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爱开出绚丽的花朵] 绚丽的花朵是什么意思

  “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晴雨。”韩愈曾精辟地道出师者的真谛:“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很感激我生命中的那些师者,传授我学业,教导我为人之道,引领我走过迷茫。如今的我,也正经历着师者的成长之路,点点滴滴,感受良多。
  一、用心为师,营造环境
  作为教师,我们应始终从教学规范入手,认真参加教研活动与听课培训,虚心求教,吃透教材,把握要点、重点、难点,用心备课、磨课、上课。作为教师,我们应努力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多给学生耐心和信心,让他们在课堂上时时都有会心的微笑,使得他们在自然而然之中接受与巩固语文知识和技能。
  德育为首,塑造美好心灵。我们的课堂,不仅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育人。小学时期正是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朦胧期与雏形期,正确的引导与培养尤其重要。
  信心为基,锻造成功动力。只教给知识而没有教给自信的教育称不上成功的教育,自信就是那不竭的动力来源,在通往成功的路上,支撑着人的信念。
  思考为器,打造终身学习。如何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培养终身学习的习惯,是为师者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二、有心之师,走近心灵
  用“赞许”去发现优点,用“赞扬”去肯定优点。你看似不经意的一句话,却在学生心里分量尤重,甚至会影响他的一生。教师的表扬和鼓励,就是对他们的欣赏与认可,就是给予他们信心和勇气,令他们迈出成功的第一步。
  用“宽容”去对待过失。“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人都有失误乃至失败的时候,更不用说那些成长中的孩子们了。我们的学生千差万别,生活环境不同,天性禀赋各异。我们要时刻关注孩子的优点和长处,给予孩子温暖与关怀,理解并满足他们渴望得到别人尊重、信任、关心、帮助等的需要,尽最大可能地激发他们学会欣赏自己而非盲目自大,进而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欣赏他人而非嫉妒伙伴、努力奋斗而非怨天尤人。
  用“爱心”去争取进步。爱是一种呵护,一种重视,没有对学生坚定的爱,教师的工作是被动的,遇到了挫折就会踌躇不前。真爱学生,才会将尊重和宽容刻在心中。
  三、智慧为师,教育无痕
  每个孩子的能力发展都存在着差异,因此我们要尊重个性、因材施教,给予其最需要和最合适的教育。试想:当别的孩子都沉浸在快乐游戏中时,这些受到教师“特别照顾”而失去自由玩耍时间的孩子将作何感想。这样的情景或许已经在孩子稚嫩的心灵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我是个差学生,学习真是个沉重的负担。智慧教育是无需过多说服的,是不留痕迹的。我觉得,在平时教学中,要多留出空间为特殊学生着想,试着从他们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并尽可能创造条件,让他们找到自我、找回自尊,从而展示自我、展示自信。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者的教育意图越是隐藏,就越能为教育的对象所接受,越能转化成教育对象自己的内心要求。”如果我们以一种理解的态度,寓教育于无痕之处,那么就能将教育者的“宽容”和“智慧”发挥出来。
  四、倡导师德,公平对待
  孟子说:“人恒过,然后能改。”我认为,对待优秀生,对待学困生,教师都要有一颗平常心、公平心,不厚此薄彼,且爱而不宠,为他们的进步而骄傲,为他们的成长而自豪。对他们的过失,合理地对待、化解和消除,杜绝歧视、挖苦与讽刺,着力发现其潜在优良品质才更为重要。学困生的自尊是其最深厚的心理需求和最基本的心理动力,是其尊重别人、尊重社会的源泉,只要有了自尊,那他就不会成为一个无可救药的人。
  五、良师之路,任重道远
  教师,不只属于自己的学生、学校,更属于千千万万个家庭中的编外一员。我们成为这些承载着众多希望的孩子们的教育者,我们就有这个动力和责任来升华希望、培育成果。在教学上,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知识上做到课课清、段段清;在心理上,多关心、多爱心、多耐心,注重学困生争取更大进步;在管理上,加强学生德育和优良班风、学风建设,树立责任意识。
  让我们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把这项神圣又永无止境的教育工作尽职尽责地做好做实,把教育之爱奉献给孩子们,期待含苞待放的花蕾开出绚丽的花朵!

推荐访问:开出 绚丽 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