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巴未了情_未了情原唱苏允

  “逃离车水马龙的大都市,逃离复杂的人际关系网,在深藏横断山脉的小山城里隐居,只有蓝天白云、碧绿的江水、清新的空气和灿烂的阳光,我们活得既简单又轻松快乐。”  这是一个关于逃离与回归的故事。放弃大都市白领的模式化、标准化的所谓品质生活,找一个如诗如画的世外桃源“放逐”自己。把脑海里的幻想和愿望,通过这样一段与众不同的体验变为现实,重新发现与体验心灵与自然的契合,以及生活的真谛……
  在丹巴筑巢的“驴子”
  当我们把时光放回到很多年前,那时候天性热爱自由的殷洁还在跟着周林浪迹周游,四处驴行。有一天,当他们驴行到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一个叫丹巴的地方时,忍不住想停下来,在这里永远地、静静地发呆下去。
  这是一片魅惑视线、震撼心灵的土地,远离尘世,纯净如世外桃源。丹巴恬静如诗的乡土民居、独具一格的古石碉楼、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壮丽迷人的山水美景,让人不自觉地想到海子的诗句:“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关心粮食和蔬菜,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如果有一种生活方式,可以使你感到人生从此与众不同;或者说,有这样一个地方,可以让你感到人生从此将更加精彩,那么,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呢?”2002年,带着这样的想法以及一股子青春的激情与冲动,殷洁和周林小两口毅然辞去工作,告别繁华,和几个来自不同城市、志同道合的驴友一起来到横断山脉深处。
  在丹巴县城北两公里的大金川河畔,殷洁和伙伴们幸运地租到了一处占地24000平方米的废弃工厂。“丹巴这个地方应该让更多人知道,让更多人来感受。”他们幸福地称自己是一群“呆驴”,用自己的心血和双手把破厂房变成了国际青年旅馆——“丹巴大酒店”(以下简称“丹大”),以主人的身份在这里接待更多的像他们一样喜欢丹巴的人们,也让自己能更有理由、更有条件、更尽情地在丹巴发呆下去。
  享受纯天然的“奢侈”
  春天满视野的花开花落:夏天吹着清凉的江风打瞌睡;秋天醉在金黄火红的落叶中;冬天在温暖的壁炉旁悠闲地喝着茶……丹巴用它最纯净原始的一面回馈着依恋它的人们,让殷洁和伙伴们在这里享受着与众不同的人生。
  在丹大建成的那一天,恰逢雨过天晴,院子的上空拄出了两道彩虹,那样的红橙黄绿蓝靛紫,第一次那么清晰那么近。于是,殷吉在丹大的第一顿晚餐就成了“彩虹餐”,而这样的“彩虹餐”在随后的几年里也成为了家常便饭。不仅仅是“彩虹餐”,还有抬头就能见到的蓝天白云、推开窗户就能望到的繁星满空、色彩斑斓的森林,纯净甘甜的矿泉水、无污染的绿色蔬果……这些对都市人而言可谓奢侈的风景和纯天然食品,在丹大却是俯仰皆是。
  远离尘世,并不代表着脱离社会。虽然丹大的生活是从没水没电的日子开始的,但殷洁他们觉得无所谓,快乐的生活总是自己创造出来的。为了解决用水问题,呆驴们请了几个当地同胞,用时半个多月,在院子里挖了一口井。配备上自动吸水泵之后,呆驴们从此用上了最纯净的矿泉水。通水那天,所有人都兴高采烈,还特意把从广州带来的功夫茶具拿了出来泡了几壶好茶。不知道是因为井水太甘甜,还是因为收获的喜悦,总之这一天的茶,味道比以前喝的不知要好多少倍。
  在通水的同时,院子里也通了电和安装上了电话,告别了发电机的噪音和柴油味。有了电话,殷洁便在丹大建了网站,起名为“友多”,意为朋友多、友情多。就这样,隐居在丹巴的世外桃源,呆驴们兴奋地通过网络向世界传播丹巴的绝色风景,以及丹大的幸福生活。庄园里的“艺术人生”
  虽说一直都自称为“呆驴”,最喜欢的就是在丹巴发呆,但事实上殷洁和周林他们有太多的事情要做,比如养猪、喂鸡、种菜;又比如砍树、劈材、做家具……
  每天傍晚,殷洁和周林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去江滩捡石头,然后用清漆把它漆亮,摆在房间里当装饰,日积月累,每个房间里都有一大堆奇形怪状的漂亮石头,以至于许多来“丹大”的旅客还以为他们都是些艺术家。
  平日里殷洁和周林在自家园子里开荒种地,养鸡、养猪,把花种子撒满院子,还落户了一只当地的藏犬。庄园里到处都挂满了他们自己种的橘黄色的藏金莲花环、火焰一样的红辣椒环和金黄金黄的玉米辫子。它们与挂在庄园的自制带树皮的木相框里的丹巴风光片相互点缀又自成方圆。
  有一次,他们淘回来一棵被风刮倒的大树。呆驴们齐心协力把它锯成三段,搬进工作室,插上木板,制成了一个工艺极其简单的大书架。这个只花了几小时做成的大书架没过多久就摆满了“呆驴”们的书和工艺品,看上去极有味道,后来成为了“丹大”的“标志性建筑”,凡是来到工作室的人,都要和巨无霸书架合影留念。
  庄园里用的全是清一色的纯木家具,都是呆驴们因材使材亲自设计的,尽可能地保持了它们的原始形态。日积月累,庄园里的木制品系列也不断壮大,从最初的木桌子、木沙发、木烟缸、木衣架、木相框,到后来的大树木书架、木椅子、木板凳、木花盆、木花架、木门牌、木匙牌、木日历等一系列纯木制品。
  好多客人都很喜欢这些带树皮的纯木制品,不计成本地买下,不远万里地扛回家,让呆驴们特感动,创作热情更为炽热。于是在做完了能想到的木系列之后,又做起了皮的、骨头的、石板的,一不小心还获得了2004年四川省旅游产品评选的创新大奖。
  最有意思的是在当年的康巴艺术节上,殷洁和周林带着这些木头、骨头、皮子之类的东西去参展。刚开始布置展台的时候,就有人看上了用来做展位装饰的木花盆、木花架及花盆里的一束吊兰。这人死磨硬泡,硬是在艺术节开幕之前把这套“非卖品”给买走了,让呆驴们哭笑不得。
  泪别丹巴
  在丹巴的日子里,殷洁和周林走过了丹巴县的村村寨寨,先后在《中国国家地理》等十几家报刊上发表了大量介绍丹巴的文稿和图片,持之以恒地将丹巴的美丽介绍给外界。对呆驴们而言,让更多人认识了解这片人间仙境是一种责任和义务。2005年,丹巴在《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举行的“选美中国”活动中获得了“中国最美丽的乡村古镇”第一名。丹巴之美,也因为呆驴们的努力,已然揭开面纱,展现在世人面前……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因为修建水电站,殷洁和周林这群呆驴不得不离开丹巴,告别他们桃花源隐者般的幸福生活。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四年来,殷洁用文字记录下了在丹巴的每一个生活片段,周林则用相机摄下了丹巴动人的四季风光,珠联璧合地将丹巴最美丽的景致都收录成册。于是,无数人因为他们那本《在丹巴发呆的日子》,爱上这个深藏横断山脉深处的小城,爱上那样远离尘世,悠闲宁静的庄园生活。
  对呆驴们而言,这四年关于丹巴的一切将终身铭记,就像殷洁在《泪别丹巴》那首诗里所说那样:“因为丹巴,就像我们身体里的一缕血脉,已经注入了这里,我们生命的一部分已经留在了丹巴
  ”

推荐访问:丹巴 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