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期待有魅力的大师 玩好卡牌大师的8个技巧

写下文章标题后,我的眼前仿佛浮现出已经逝去却永远留在我脑海中的独具魅力的语文大师们:鲁迅、叶圣陶、朱自清、钱穆、李叔同、夏丏尊……他们带着可亲可敬的微笑,带着满腹经纶和睿智的思想,似乎还常常在我们身边走过,给我们提醒、指点和鼓励。上述这些大师,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巨人,对民族文化发展与社会进步作出过卓越的贡献,但他们都曾经是受学生尊敬爱戴的优秀教师,我们至今还可以从他们学生的回忆录中感受到他们独特的魅力,感受到学生们对他们的挚爱、钦佩和依恋。今天我们来寻觅他们学术的足迹,探讨他们的思想,也许会给当今的语文教师乃至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启示。我以为,这些大师之所以具有魅力,是因为他们的身上至少有“五气”。一、底气——扎实深厚的学术功底大师之所以是大师,是因为他们对学术有着精深的研究,有着深厚的学术根基,他们的学术好比是巍巍高山、浩瀚大海。在研究一些语文大师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个秘密:他们中好几位都是从当中学甚至小学教师开始,然后教到大学。鲁迅先生如此,朱自清如此,钱穆如此。只能说,他们在教中学时早已具备大学一流教授的学术功底,以这样的功底来教育中小学生岂不轻而易举?就拿吕叔湘先生和钱穆先生为例。吕叔湘先生在教中学国文课的同时还参加《高中英文选》(中华书局)的编写,并翻译了《人类学》、《初民社会》、《文明与野蛮》等书。钱穆先生没上过大学,他以高中学历做教师,从小学到中学一直教到大学。他36岁时发表《刘向歆父子年谱》和《先秦诸子系年》,被专家一致认为基本上解决了学术界长期聚讼的公案。要知道,那时他还只是一位年轻的中学语文教师。当时中国学术界的领袖之一顾颉刚先生与钱穆素昧平生,但读了他的作品后大加赞赏:“此君不宜长期在中学教国文,应去大学教历史。”并亲自推荐他到燕京大学任教,担任国文讲师;后又向胡适推荐,让钱穆先生到北京大学任历史学教授。后来,钱穆先生成为北大最叫座的教授之一,与胡适并称为“北胡南钱”。可见钱穆先生知识之渊博、研究之精深,教学之高超。至于叶圣陶先生对教育的理解,更是入木三分,他对语文教学的一些论述,至今仍作为经典经常被人们引用,给我们很多的启迪。当今教坛,教学改革的潮流一波又一波,这固然可喜,但有些教师缺乏扎实的学术功底,又不愿意长时期认真钻研和思考,急于提出新的模式、新的流派,结果是浮躁肤浅,往往是热闹一时便偃旗息鼓,无声无息。这些教师要好好去读一读前辈大师的作品,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二、大气——宽广开阔的学术视野大师之所以能称得上大师,是因为他们有宽广开阔的学术视野。鲁迅做中学教师前,已经有留学的经历,并且在很多方面都有精深的研究。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成就颇丰的翻译家。许多人知道的是他在文学创作方面的巨大成就,却较少知道他是在文学史方面的深刻研究。其实他汉魏文学史的研究在当时学术界如奇峰突起。更少有人知道鲁迅先生跟章太炎先生学习过金石学,在文字学方面亦有很深的研究与造诣。当今中学语文教坛,许多教师努力学习,拓宽视野,提高自己的学术素养,使自己的语文教学水平不断提升。但也有少数教师稍有成绩,就自我感觉良好,以为已成名师。这些教师真应该像河伯到大海边上一样去好好学习前辈大师,也一定会“望洋兴叹”的。三、灵气——独特自由的学术个性当我们历数语文大师们后,就会发现他们都有独特自由的学术个性。他们坚持独立思考,绝不人云亦云,所以他们都能创一家之说,成一代大师。鲁迅的幽默辛辣,叶圣陶的平易亲切,夏丏尊的纯真朴实,都是自成一家。朱自清先生是一位优秀的作家,也是一位优秀的教师,他的作品总是那样流畅清新、朴实纯真。他坚持自己独立的思想、独立的学术个性。我们无论读他的学术著作《诗言志辨》,还是他的旅游散文《欧游杂记》,都会感觉到文章中有一种严谨沉稳的风格。他没有纵横捭阖的大开大合,也没有仰天长啸的壮怀激烈,而是一直坚持着自己独立沉稳的学术个性。朱自清的学术个性是他为人的一种体现。在他生命的最后时期,他贫病交加,但因为自己签了字,就一诺胜过千金,宁死不领美国人的面粉。至于熊十力先生为了坚持自己的学术主张,与人争论甚至打架,则从另一个方面说明真正的文人是怎样坚持与提倡自己学术主张的。四、锐气——不断创新的学术精神许多人在研究青年时代的毛泽东时,总会思考这么一个问题:曾经是一名小学教员的毛泽东是怎样一步一步成为中国革命领袖的。毛泽东正是不断探索,不断革新,终于成为一个伟大的政治家、革命家。许多语文大师正是通过在学术上教学上不断创新探索才成功的。钱穆先生在抗战的艰苦年代潜心研究,撰写了《国史大纲》,一经出版就被当时国民政府指定为全国大学用书,风行全国。语文教学的改革,绝不是搞运动、喊口号能够成功的,也不是领导专家振臂一呼就立马见效的,而是需要许许多多的教师积极参与大胆创新。更需要指出的是: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会在学生心灵的土壤中播下创新的种子,一旦气候、温度适宜,这些种子就会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现在每当我看到许许多多的孩子在教室里睁着茫然的眼睛,等待着知识的降临,或者揉揉蒙眬的眼睛,又埋头在题海中挣扎,真想学龚自珍朝天呼喊,让天公重抖擞,多降临一些有锐气有创新精神的教师。五、雅气——淡泊名利的学术境界语文教学是清苦而平凡的职业,要坚守语文教学的岗位,最重要的是要有崇高的境界。在这方面,前辈大师们早就为我们做出了榜样,他们的思想广阔如大海,他们的人格如巍巍高山,没有一个是腰缠万贯、大富大贵的。朱自清先生一生清贫,乃至贫病饥饿而逝世;钱穆先生一生致力于弘扬国学,后来在香港创立新亚书院,以一己之力传授国学十六年,这是何等的不容易。他说,我要“做中国最后一个士”。鲁迅先生、叶圣陶先生关心年轻人,无私帮助年轻人,更是被后人传为美谈。至于李叔同先生,被丰子恺先生称之为“三层楼”上的境界,他本身就是一座人格的丰碑。大师们的魅力,既是指学术水平,更是指人格魅力。就教育而言,只有高境界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境界的学生。我认为一个学生上学读书,其“下等教育”是让他学习知识,掌握知识;其“中等教育”是让他学会做人、学会生存与发展;其“上等教育”是让他学会审美,做一个高品位的人。让我们的学生都能受到“上等教育”,中国的未来就有希望。中国教育需要智慧,中国教育呼唤“大师”。让我们一起努力,在教育土壤中培育今天的大师,培养出中国的牛顿、爱因斯坦、黑格尔和托尔斯泰,让中国教育成为世界上最好的教育。

推荐访问:中学语文教学 大师 期待 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