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学与语文教育】文章学语文教学

摘要:以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人物形象分析为例,结合文艺理论的相关理念,从人物形态分析、人物塑造的技巧分析和人物形象的价值判断三个方面,试论在新课改的形势下,如何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并提出若干思考意见,以期对当前语文教学有所帮助。关键词:文艺学;人物形象;语文教学引言:语文教学的内容正是文学作品,因此我们认为有必要从文学的视角对语文教学进行一番审视。其中文艺学就与语文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文艺学的一些理念、观点与当今语文教学重视学生主体性,强调学生的体验、感悟的改革思想,可以说是不谋而合,而且语文教学的内容恰恰正是文艺学的研究对象。一、人物形态分析与我们常见的文学作品中各种多姿多彩的人物形象不同,语文教材中的人物形象有着其自身的特点。(一)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占主导地位中学语文教材内容是以“帮助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语文素养,在继续和不断提高的过程中有效地发挥作用,以适应未来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为宗旨进行选取的。所以,它的构成常常是以比较简单的,符合语法规范的短篇文章为主,以培养中学生基本的语文技能,在此基础上,才谈得上对文学的欣赏。所以语文教材一般都是先用简洁流畅的记叙文、小说为重点课文,其中的人物可以说是分析的重点之一。(二)正面形象较多中学语文课是教书育人最好的实践场所,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分析,不仅要使同学们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阅读、欣赏、写作能力,而且还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而要做到这一点,正面的宣传引导也就非常必要。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于是,出于教书育人的需要,语文教材中正面形象占了绝大多数。(三)单一性格的扁平人物居多文艺学中的“圆形人物”(是扁平人物的复杂化和丰富化)最大优点就在于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思维空间,让读者参与进去,和作者共同完成人物的塑造,所以圆形人物是不定型的。所以,中学语文教材常常选取一些性格比较单一的人物形象来作为学习的重点。即使是圆形人物,如阿Q、林黛玉、葛朗台等,在课文中也常常被简化为单一性格。二、人物塑造的技巧分析我们在课堂上应如何进行角色塑造的分析,从而学会作者的写作技巧,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这是每一个语文教师都不能回避的问题。(一)要发掘作品语言的潜台词不放过人物的一举一动和片言只语,积极参与作品的创造,发掘其中的言外之意,才能更好地洞察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本性,领略到无穷的审美乐趣。(二)树立辩证的思维方式从多数学生的思维方式来看,他们常常遵循一个固定的模式进行直线式的思维,就容易产生两种错误的结果:第一种是对教师所讲的内容生硬理解,而不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的应变,缺乏创造和发现能力,这恰恰是文学创作和欣赏的大忌。我们必须从各人独特的个性出发,抓住人物本质特征,这样,我们才能准确把握人物。第二种是对写作技法的绝对化。人物的语言行动描写、心理描写、肖像描写都有其自身的长处,也有自身的局限。如果我们在分析人物时只是注意了它的长处,忽视了它的局限,那就容易曲解文学作品,甚至会使学生在写作中滥用各种技巧,反而失去了真实性,显得生硬做作。(三)要善于运用对比的手法由于中学生容易犯教条化和绝对化的错误,我们在分析人物塑造的技巧时就要善于运用对比的手法,通过不断替换练习,把高超的技巧和一般的语言运用加以对比,这样能使学生更能领悟到作品中所用艺术手法的巧妙。三、人物形象的价值判断创造人物和对人物形象进行观照,目的不在人物本身,而在于通过人物形象所体现出来的思想价值和审美价值。(一)真实性判断人物的真实有两层含义:一种是生活真实,指实际存在的一切具体的生活现象的真实;另一种是艺术真实,是对生活真实的提炼,加工和变形,是处在一定文化背景下的创作主体根据自身的个性、气质、审美观念以及艺术媒介的特性。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就应该教会学生辩证地掌握艺术真实和生活真实的关系,既不能把艺术中的人与事照搬到现实中来加以模仿,也不能用现实中不存在为由来否定艺术的真实。(二)道德判断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又要如何进行人物的道德判断?⑴ 我们可以通过人物形象的分析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判断标准。一方面,通过对英雄人物的歌颂赞美,使他们牢固树立善的观念和对善的向往。另一方面,通过对人的恶行的揭露批判,使学生产生对恶的痛恨和厌恶感。逐步教会他们如何辨别真假善恶,唤起心中的是非感和道德感。⑵ 摆脱简单的是非判断标准。一些圆形人物人物大多具有丰富而复杂的性格。和现实中的人物一样,他们也是善与恶的多重组合。对于,这样的人物必须采用辩证思维的方式,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让学生“对文本能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⑶处理好理智和情感的关系。要正确处理好这两者的关系,我们就应该教会学生区分欣赏和批评。当我们在对文学作品作一般欣赏时,我们可以把天平倾向情感,可以毫无理由地爱或恨某一个人,使自己的情感得到充分的渲泄和补偿。而当我们对文学作品进行批评时,就应该让理智占据上风,对人物进行客观分析。(三)审美判断美的人物形象应该具备如下几个特征:⑴人物形象体现了作家独特的发现和创造。作为作品核心的人物形象更应该是作家独特的创造,蕴含了作家对生活的独特发现和深刻思考。如“润土、刘兰芝、孔乙己“等这一个个不朽的文学形象,都向我们展示了独特的生活世界和心灵世界,都是不可重复的“这一个”。⑵人物形象饱含着作家的思想感情。文学是以情动人的,只有从心灵上打动读者,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满足了读者这样或那样的情感需要时,才能使读者产生审美愉悦。⑶用艺术的形式将真和善的东西表现出来。因为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从本质上说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所以人的美不仅仅表现在漂亮潇洒的外表,更主要的是表现在人的心灵。一般来说,顺应了历史潮流的人常常表现正义的力量,能给人崇高的美感。⑷化丑为美。描写丑的事物也同样能引起人们美的感受。在现实世界中有种种暴行恶行的人,是人们否定的对象,丝毫不能引起人们的美感。然而,当他进入了文学作品后,通过作家的艺术提炼和加工,却具备了审美因素,具有了审美价值。在语文教学内容中,丑的形象是非常多的,如《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别里科夫,这些丑的形象也能给人审美感受。四、小结文艺欣赏的主要任务就是对艺术魅力的感受,因为文学艺术是人生的知识,它涉及社会人生的一切领域。文艺作品作为社会人生的某一境界的整体展示,必然是一个多维多向的结构。参考文献:[1]王富仁《文艺学与中小学语文教学研究》[2]王纪人《文艺学与语文教育》[3]潘新和《新课程语文教学论》[4]乔纳森·卡勒《文学理论》

推荐访问:文艺学 语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