是各个阶段,梦想不同而已。
  当初他拼死离开山东青年队,自费前往美国,是因为在2005年次训练营上看到了当时的德里克。罗斯.迈克尔・比斯利,“真让我大开眼界,他们可都是美国的高中生啊!”受了刺激的他想法简单却坚决,“就是想去美国,在更高水平的篮球环境下训练和比赛。”后来上了大学,同校的赖安。安德森打了一个赛季就以一个高顺位去了NBA,成了当时阿联在篮网的队友,“当时我就觉得,NBA真的很近,”张兆旭摇了摇头,叹了口气,“但现在,只是一个梦想。”
  回国之初,张兆旭给自己定的目标挺简单,“就是想成为一支球队的内线支柱,”可事实呢?“关键时刻没办法给球队帮助,上场都费劲,自己也急。”
  章明基说:“张兆旭打CBA才一年,就算他继续留在美国,也才是个大四的学生吧!不要急,慢慢来。”
  一开始跟张兆旭沟通采访诉求,“就是做一做你们NCAA回来的这几个如今在CBA的现状。”张兆旭直接回答:“网上都说我们这几个不行,是吧?我觉得这都是个性,不能称为共性,或者说球员的成功是个性多于共性的。其实篮球运动本身就成材率很低,美国级联盟就300多所大学,上万所中学,每个学校都有一帮球员,一些在大学四年上都上不了场的,一直在场边坐着的,但水平也很高。但打NBA的能有几个?但你能说美国篮球不成功吗?”
  对此,章明基则表示,“NCAA培养出很多球员,但也有很多球员在NCAA练不出来,多一些选择总是好的,这不是唯一的途径,但可以借鉴。从目前的情况看,这些球员在和外教,外援的沟通上有优势,言行举止也很不错,但在球场上,他们更多是处于弱势。”其实,体育和教育结合的问题,这都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了。
  其实,无论是马建,张兆旭,还是常林,尚平,他们走出的留洋路,并非彻根彻底的那种。几个人之前都在中国传统体制下接触篮球、练上篮球。
  “美国大学的培养机制是源于完整的高中联赛、初中联赛,这些都是人们往往忽视的,所以你不能说张兆旭等人完全是NCAA的产物,他们这条道路,算是‘半中半洋’吧。”
  相比其他的“海归”球员,张兆旭在上海已经闯出一番天地,只要他出现在公众场合,就会有球迷认出他,提出要他合影的要求,尽管他说被人认出的次数真的不多。
  张兆旭说,他喜欢上海,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归属感,但同时感叹上海的房价高,“这边买一套,烟台最好的海景房能买三套了,我才打年啊,买房子?”他觉得现实有点不可思议。
  其实,张兆旭有着自己的特殊性,他就算吃得再多、整天都泡在健身房里练、喝蛋白饮品,可身上却依然是不长肉,“我只要吃得稍多点,身上就老散热。”他之前去看过,中医说他的脾有点问题,抓了中药吃了段,可没用,就顺其自然了。
  如果不打篮球,走父亲的道路,现在的张兆旭会是什么样呢?“估计能在国内上大学,读硕士、博士,工作?或者说好点的话,出国读书,拿个奖学金?”他推了推自己的眼镜说,“当然我现在已经拿到奖学金,还是全额的,这样来看我目前的选择还算不错。”
  再进点,不打球了能干什么?张兆旭说他要回美国把最后年上完,拿到学位,找份工作应该没问题。
  采访的最后,张兆旭揉了揉自己的双臂,“刚刚才练完力量,俩胳膊有点反应,疼啊。”上赛季,张兆旭打了24场,其中他因为气胸缺阵了段时间,奇怪的是,这个问题十几天后不治自愈。“可还是得注意点,如果再犯就是习惯性气胸了,那就该做手术。”张兆旭说现在自己的体重和力量也在一点点往上涨,对于新教练的三角进攻,他认为不算复杂,“都理解,按照教练要求,我得加强自己的进攻。”新赛季,张兆旭还期待跟老板姚明有更多的交流,“上赛季他大都还在火箭,没什么机会多聊,今后机会应该挺多,我希望多跟他学学。”

推荐访问:两面 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