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廖志高在四川、重庆曾任何职]抗日战争时期四川

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廖志高1913年5月生于四川省冕宁县,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革命工作,1935年跟随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解放战争时期曾担任中央直属支队(代号为“昆明纵队”)政治部主任,跟随党中央、毛主席转战陕北,为中国革命作出了贡献。全国解放后,曾担任过西康省委书记、西南局书记处书记、四川省委第一书记、福建省委第一书记等职,在四川、重庆、福建乃至全国党史上都居于不可或缺的地位。抗日战争时期,廖志高受命从延安回川恢复党的组织并担任多种重要职务。多年来,在一些出版物和网页上,甚至包括新华社于2000年9月6日发布的《廖志高同志逝世》的消息中,对廖志高在这期间担任的职务(如“四川省工委副书记”)都出现过错误。这一时期是党中央和南方局领导南方中共党组织艰苦奋战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也是廖志高革命生涯中的一段重要历程,弄清廖志高在这期间担任的各项任职,对于研究南方局及其领导下的四川、重庆党组织和廖志高本人的革命经历,都是非常必要的。笔者曾参加《南方局党史资料》和《中国共产党四川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大事记》、《中国共产党四川历史》(第一卷)的编写,接触过这方面鲜为人知的历史档案,现就所掌握的资料,力图理出一个较为清晰的脉络,以消解一些以讹传讹的误记。一、中共四川省工作委员会组织部部长、代理书记1937年7月,卢沟桥事件爆发后,国共两党为团结抗日,实行第二次合作。周恩来等人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代表赴国民党统治区与蒋介石谈判,并在武汉成立长江局,领导南部中国各省区的中共组织。11月14日,中共中央书记处为恢复重建四川党组织,决定派邹风平、廖志高(又名汪平、汪奇,时任中共中央党校班主任、党总支部书记)、于江震、王子模、彭世荣、韩文彬等6人回川工作。行前,张闻天和李富春找邹风平、廖志高谈话,交待了回川任务。12月14日,邹风平、廖志高到达成都,与先期到达成都开展上层统战工作的张曙时、罗世文接头,开始恢复组织,筹建中共四川省工作委员会(简称“四川省工委”)。1938年1月10日,邹风平、廖志高和张曙时三人正式组成四川省工委,由中央直接领导。四川省工委充实领导成员之后,于3月3日明确分工:书记邹风平,组织部部长廖志高,张曙时分管统战(未设统战部),学委书记韩天石,文委书记周文,妇委书记赵茹知。2月18日,罗世文到武汉向长江局汇报工作后回到成都,传达中央决定和长江局的指示:四川省工委转由长江局直接领导,主要任务是发展党员,扩大党的组织。4月,邹风平赴武汉向长江局汇报工作,省工委书记职务由廖志高代理。为进一步充实四川省工委领导班子,长江局先后派程子健(程秉渊)、郑伯克、阚思颖回川,参加省工委工作。这时省工委的分工是——委员:邹风平、廖志高、张曙时、程秉渊(子健)、郑伯克、阚思颖常委:邹风平、程秉渊、郑伯克组织部部长:邹风平(兼)宣传部部长:程秉渊工委书记:程秉渊(兼)青委书记:韩天石秘书处秘书长:阚思颖四川省工委从1938年1月10日成立,至当年11月结束,没有设副书记一职。所以,有关廖志高任四川省工委副书记的记载不实。而廖志高在邹风平去武汉向长江局汇报工作期间任代理书记一职,许多著述却又漏记。或许有人认为只有副书记才能代理书记,殊不知在当时条件下,组织部部长也是可以代理书记的。二、重庆市委书记1938年5月,邹风平从武汉回到重庆后,四川省工委组织部部长一职廖志高没有继续担任,而改由邹风平兼任。其原因在于,长江局决定由廖志高赴重庆组建重庆市委,并担任重庆市委书记。四川省工委成立时,张曙时将重庆干部小组的组织关系交给省工委,省工委决定以干部小组为基础,成立重庆市工委,由漆鲁鱼任书记。1938年6月,廖志高到重庆后,根据省工委决定,撤销重庆市工委,成立中共重庆市委,廖志高任书记。对廖志高任重庆市委书记一职,许多著述没有记载,有的虽有记载,但任职时间不确,大都记为“1938年6月至11月”,实际应是止于1940年1月。廖志高任重庆市委书记期间,重庆市机房街的房屋被日机炸毁,周恩来等南方局领导人和八路军办事处人员无处落脚。为此,廖志高积极想办法,得到饶国模女士的大力支持,在重庆郊区建新房,南方局和八路军办事处有了安身之所,并且形成了享有“小延安”之誉的红岩村。三、川东特委书记兼重庆市委书记1938年11月,四川省工委经请示从武汉到成都检查工作的长江局委员凯丰同意,召开省工委扩大会,拟撤销省工委正式成立中共四川省委。会议期间,因参加国民参政会从重庆返回延安路过成都的王明、林伯渠、吴玉章也出席了省工委扩大会。身份特殊的王明在会上提出,省工委撤销后,不必成立四川省委,分别成立川西特委和川东特委。1938年12月,川西特委(次年因西康建省,遂改为“川康特委”)在成都成立,由邹风平任书记;在重庆成立的川东特委兼重庆市委,由廖志高任川东特委书记兼重庆市委书记。1940年1月,重庆市委书记改由王致中担任,廖志高继续担任川东特委书记,不再兼任重庆市委书记。因此,廖志高担任重庆市委书记的起止时间应是1938年6月至1940年1月。1943年9月,南方局决定撤销川东特委,在重庆成立上川东特委和下川东特委。此时,廖志高不再担任川东党组织领导职务,调回南方局,被任命为西南工委委员,直到1944年回延安。至此,廖志高担任川东特委书记时间共4年零9个月。整个抗日战争时期,四川未曾成立省委,更未建立过“川东省委”。解放战争初期在重庆成立的公开的四川省委,也不叫“川东省委”,这时廖志高已不在重庆,未在四川省委任职。四川解放后,成立过川东区委,也不叫“川东省委”。其时,廖志高也未在川东区委任职,而是在雅安担任西康省委书记。因此,所谓廖志高担任“川东省委书记”一说,纯属子虚乌有。四、在南方局的任职1938年9月26日,中央书记处致周恩来等人的电报中指示,由周恩来、博古、叶剑英、黄文杰组成南方局。此名单中没有廖志高。1939年1月5日,中央书记处致电周恩来等人,提出在重庆设“西南局”(1月16日中央接受周恩来的建议,同意用“南方局”名称),由周恩来等13人组成,其中常委6人。这个名单中有廖承志,却无廖志高。1944年,周恩来等回延安参加整风运动和筹备中共“七大”,中央决定由王若飞、刘少文、徐冰、钱之光、熊瑾玎、潘梓年、童小鹏组成重庆“工作委员会”。中央在电报中连“讨论有关工作时,许涤新、张友渔、章汉夫可列席”都讲到了,但没有提到廖志高的名字。1945年12月15日,中央决定恢复中共中央南方局,由周恩来、董必武等16人组成,其中也没有廖志高。那么,廖志高在南方局究竟担任过什么职务呢?1939年初国民党召开五届五中全会之后,反共声浪甚嚣尘上。为预防突发反共事件危及南方局的安全,中央和南方局决定成立西南工委和南委,以备危急情况下代替南方局实行分区就地领导西南和华南地区党组织。经过紧张的筹备工作,西南工委于1940年6月正式成立,由孔原、钱瑛、廖志高、蔡书彬、高文华等5人组成。先在重庆,由孔原负责;后迁往成都,由钱瑛负责。廖志高、蔡书彬、高文华三人为委员。廖志高从1937年12月回川起,至1944年秋天返回延安中央党校止,在成都、重庆两地担任重要领导职务时间共6年半,为四川、重庆党组织的恢复和发展,为抗日救亡运动的开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功不可没。(本文作者系中共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副编审)

推荐访问:抗日战争 重庆 时期 廖志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