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论文5篇_让朗读之花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尽情绽放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水平的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感。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解决和记忆,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这就是“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的道理。显然,注重阅读教学中的朗读指导,是每个语文教师应尽的职责。
  一、让流畅在朗读中回旋
  我在上低年级的语文课时,讲一节课中大部分的时间空出来让学生自己读课文,借助汉语拼音让学生自己读出汉字的读音,然后个别检查,看学生是否读得准确,对比较容易读错的字要求学生在它们头上注音,以便下次读准确。而在读音准确的前提下,我要求学生在朗读课文时要读准每个字节,以不减字、不添字、不唱读为宗旨,做到心到、口到、眼到,总之在“准确”、“流利”上下功夫。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学生已经把课文读得很准确、流利了。例如,在课文《小小的船》中,我首先让学生想象一下,他们平常看到的那美丽的夜空是什么样子的,这时学生就会争先恐后地举手,说出自己眼中所见到的那美丽的夜空。学生各自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这样既做到了说话的练习,有活跃了课堂气氛。接着我利用汉语拼音把学生读错的字板书出来,学会,通过反复地练读,那些及时纠正读音错误的字就能读准确了。最后,我再让学生分组读、开火车读、个别读……通过以上各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都能把课文读得既准确又流利。
  二、让激情在朗读中澎湃
  教学中学生能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在熟读的基础上能把课文读准确、流利,可是有感情地朗读确实需要教师的引导的,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呢?
  1.通过教师范读,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当前,朗读教学中存在的现象就是让学生自己爱怎样读就怎样读,在学生自己读后再指名读,点了几个学生读都没能读好,教师却总是还会再请,屡次受挫后的结果是学生不但没有读好,而且使学生越读越没趣。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读书还处于初步学习阶段,他们面对的是陌生的课文,对一些生字新词以及长句子,要很流利地读出来还有一定困难,更谈不上有感情地朗读了。因此,在低年级的语文课堂中进行教师的示范朗读时非常重要的。语音是口耳之学,教师能用标准的普通话范读,读准表达作品的情感,加上学生的模仿性极强,学生就能以听助读,在模仿中纠正自己在发音、语气及句读等方面的错误,掌握朗读方法,提高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能力。例如,我在教《小竹排在画中游》一课时,是这样领读的,先用轻松的预期,节奏较慢的语调零度“小竹排,顺水流”,用声音渲染快乐的气氛,领读“两岸树木密,苗禾绿油油”,则用欣喜的语气诱发学生对景物的喜爱之情,最后充满激情地高声朗读“江南鱼米乡,小竹排在画中游”将学生的兴趣推向高潮,学生的朗读语感也就在这些训练中变得油然而生。
  2.联系生活,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语文是母语教学,学生在生活中都在观察、体验、学习,也就是说学生是有一定生活经验的,但缺乏的是不会从自己的生活经验中提取、重组,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进行引导。有的课文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也有体会,然而学生没有读出该有的情感,正是因为没有找到让学生体会的切入点,这切入点正是叶圣陶先生所说的:要求有感受的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揣摩,应把对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例如,在地27课《清澈的湖水》中,当小洁想把面包纸丢进湖里,却惊喜地看到有许多小鱼在游,看到小鱼为她表演,她很高兴。课文中的句子是“呦,清澈的湖水里有许多小鱼在游。”学生朗读这句话时都能体会到小鱼很多,却没有读出当时小洁惊喜的语气。我就引导学生想象:小洁看到这么多小鱼,不由的发出了“呦”的声音,你平时自己惊喜时发出的各种声音“啊”、“哇”、“呀”、“咦”等等,当涉及学生生活实际时,惊喜的语气和表情便不由自主地流露了出来。因此,我们老师要在引导上多下工夫,引导学生多观察、体验和积累生活经验,在朗读中多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这样,学生才能在阅读中见文生义,见义生情,即使课文中写的人或事离自己的生活较远,学生也可以借助生活经历中类似的情感经验去感受,读出身临其境的真实感情。
  三、让思维在朗读中拓展
  我们都知道,人不管做任何一件事情都是人体多器官的参与来完成的。同样,朗读也是学生多器官的紧密配合而完成的。朗读时,眼、嘴、脑、耳等多种器官配合、协调、集中思想,倾注感情,把书面文字转化为有声音的语言,这个复合、感知的过程,既能开拓学生的思维,又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如在上《种鱼》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①小猫种鱼能收到鱼吗?(答:不能),②小猫种鱼为什么收不到鱼呢?它怎样做才能收到鱼呢?很多学生都争着发言,有的说:小猫应该把鱼养在鱼塘里就能收到鱼,有的说:鱼不能种在地里,应该养在水里。让学生通过读课文,认真思考,引导学生用完整、准确、通顺的句子来回答问题,将课文中的语言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规范学生在说话、造句、写作等各方面的语言能力,逐步使口语规范化。发展语言,促使学生思维发展和陶冶情感。让朗读之花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尽情绽放吧,我相信小学的语文课堂也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灿烂的春天!

推荐访问:语文课 朗读 花在 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