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应把“权利”还给学生_把课堂还给学生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育界越来越重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余文森教授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即通过课堂教学,学生获得发展。”笔者从事小学语文教学,致力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笔者认为要在课堂学习中突出”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应该在课堂上把“权利”还给学生。有理念也应该有实践,笔者倡导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做好预习,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其次,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把“提问”的权利还给学生;再次,要给足时间,把“独立思考”的权利还给学生。
  一、做好预习,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
  “预习”是自主学习的重要环节,一方面预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另一方面预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笔者严格要求学生做好预习,并且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汇报“学习”的成果。预习就是一首乐曲的前奏,前奏奏的好,整首乐曲就定了格调。老师不能代替学生预习,正如这乐曲不能少了前奏一样。学生应如何做好预习呢?
  首先是限定性预习。什么是限定性预习呢?限定性预习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针对性地预习。学生要自读课文,谈谈初读课文的感受。初读感受是培养学生语文语感的重要途径,通过这样的预习训练,学生就可以提高语文阅读能力。另一方面,学生要掌握好课文中的生字词,并且要把理解不透彻的字、词、句、段画出来。
  其次是自由预习。自由预习就是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自己想怎么预习就怎么预习,可以想想文中写了哪些人物,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还可以归纳中心思想等等。可以把自己预习过程中的想法、疑问提出来,在课文中做个记号,然后在课堂上提出来。
  预习之后不能让学生放任自由,如果放任自由就等于没有预习。因此,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让学生汇报自己学习的成果。在这样长期的培养下,学生就养成了良好的预习习惯,让学生真正当上自己学习的主人。在学生自主预习的前提下,课堂上的学习汇报就成了学习生成的精彩展示。学生们关于字词、句子、段落有着自己的见解、疑惑,见解自有其独到的地方,疑惑也让课堂更加活跃,让生成更加精彩。
  二、鼓励质疑问难,把“提问”的权利还给学生
  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说:“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是让学生自己提问。”传统的课堂是教师问,学生答,学生是极少有提问的机会,老师似乎也没有把提问的权利交给学生。这样的课堂是教师掌控的学生,学生成为不了自己思想的主人。现代的课堂就是要把这“提问”的权利还给学生,只要学生有了“提问”的权,课堂就会收获学习的“利”。
  首先,学生可以把自己预习中的疑问提出来。学生在预习过程中有很多的疑问,这些疑问可以进行归类,因为学生有些疑问是重复的。这项归类的工作可以让语文科代表在课前做好,然后在课堂上统一提出来。这样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其次,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质疑问难,让学生说出自己心中的疑惑,不要让疑惑长留心底。比如,在教学《槐乡的五月》时,让学生默读课文,然后提出一些自己没有弄懂却很想弄懂的问题。学生提的问题有:为什么叫槐乡?槐花在文中有什么用处?“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的“浸”字有什么样的作用?“熏醉”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五月“是槐乡孩子的季节”呢?学生提出的问题都很好,问题的提出让课堂推动了课堂教学,让课堂教学相长,让课堂在提问中生成。问题的提出引发了其他孩子对这些问题思考的热情,他们都想解答出别人解答不了的问题。有些问题学生解答的很好,有些没有解答好的问题教师要进行引导,让学生从一个良好的角度出发去解决这些问题。
  当把“提问”的权利还给学生之后,你会发现课堂因此而生动不少,同时课堂学习的效率也提高了很多。
  三、给足时间,把“独立思考”的权利还给学生
  课堂教学总是有很多的限制,比如时间的限制就是其中之一。很多时候,教师为了完成教学进度而硬生生地掐断学生想要说的话,甚至自己在课堂上演独角戏,把自己前一天准备的教学内容一字不落地讲完。每当看到这样的教学方式,笔者不禁自问:“教学到底是为了啥?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还是为了讲完自己备的教学内容?”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因此,笔者常警告自己:教学是为了学生拥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谨记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独立思考,真正获得知识和技能。
  因此,当学生提出问题的时候,教师不要急着给学生答案,而是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独立思考,在适当的时候给予适当的引导,让学生在引导中思考,在思考中感悟,在感悟中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教师提问的时候,也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有时间去思考。当学生回答问题不够完满的时候,教师应给予引导,可以再给学生一次机会,让他进行充分的思考,组织好语言,然后进行恰如其分的表达。有的时候,学生言之有理的个性化理解教师也应给予肯定。比如,在教学《但愿人长久》的时候,笔者提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你从本文的学习中想到了什么?”有的学生说:“但愿人长久是人世间中最美好的情感之一。纵然离别,有时也不用太过感伤,思念与祝福比感伤要来得美好得多。因此,当远离家人朋友的时候,存一份念想在心里,将一份真挚的祝福遥寄家人与朋友,这不是很美好吗?”说的多好!只要给他们充分的时间,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把“权利”还给学生,让课堂在权利回归中生成精彩!

推荐访问:还给 应把 权利 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