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山西两大高校的商业密码:山西高校

大学自古以来就是卧虎藏龙的地方。隔汾河相望的山西本土两大高校——山西大学和太原理工大学,一直就是十步香车。如果说“211事件”算是“风起”的话,百年校庆堪称“云涌”了,那涌动的不仅是铺天盖地的广告,更是校园里熙熙攘攘的人头,当然,这些人头中,不乏企业家精英们。这些都已成为大众茶余饭后的谈资了,而见多了的上层人士,对所谓的一较高低都已是泰然处之。然而,毕竟两所高校的课程设置、建筑风格、建校宗旨、校园文化等等都是迥然不同,所以飞出来的龙凤自然也各有千秋。从两所高校走出的商业精英背后各隐藏着怎样的商业密码?追根溯源,还得从头说起。性格篇山西大学(以下简称山大)属于综合性的大学,其中又以文、史、哲类专业居多;太原理工大学(以下简称理工大)偏重理工科,在图书馆埋头苦读和在实验室刻苦钻营的学生肯定不一样,后来的发展特点在四年中已基本定型。山大学生生性活泼,善于沟通,感受力和洞察力较强,偏感性,具有更多的发散性思维,这是大众眼中的文科生。与山大相伴30多年、现任山大教授及山西工商学院副院长的容和平说:“山大的老校气质赋予了山大人沉着、坚持的特性,除此之外,学子们的自尊心特别强,这也是山大招牌屹立不倒的主要原因。”容和平教授的另一个独特感悟,就是山大人有傲骨。或许是文人的气质吧,有些资历颇深的山大人宁愿过自己安静、孤独、自由的学术研究生活,也不愿投入商海,挣扎打拼。从某种程度上说,山大人有些轻利,并已然形成一种氛围,这也是社会上有些人对山大校友给母校的回报力度不大提出质疑的根源所在,这种轻利不攀比的氛围影响着所有的新老山大人,容和平说:“不管是谁,你要是敢系一条名牌皮带炫耀,老教授就会训斥你。”出去聚餐闲聊,山大人往往是静坐不动,一旦开始讨论问题,就会特别疯狂,山大流传着一句话;学术有自由,组织有纪律。这是山大的另一种氛围。在这种高调学术风和低调做人风的对流下,造就了人性化和制度化相结合的山大人——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坚决捍卫你说话的权利。理工大学生踏实、严谨,喜实干、喜钻研。逻辑性和执行力更强,思维偏理性。太原理工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院长王云才提到,理工大的学生除了一般工大学生的固有特质外,普遍个性纯朴,同时却也不够灵活。王云才提到,山大理工大旗鼓相当的竞争才能够促进双方的发展。其实不管是哪种方式,发展是硬道理。在邀约采访时,几个院长纷纷表示不够资历,这种难能可贵的谦卑下透露出的是一股硬气。可想而知,言传身教,理工大学子们也少不了这种硬骨和硬气。其实,这些特质已经成为他们的烙印,从思维方式到做事方法到经营风格,从学生到创业者再到企业家,无不如此。众人皆知,性格决定命运,细节决定成败。这在从高校走出的优秀企业家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创业篇据《中国青年报》和新浪网的调查统计,一半以上的人认为理科生创业者居多。但在近几年的发展变化中,这种差别和界限越来越模糊。容和平提到,早几年,在省里做官的是山大的(毕业生)比较多,在企业做领导的是理工大的比较多,在县里做农业的是农大(山西农业大学)的比较多。而现在这种界限已经没有那么明确了,社会不断融合,各种人才都在多元发展,学校、专业、行业、区域的限制也越来越小。不论是行政路,还是科研路,或是经济路,未来可以预计的发展趋势是,各色人才择各路,条条大路通罗马。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太原市海丽美装饰洁具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军民(理工大毕业生)回忆起当年的就业形势,文科生相对来说较容易就业,像文案、秘书、策划… …社会上的需求量很大,也没有特别明显的专业限制;理科生则不同,一则他们的就业方向很明确,那些纯粹的技术活儿,非理工科的学生不行,二则他们骨子里不愿屈就于一个文秘之职,他们的专业性决定了就业范围的局限性,很多理工科毕业生都是从基层打工族开始,而打工是需要熬的,用党军民的话来说:“刚出来,做两年跟班就能做技术员,做两年技术员就能上升为施工员,再做两年就能当工长。到时候,整体感觉就会上升到另一个水平和层次。”但是,这几年要能“熬”下来也实属不易,要耐得住寂寞,这对文理生都是个挑战。据容和平说,这方面山大学生的韧劲也很足,他在上世纪80年代带过一批学生,毕业后进入金融系统工作,由于所学专业不对口,前几年关键岗位都是专业院校毕业生担任的,但是到现在,这批学生都坚持做到了行长和领导层。山大人的摸索期较长,带着老校的品质,养精蓄锐,厚积薄发。每年从大学毕业的学生不计其数,但最终只有为数不多的走在了时代的前沿,在社会发展中占有一席之地。不成功的人各有各的不成功,成功的人大抵有相似的原因:一、校园影响有的学生在学校就参加过类似“创意杯”、“挑战杯”等比赛,对创业会有一个前期的接触和认识;还有的积极于各种社团活动,学校为他注入了一种“闯”劲和“创”劲;有的是在学校当学生干部,平时就善于处理事情,学校给提供的管理平台形成了这种主观性的创业理念;当然,不排除有一部分学生受师兄师姐的影响,优秀榜样在前,个人努力在后,这也是个难得的只有大学文化才能诞生的激励机制。山西大学北京校友会总会副秘书长符瑞林在2008年参加了第六届 “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带了两个小组,一个获得了国家铜奖,山西省金奖,一个获得了山西省银奖。山西大学对社团活动很是支持,学校的社团活动也很活跃,受这个环境影响,很多学生在学校里就很有“创”劲儿。聊起从业经历时,他说主要得益于时任山西大学经管院院长刘建生教授的影响,刘建生教授在晋商研究领域有很深的造诣,他知识渊博、讲课风趣,这使符瑞林对晋商的历史文化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所有之后的从业选择也是与晋商有关。 理工大毕业的太原中旅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岩提到他印象最深的是当时一个代课老师给他们讲过的关于目标的确立、量化的重要性。这让他认真地思考了自我价值后制定了一个严密清晰的计划,最终踏上了创业快车,并走出了自己的特色之路。二、个人努力与校友圈子的帮助探究众多成功企业成立之初的发展契机,很多人会提到两个词:“被逼无奈”“不甘平庸”。其实这句话道出了创业者的共同心声。初出江湖,不知江湖险恶,怀抱着一番梦想屡屡受挫,理想与现实差距太大,得不到重用,找不到出路,迫于生存糊口的压力不得不闯出一条未知路;另一类就是不甘于守着一个稳定的饭碗终老,发誓要变成埋藏在心中多年的“英雄”,也义无反顾地去创业了。于是这些掺杂在现实和梦想中的人被裹挟在了大浪中。能看到的是他们一路的厮杀和拼搏,看不到的是他的背后同学朋友的力挺和帮助。由于接受到的知识、影响不同,导致他们的个性和创业方向不同,但有个“校友”的圈子文化是共同的。符瑞林目前也是晋商联盟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他们公司的董事长同时兼任北京山西企业商会会长的李建国先生就是山大1978级生物系的校友,在肯定个人努力的前提下是不是这种校友的关系会让人更亲切呢?而王岩谈到创业经历时,说他公司成立之初签到的第一个订单,对方的拍板人就是毕业于理工大,是大他几届的师兄。在肯定他产品技术过关、质量有保障的同时,校友的“面子”有没有增加一些筹码?说到底,创业不易,思想、资金、人脉、经验三者缺一不可。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几年,带着大学赋予的知识、智慧还有心中那一股执着的劲儿,挤进创业大军,坚持之下,可能就出人头地了!很多企业家坦言,大学的影响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潜移默化的感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成业篇党军民是一个从理工大毕业的文科生,他强调他的人脉资源得益于理工大,而能很好地利用这种人际资源也得益于他是个文科生。当谈起山大帮和理工大帮的时候,他说:“不存在这种帮派,两所学校风格不同,理念不同,术业有专攻。”两所学校的校友们在酒酣耳热之际有时也会彼此调侃一下,但都没当回事,大家心里清楚,各有所长,相斗相争也无必要。理工大学生做企业扎实,技术过硬,山大学生做企业灵活,沟通为长。每所学校都有优秀的毕业生,每个企业家都在社会的各行各业做着贡献。其实,经营企业与做人是一样的,智商和情商都不可少。一个拥有高智商和高情商的企业家,才会所向披靡。山大的气质,理工大的硬 实,在社会上闯,两者缺一不可。容和平聊起两所高校的长短优劣时,分析也很客观。他说山大作为百年老校有很多精髓,一是追求科学的精神,如校训提到的——登崇俊良;二是具有国际化的视野,中西汇通;三是有一种其他高校都不具有的历史积淀,这种深厚的文化底蕴铸就了老校沉着执著的风骨。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文化传承方面山大在改革开放之后都有较大的突破和进展。除此之外,山大的交流融合气氛很好,学生经常会串堂蹭课,老师对此也持开放的态度。学校会经常举办各种讲座,在大学文化中,科学文化是核心,而学术文化是首位,学校的重视,让学生拥有了广阔的知识和经验,各种丰富的学术思想的交流和碰撞,这也是山大赐予企业家的素质,他们包容性很强,在决策前能够做到兼听则明,最后做出一个明确的判断。这种文化转化而成的价值观使企业家们受益匪浅。另外,学术前沿代表的是产业发展前沿,科研成果可以转化为技术成果。山大学子身在其中,所以对新型产业的敏感性很强,加上扎实的基本功,所以在IT、物流等新型产业方面比例居多。但是,不仅在企业中,即使在高校,短板效应也是存在的。山大也有自身的不足,应该向理工大学习的也有很多,比如理工大的办学传统决定他们与地方的经济建设结合比较紧密,像在煤焦、化工、机械、建筑等领域。理工大会引导学生深入基层,山大应该加强这方面的引导力量。山大在拥有厚重历史底蕴的同时也要适当地突破“文化围墙”,适应市场的需求和变化,主动寻求一种融合,容和平如是说。经调查,在校园文化中,理工大的学生会组建乐队、练习书法、写诗写小说,王岩办公室墙上悬挂的就是他亲自写的一首诗,乍看还以为是名家之作,而党军民喜欢吹埙并喜欢研究儒学;而山大的学子也在钻研金融、高数、理财、设计,作为综合性大学,山大正在朝着均衡、综合、多元方向发展。随着“能源大国”与“文化大国”政策口号的提出,两所大学也须齐头并进,大学城就是顺应这个趋势的典型案例。符瑞林生动地描述,百年老校有一种“贵族血统”,山大人有种雍容华贵的文化气息,那么,理工大也许就是那一位陪伴在雍容华贵的夫人旁边风度翩翩的绅士吧。对于一个学校来说,名誉和地位都在其次,能培养出多少优秀的学生,校友不论何时提起母校都竖起大拇指,才是最主要的。而对于一个企业家来说,母校能为自己骄傲,自己会因带着母校的印记而自豪,也是他们心底最看重的。那些企业家背后的所谓商业密码其实就是学校赋予他们的风骨吧!校友风采山西大学陈学中,山西大学政治系1960级校友,现任中华当代书画艺术研究会名誉会长、香港书画院名誉院长、北京京华兰亭书画院名誉院长。孙正平,山西大学体育系1973级校友,现为中央电视台播音指导、中央电视台体育中心播音组组长。薛延忠,山西大学中文系1976级校友,现任山西省政协主席。高建民,山西大学中文系1977级校友,现任山西省委常委、副省长。杜跃进,山西大学中文系1979级校友,现任新华社高级编辑,《经济参考报》总编。张克慧,山西大学中文系1981级校友,现任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首席财务官,中央财经大学客座教授。王秀明,山西大学法律系1989级校友,现任中国最大酒类零售网站,酒仙网CEO。谭晶,山西大学音乐系1993级校友,现为著名的青年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总政歌舞团独唱演员。李洪钟,1965年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化学工程系, 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陈进强,1975年毕业于原太原工学院土木工程系,现任香港恒发世纪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怡园酒庄主席。王君, 1977年毕业于山西矿业学院(现太原理工大学)采煤专业,现任山西省委副书记、山西省省长。胡苏平, 1979年毕业于太原工学院(现太原理工大学)电子系半导体器件专业学习,现任山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郝玉柱,1986年毕业于原太原工业大学民用建筑专业,现任山西建筑公司(集团)总工程师。贺志宏,1987年毕业于原山西矿业学院采矿工程专业,现任山西焦煤汾西矿业集团总工程师。张军,1991年毕业于原太原工业大学材料工程学院材料工程系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现任山西领先传媒董事长。张会明,2001年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建筑学专业,现任北京时空筑诚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总经理、总建筑师,ZOEtm国际建筑事务所亚太区首席建筑师。

推荐访问:山西 两大 解读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