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小金库的来源及治理方法|小金库的来源

【摘 要】企业一切正常开支,都有其合法合规的渠道,而“小金库”是通过违法、违规操作形成的账外资金,它游离于企业财务管理与监督体系之外,是奢靡享受,违法乱纪的重要资金来源。事实证明“小金库”诱发和滋生了一系列集体腐败问题,严重败坏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冷静分析其屡禁不止的主要客观原因,从企业“小金库”的不同来源来查处“小金库”的审计方法也是多种多样,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关键词】“小金库”;隐瞒收入;虚列支出近年来对“小金库”治理工作一直是高度重视的,对“小金库”问题一直保持高压态势,继2004年出台《关于清理小金库、推行阳光理财的意见》、2005年开展“三清理一规范”工作后,2006年以来每年均开展了“小金库”治理专项工作,国家审计机关在审计项目的实施中,发现和查处了大量以“小金库”为代表的各类违纪违规账外资金收支行为。由于这类账外违纪行为在资金来源、收支方式、管理方式、使用途径、存放地点等方面表现出的多样性、复杂性,致使不少纪检人员在实施处理、处罚中,出现了疑惑甚至误解,给有效查处和遏制这类严重违纪、违规行为带来了不利影响。依据国家财经法规,对“小金库”的内涵,可考虑从资金来源是否合规合法,是否纳入预算内、外管理,资金使用是否合规合法来界定和把握。凡是资金来源不合规,未入大账管理,且支出不合规定和私存放的资金,均可按“小金库”来定性处理、处罚。从查处情况看,“小金库”、账外账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违规收费收入、收入不入账和转移财政资金。“小金库”、账外账的资金主要用于部门集体福利、违规购置、请客送礼及个人开支等。所以,无论在资产负债表中货币资金的余额是否庞大,每次针对不同的审计项目,对货币资金管理都认真地审计。笔者根据纪委工作实践,针对企业“小金库”的不同来源,总结出以下治理方法。一、厂务公开告示检举法无论设立“小金库”的借口多么冠冕堂皇,其本质和最终结果都无一例外地总是一小撮人多吃多占,故而广大干部职工是痛恨“小金库”的,是希望它得到查处的。因此,纪检组在进点检查、审计之前,以公示形式告知被检查单位的干部职工,欢迎反映情况,一般都可以获取一些线索。这有利于确定检查工作重点,有的放矢,顺藤摸瓜,对发现“小金库”很有帮助。二、系统分析判断法针对企业的财务收支和业务活动进行对比分析,确定存在“小金库”的概率及查处方向,面对不同的被检查单位,首先要对其经营范围进行了解,在此基础上对其财务账表的收入项目、收入与支出的配比关系等进行对比,据以确认该单位是否存在私设“小金库”的可能。然后,结合单位的部门设置和职能职责,进一步确认“小金库”的经管机构,确定查处“小金库”的突破口。此外,当发现被检查单位费用开支项目与经营活动无关或所列开支数额与实际需要数额有较大差异时,应当做到“多看一眼、多问一句、多走一步”,对大额支出票据重点抽查并延伸核对。三、往来账款的对账核对和下审一级法有的企业为了隐瞒收入、虚列支出套取现金,必然要依托“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应收账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预付账款”等往来科目和关联企业、下属单位,然后借故核销、冲减,从而提取现金或用其他方式将款项存人账外。为此,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查核:一是在对往来账进行账龄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发询证函和必要的外调进行往来账查证,把不符的往来账款作为进一步核实的重点;二是对以物易物、以货抵账业务进行重点检查,看其是否有办理物资入库手续并冲减往来账款,如存在不办理入库手续,就有必要追查销售后的账务处理,是否存在账外设账问题;三是要特别关注被检查单位与关联企业和下属单位往来业务,并将其列入对账核对重点,下审一级,查深查透。分析判断、搜寻蛛丝马迹对检查“小金库”至关重要。但是,由于不少单位的经管人员不予配合,常会使“小金库”问题的确认取证困难重重。面对这种情况,检查人员应当注重外围突破。通常的做法应是,在掌握一定证据的情况下,找有关人员进行谈话询问,再将询证资料与单位经济合同、收费依据、账面情况等进行核对,以核实单位的“小金库”问题。有一次检查某公司“小金库”情况,我们从查原始凭证入手,核实有关转账、付账凭证和核对银行对账单,发现该公司转账付款情况银行对账单无记录。询问有关人员,无法解释。经内查外调,查证该单位通过供货厂家虚开发票,虚挂往来,开具假的银行汇款单冲减往来,然后用现金支票提取现金,擅自设立“账外账”的事实。因该单位内控制度不健全,财务人员严重违反了国家的有关规定,虚列成本,套取资金,私设“小金库”。四、银行账户核查法即以银行账户为线索顺藤摸瓜。从纪检实践看,“小金库”涉及的人员范围较小,但资金数额较大,动辄数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这些资金的进出,不可能都通过现金结算,单位通常通过开设内部掌握的银行账户,以支票方式处理单位与此账户之间的资金往来,而这种资金往来与单位正常的经济业务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在检查过程中,应当注意观察分析被检查单位的账户往来情况,并与单位提供的银行开户情况和银行对账单进行核对。如果发现单位在提供的银行账户以外还有其他账户,极有可能是“小金库”账户,纪检人员对此要深查细究,弄清其资金的来源和去向。检查中,我们常常发现许多企业为了隐瞒销售收入,往往通过产品不入库、不记账而直接销售,销售收入在“银行存款”账户,不作会计记录。为此,纪检人员只有摸清被检查单位的银行开户情况,核对银行账号,结合企业的经济活动特点,对银行对账单与单位“银行存款”日记账之间进行存入笔数和金额的核对。尤其遇到银行对账单上一进一出金额相同的经济事项时,一定要重点延伸检查,先查日记账有否登记,直至查清事实真相,就不难发现收入不入账的问题。五、突击盘点检查法在事先未告知被检查单位有关职能部门的情况下,对企业的库存现金、库存材料、库存产品(商品)等进行突击检查,发现问题应追根求源,立即追查核实。“小金库”多数由财务人员掌管,检查人员在初步掌握单位财务管理部门和人员以及收入支出配比情况后,应在事先不通知有关人员的情况下,对单位财务、业务等场所财、物保管人员的现金、存折和有价证券进行突击盘点。 在盘点中,纪检人员要特别注意有无用自制内部收据、白条收取货款和其他款项,支票账号是否与单位申报的银行开户账号相符,库存是否长短款,出纳人员有无异常举动等,必要时应对出纳的抽屉全面清查;例如企业隐瞒产品销售收入,就要隐瞒销售数量,但是产品的进出存是相互依存的,并受“期初结存+本期进货—本期销售二期末结存”这一公式制约的,审计人员只要通过检查会计出入库账册及仓库出入库实际收付记录,并进行核对和实地抽查盘点,必然可使隐瞒的销售呈现。突击盘点现金在审计组进点时来个突然袭击或退点时杀个回马枪,效果会更好。盘点后,检查人员应当根据财物经管人员现场提供的未入账票据等资料,对盘点日保管人的现金应存数进行调整。当盘点调整后的账面现金应存余额与实际库存现金余额出现较大偏差时,通常应该是正常的货币资金与“小金库”资金混放造成的,因为单位出纳等现金保管人员一般不可能用自己的现金为单位垫付支出。从纪检实践看,盘点误差基本都是“小金库”。而存放于保险柜的存折、存单,不管是单位户或是个人户,一般都是“小金库”。六、票据审核法即以票据领购、使用、缴销、结存登记为线索,通过计算机排序、计算或人工摸排审核,寻找差异。企业的发票和收据是单位经济活动的具体反映,也是单位所有收入的原始记录。纪检人员可以通过企业发票和收款收据登记簿,清查所有外购、自制票据是否齐全,已使用票据的存根是否完整,所有的收人是否都已在会计汜录中加以反映和及时入账,是否存在字迹模糊、复写不规范等“大头小尾”“上下联不符”的迹象,收款事由是否真实、合理,从中发现疑点,一查到底。近年来,有关部门对收费票据的领用、缴销和使用管理的制度建设日趋完善,日常监督工作也不断加强,利用票据截留国家、单位收入的问题大为减少。但是,在一些基层单位,收费不入账私设“小金库”的现象依然存在,而截留自购票据的收费更为常见。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对收费票据进行核实也是发现“小金库”的一种有效方法。通常检查时,先扎死一定期间内收费单位领用票据的数量,然后对已使用的票据进行统计并与账面的收入数进行核对,如发现票据金额大于账面金额,该单位就可能存在收入不入账、私设“小金库”的问题。七、业务配比分析法一项会计业务的发生,必然与其相关的会计业务相互关联。如采购某种大宗材料必然相应地发生运输费用支出,在检查中,若发现企业账面运输费用大额增加而无与运输费用相应的材料采购业务,就有可能存在虚开运输费发票、虚增材料采购成本,套取现金转入账外的问题;又如产品销售业务的发生大多与运输业务的发生相互关联,在检查中,若发现企业账面只有列支销售“运费”而无相应的销售业务,就有可能存在销售收入不入账或虚列运费的问题。八、查阅核对营销业务记录法企业销售业务一般在营销部门都有所记录,纪检人员可以通过核对营销部门的业务记录,并与货运文件、相关销售发票、会计记录相比较,如果营销部门的业务记录与货运文件、相关销售发票、会计记录不相符,就有可能存在现货交易或销售收入不入账,而账外设账、偷逃税款等问题。九、座谈攻心法、信息共享法人一般都有侥幸心理和避重就轻心态,在纪检发现疑点或群众提供线索的前提下,纪检人员通过与有关人员座谈或个别询问,晓之以理,可以突破其心理防线,使其放下思想包袱,交代问题。建立纪检机关之间以及内设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制度,借助相互间审计发现的疑点和线索,可以为查处“小金库”开辟一条便捷的通道。综上可见,随着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深入推进,私设“小金库”问题,只要我们认识到位,正确认识和行使手中的权利,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党性修养,进一步增强自律意识、法律意识和纪律观念,那么彻底根治“小金库”问题,指日可待。

推荐访问:小金库 治理 来源 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