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的呼唤作文700字 [人性的呼唤]

  摘 要: 《日瓦戈医生》是帕斯捷尔纳克用了近十年的时间完成的一部长篇小说,是作家一生创作的总结,其中蕴涵了作者对人生的苦心追寻。  关键词: 人 人性 《日瓦戈医生》
  帕斯捷尔纳克生于莫斯科的一个艺术家家庭,从小受到良好的艺术熏陶,之后在莫斯科大学、德国马堡大学攻读法律、哲学,这些培养了作家惯于以艺术的眼光看待生活的气质,早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帕斯捷尔纳克就享有和马雅可夫斯基、叶赛宁同样的声誉,曾被布哈林称为“当代诗歌的巨匠”。但与此同时,他的创作始终受到贬多于褒、毁过于誉的评论,这促使他埋头翻译,匿声诗坛。他虽幸免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下半期的肃反运动中罹难,但在1946年的整顿文艺界的运动中又成为批判对象。之后数十年间,帕斯捷尔纳克的挚友相继遭到不幸。这样的经历使他对时代生活始终保持一种相对独立的精神,以旁观、远察、静思的眼光去考察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斯大林去世后,前苏联国内政治气候的改变终于促使作家下决心对自己早期的创作进行总结,对几十年的生活经验和积淀在内心的感受进行反思。正是在此总结和反思中,《日瓦戈医生》诞生了。
  《日瓦戈医生》囊括了从1903至1929年的历史阶段,其尾声则延伸到了卫国战争时期。它描写了1905年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国内战争、新经济政策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等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描写了主人公尤利·安德列耶维奇·日瓦戈在他不到四十年的短短人生道路上经历的这些复杂、动乱的阶段,以及他对此作出的反应。
  尤利·安德列耶维奇·日瓦戈是一个知识分子,一个探索真理、善于思考、爱好艺术的人,他一生从事的是广施仁爱、救死扶伤、科学和人性相结合的医生职业。日瓦戈医生是一个善良、正直的人,他耳闻目睹和亲身经历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沙皇专制统治带来的苦难,同情人民,渴望改变旧的生活秩序,希望周围的人们和自己都能得到自由与幸福,因为他认定“只有生活与周围的人相比不显得特殊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生活;而独享的幸福不是真正的幸福”。当十月革命胜利的消息传来之时,他真诚而欣喜地欢迎它,认为它开创了“人的时代”,它是“历史的奇迹”,宛如一次“了不起的手术”,“巧妙的一刀,便把多少年来发臭的烂疮一下子切除了”。他被革命事业所体现的崇高理想与精神力量所鼓舞,自愿留下来为苏维埃政权服务,怀着深情、执著的爱去建设新的生活。他曾把革命初期发生的破坏、混乱和苦难看做是国家获得新生必然要经过的“阵痛”,所以他对于一时的萧条、混乱、匮乏和窘迫的生活持隐忍的态度。
  然而,他的内心世界是复杂的。人是日瓦戈思考的中心。他期望在上帝之道中寻求永恒的真理,寻求人终极价值的实现,从而使他在对现实的苛刻审视、批判中获得自身生命价值。他的人生理想来自基督的福音:维护人格自由,保持个性纯洁,捍卫人的尊严,把生命看成一种牺牲过程的人道主义观念;社会的发展、历史的进程都应该建立在这些观念的基础上,应该维护这些观念。这些基本的道德伦理观念成为日瓦戈一生中为人的信条和观察世界的准则。
  他认定革命是必然的历史潮流,不可避免的历史进程。他欢迎革命,向往变革,但他觉得无政府主义带来的暴力、混乱、流血、报复似乎太多了、太惨烈了。在无休止的厮杀中,人类文明的法则被兽性的本能所取代。某些游击队的盲目施暴、群众自发力量的肆意杀戮、对于传统文化的蔑视、视知识分子为异己及在虚假的革命辞藻掩饰下的狂热与过激行为,这一切使他对革命产生种种疑虑与动摇。善良的天性使他无法承受残酷现实的重负,他痛苦、忧郁、徘徊,希望在大自然和爱情中寻求个人的安慰和解脱。他随同妻子一家人离开莫斯科,避居穷乡僻壤去过田园隐居的生活,以求自食其力。但事与愿违,他被红军游击队掳去当了军医,过了18个月的野营生活,一直处在被捕与处死的威胁之下。他渴望理解革命,景仰革命的理想与目标的崇高力量,而人道主义的胸怀又致使他否定为达到这些理想与目标所采取的过激的暴力手段,否定革命对人的双重束缚。因此,他陷入了十分矛盾的痛苦的心绪之中,终于心力交瘁,猝死在走走停停的电车旁边。
  作为一个艺术形象,日瓦戈是知识分子的典型,更是人性的象征。日瓦戈的悲剧,不是人物性格的悲剧,而是人性的悲剧。历史事件——革命、战争、社会力量,对人的心灵造成巨大的冲击。人类本性中的热爱自然、安宁,对艺术的追求,与暴力、破坏和强制是格格不入的。作家用重大历史事件构成故事发生的背景,来描绘其中人性的追求。作者创作日瓦戈这个人物,是为了反思历史、同自己的时代对话,是真诚的自白。在帕斯捷尔纳克眼里,日瓦戈所维护的人性自由、纯洁和尊严及人道主义的信念是神圣的、高贵的。而这正是作家通过日瓦戈医生这一小说形象所要表达的主要思想。同时,作家还用日瓦戈与拉莉萨的爱,表达对生活的爱,对美好理想的执著追求。
  作者对历史、人生的深沉思索,对心灵世界高尚的情感探求,主要是通过这场爱情来表现的。在小说中,作者精心构置了两处关于拉莉萨的梦幻描写。一处是,拉莉萨梦见自己被埋在泥土里,“外面剩下的只有左肋,左肩和右脚掌。从左边乳房里长出了一丛草”。另一处是,日瓦戈医生听了女巫的话后产生了幻觉,看到利剑劈开拉莉萨的肩胛,在敞开的灵魂深处露出藏在那里的秘密。她所到过的陌生的城市,陌生的街道,陌生的住宅,陌生的辽阔地方,像卷成一团的带子一下子抖开了。在这些象征性的描写中,作者力图将拉莉萨描绘成一具俄罗斯的文化女神,围绕她与日瓦戈的爱情生活和人生悲剧揭示出人物内心世界的灿烂灵光,展示出男女主人公对生活、时代和人生的坦诚沉思。
  时代的浪潮把拉莉萨与日瓦戈冲到了一起。拉莉萨与日瓦戈在家庭出身、社会关系和个人生活上有许多不同之处,但他们的精神视野、生活理想、性格气质却很相似。坚强的意志力量,不屈不挠的个性品格,内在的心灵美,富于自我牺牲精神等优良品质,使他们两心相照,互相吸引。拉莉萨在个人生活中曾走过一条坎坷曲折的路,但她以一般女性少有的坚强毅力,挣脱了使她沉沦的罗网,独自承受巨大的不幸,依靠诚实的劳动,抚平内心的创伤。这时她更渴望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企盼投身独立自由的新生活。日瓦戈第一次见到拉莉萨,就感悟到她的全部美丽与痛苦。日瓦戈对扶养他长大成人的托尼娅一家及和他一起长大的妻子的高尚品质是怀有深切的敬爱之情的,安宁平静的家庭生活使他离不开妻子。与拉莉萨的交往,使他有一种负罪感,他谴责自己在托尼娅和家庭面前是个罪人,但在感情上又无力自拔。这种感情与理性的矛盾被他寄希望于“某种无法实现的干预上”,被迫参加游击队暂时缓解了日瓦戈内心深处的人格分裂,然而逃离游击队之后,他的感情天平又重重地倾向拉莉萨一边。这个时期是日瓦戈与社会现实愈来愈格格不入的时期,他的理想、他的追求与社会现实相距甚远,他愈来愈沉湎于维护个性尊严和追求个人的幸福之中。如果说他对托尼娅的爱是遵循理性法则,是受理智和道德支配的,那么他对拉莉萨的爱已经成了一种真挚的发自内心的火一般的情爱。他不忍抛弃妻子,心灵还时常经受折磨,觉得应该回到妻子身边;但他更离不开拉莉萨,拉莉萨是他生命的寄托,是他内心理想的象征。他们的爱是天空和大地、森林和小溪一样和谐美好的爱,已经成了精神和肉体的纯洁聚合。日瓦戈如此依恋拉莉萨,就是因为在拉莉萨的身上有着与他同样的品质,他们有着同样的内在心灵美,同样追求个性的自我完善。他们最后来到荒僻的瓦雷金诺,度过了一段世外桃源式的爱情生活,但是终究不免被“凄厉的狼嚎”一般严酷的现实所击碎。拉莉萨伏在日瓦戈遗体上所倾吐的那番充满泪水的哀婉的悼词,透彻地揭示了他们和现实的差距。她告诉他说:“生命的谜、死亡的谜、天才的美、质朴的美——这些我们是熟悉的。可是天地间那些琐细的争执,像重新瓜分世界之类,对不起,这完全不是我们的事。”拉莉萨说出了真谛。他们两人的人生理想离现实世界太远了。所以,现实中没有他们的位置。帕斯捷尔纳克描写日瓦戈与拉莉萨的爱情生活,就是为了对人的个性尊严予以确认,对人的自我价值进行肯定,对人的主体命运加以高扬。
  《日瓦戈医生》是一部充满人道主义的作品。帕斯捷尔纳克期望通过日瓦戈医生的遭遇,唤醒人们对人自身尊严的自觉,自觉地抵制一切非理性的行为,自觉地选择和把握自己的命运。
  参考文献:
  [1][前苏联]帕斯捷尔纳克,力冈.冀刚,译.日瓦戈医生.漓江出版社,1986.
  [2]何云波.二十世纪的启示录.国外文学(季刊),1995(1).
  [3]李华.历史与人性的冲突.社会科学战线,1998(2).
  [4]杨衍松.(日瓦戈医生)的毁誉与沉浮.环球掠影,2000(1).
  [5]程洁.生·死·生存.苏州铁道师范学院学报,2000,6,VOL17(2).
  [6]蒋财珍.一部历经磨难的俄罗斯小说.同济大学学报,1995,11,VOL6(2).

推荐访问:呼唤 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