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家物语の殿上暗害】 平家物语

【摘要】平家物语形成于13世纪初期,作者不详,是日本历史上著名的军记物语。用编年体和纪传体的方式描述了平家一门的兴衰历程,达到了军记物语的顶峰。前半部分的主人公是平清盛,描述了以他为中心的平家一门的荣华。全篇的基调是“悲哀”。另外,贯穿全篇的是无常观和佛教思想。本文将对平清盛之父平忠盛被“殿上暗害”部分加以分析。【关键词】平家物语;殿上遇害【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4309(2012)06-0028-2殿上暗害:平氏代代都只是地方官,没有上殿的资格。到了忠盛这一代,才被允许上殿。而被允许上殿的契机则是平氏遵照鸟羽上皇的旨意在京都建立了一座名为得长寿院的佛寺。这座佛寺有三十三间佛堂,供奉着一千零一座佛像。上皇喜悦之余,诏令嘉奖忠盛之功,允其递补国司的缺额。所以,在忠盛三十六岁的时候,得以上殿①。当然了,这引起了原有的殿上人的嫉恨。对于宫廷贵族们来说,平氏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地方官,他得以上殿,是贵族们所不能容忍的。于是,他们私下商议:于同年十二月二十三日的五节丰明会②的夜里,暗杀忠盛。不过,忠盛却事先得知了这个消息。但他只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在他进宫的时候,便预备了一把短刀,在朝服腰带之下随随便便地挂着。到了殿堂里,在火光微弱的地方,缓缓拔出,举到鬓边,宛如冰霜发出一片寒光。公卿们注目而视,不禁凛然。此外还有忠盛的从卒平家贞,他原是同族木工助③平贞光的孙子,进三郎大夫④季房的儿子,任职为左兵卫尉⑤,他穿了一件淡蓝色的狩衣⑥,底下是浅黄的腰甲,挂着栓有弦袋的大刀,在殿上的院子里规规矩矩地侍候着。藏人头⑦以下的人看后觉得奇怪,便叫六品藏人过去问道:“在那空柱附近铃索旁边,身穿布衣的人,你是干什么的?不可如此,赶快出去。”家贞听了,恭敬地说道:“听说我家世代的主公——备前守大人,今夜要受人暗害,我为了看个究竟,在此守候,不能轻易出去。”说完,仍旧在那里跪坐着。听完家贞的话,贵族们不禁震惊了,又想到忠盛入殿时携带的短刀,计划最终不得不放弃。虽然计划失败了,但贵族们并没有放弃寻找羞辱忠盛的机会。在五节丰明会的宴会上他们用怪声叫道:“伊势平氏原本是醋瓶子⑧。”其实,平氏本来是桓武天皇的后裔,只因有一段时间不住在家里,便成为不许上殿的人。因为久住伊势,所以假借那里生产的瓶子,称之为伊势平氏。又因为忠盛眇目,借其谐音嘲之为醋瓶子。忠盛虽然气愤,却也只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贵族们的暗杀计划失败了,用歌声羞辱忠盛也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五节丰明会一过,所有的殿上人都向上皇参奏道:“根据历代的法度,必须经过赦许,才能佩带剑参加公宴,或带武装卫士出入宫禁。如今忠盛朝臣,把自家的扈从,带甲的武士,擅自招进殿庭。他自己腰横佩刀,列坐节会,这两件事都是历代罕见的暴举。两案并发,罪责难逃,请即削去官籍,罢免他的官职。”上皇大为惊诧,即传忠盛前来询问。忠盛答道:“扈从在殿庭侍候的事,的确非臣所知。但今日听说有人谋划暗算于我,多年的家人因此想来助我,免遭意外的耻辱,所以私自进来,忠盛事先不知,无从加以阻止。倘若此事有罪,当即召此从卒前来。至于那柄短刀,当时已交主殿司收存,请提取验看,查明真相,再行定罪。”上皇认为所陈有理,即命将此刀提来验看。原来刀鞘表面涂漆,里面却是木刀,上贴银箔。上皇说道:“为求免受当前的耻辱,做出带刀的样子,用意周到,特勘嘉许。凡从事弓矢的人都应有此计谋。至于侍从来殿堂侍候,那是武士从人的习惯,不是忠盛的过失”。这样他反而得到上皇的嘉许,并未受到什么处分。平氏得以上殿,仅仅是因为为上皇建立了一座寺院吗?笔者认为并不是如此简单。首先,联系一下当时的政治背景,就可得知。院政与平氏政权白河天皇(1073-1086在位)为了夺取摄关家的权柄,摆脱藤原氏势力的控制,扶植新兴势力——武士集团,在位14年后,于永保3年(1086)让位给崛河天皇,以上皇资格在院中听政,此即院政之始。院政不为旧的繁杂仪式所束缚,而是按照上皇意志行事。行使院政的最高机关是“院厅”,起用身份较低而有能力的人作“别当”、“年领”、“判官代”、“主典代”等院司,执行政务;并且利用经过长期斗争已经上升为一种政治势力的武士团作为院政的武力支柱。白河院利用了先失势于关东而后又复兴于伊势的平氏武士团,把擢拔而来的武士安置在该院御所朝北地方,以资保卫,称为“北面武士”。上皇颁布的诏令称“院宣”,其效力胜过天皇所颁的诏敕。白河院之后,院政已成惯例。白河上皇(1087-1128院政)、鸟羽上皇(1129-1156院政)、后白河上皇(1158-1192院政)共执政105年,在此期间摄政关白继续存在,但已是有名无实。因此,这百余年间是日本历史上惯称的“院政时期”。院政这种贵族封建主统治形式的出现,促使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更加复杂化和尖锐化。这种错综复杂的矛盾关系的发展,终于导致保元元年(1156)的“保元之乱”和平治元年(1159)的“平治之乱”两次混战。保元和平治之乱为平氏掌权铺平了道路。到平忠盛时代,平家获得了飞跃的机会。当时,到地方赴任的国司被称作“受领”。其中,有很多利用职权满足私欲的官僚,平家也不例外。建造如此巨大的佛寺,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绝不是小数。忠盛的身份是武士,他利用国司的地位和武力多次征讨海盗成功,所缴获的物品为平家蓄积了力量。利用武力而使院政成功的上皇重用新兴武士忠盛也是理所当然的。只不过是以建造佛寺为契机,允其上殿。这也是上皇承认平氏武力和经济力的表现。而长年担任地方官的武家平氏得到上皇的恩准,得以加入贵族行列,对于旧贵族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冲击。那么,为什么忠盛可以化险为夷幸免于难呢?笔者认为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平氏作为武士阶级,拥有武力实权,而贵族们只空有满腹计划却没有武力。二是忠盛与其郎从家贞的完美配合,使得忠盛得以脱险。武士与武士团的产生。从9世纪中期开始,强大的庄官逐渐组织起以自己的一族为骨干的私人武装力量,借以镇压庄民,反抗国司,保卫庄园和扩大庄园。所谓武士和武士团,就是以在乡领主为核心组建的武装组织。武士和武士团也出现在国有地即“公地”、“国衙领地”。这时残余的国有地实际上日益变成中央政府的“本家”,身在京都的遥任国司作为“领家”,国衙官吏作为庄官而层层掠夺名主的一种庄园。这种国衙官吏和庄园庄官一样,也已走向在乡领主和武士化的道路。还有,在藤原氏垄断政权的情况下,许多倍排挤的中下层贵族来到地方当国司,其中有一些同地方豪族联姻,任期满后也不回京而定居下来,蓄养武士,在地方发展势力。这一类贵族中有一些是属于出身皇族而被赐予新姓将为臣籍的人。大约从10世纪以来,武士团已经出现在各地,几个小武士团合并成大武士团,小武士团头领变成强大“主君”的“郎从”。武士团的武力开始得到官方的承认,国司常任用武士团的首领为“押领使”和“追捕使”,委以军事、警察之权,维持地方封建秩序。武士团得以迅速成长,其中成长最快,最强的要算桓武平氏和清和源氏的武士团了。平氏是桓武天皇的子孙,889年高望王被赐予平姓,充任上总“介”,赴任后定居于此。此后他的子孙便在关东上总、下总、常陆各国作为武士扩充了实力。 10世纪30年代几乎同时发生了两点叛乱事件——“平将门之乱”和“藤原纯友之乱”。前者发生在承平5年(935),后者发生于天庆2年(939),故史称“承平、天庆之乱”。平将门(?-940)属于桓武平氏一族,定居下总地方,935年同族发生内讧,朝廷进行干预。为此他纠集反抗国衙的关东武士驱走关东东北部地方官,939年宣布关东八国独立,在下总总猿岛筑起宫殿,自称新皇。惊慌的朝廷于940年派军征讨,但征讨军未到,叛乱已被平氏同族平贞盛和下野押领藤原秀乡平息,这两人都是地方武士。藤原纯友(?-941)是伊豫国的“椽”(三等官),承平5年(935)率千余只船发动叛乱,袭击淡路、赞两国国府,逼进九州大宰府。941年被源经基平息。“承平、天庆之乱”说明,朝廷已无力镇压叛乱,必须借助地方武士的力量了。从这时起,地方武士的实力也开始得到中央的承认。此后,又发生了开始于房总而又迅速扩展到上总、武藏地方的“平忠常之乱”(1028-1031)。朝廷在派出的将领表现无能之后,又改派了清和源氏一族的源赖信(968-1048),迅速解决了问题,据说源赖信之名使平忠常丧胆,不战而降。从此,平氏势力在关东便被源氏取代。桓武平氏虽然在平忠常之乱中失去了关东地盘,但从平定平将门之乱中获有战功的平贞盛之子平维衡时起,把根据地转移到近畿地方之一隅伊贺、伊势之地,被称为“伊势平氏”,而自维盛的曾孙平正盛、正盛之子忠盛时起,开始与院政权结合,进入中央政界。这样,平氏掌握了实实在在的武力。与此相反,贵族们只是空有计划,在握有武力的平家面前则显得无力。平忠盛的智慧。在忠盛得知贵族们要加害于他时,并没有惊慌失措,而是表现的很平静。但事实上,他是有所准备的。在进宫的时候,预备了一把短刀,到了殿堂里,在火光微弱的地方,缓缓拔出,举到鬓边,宛如冰霜发出一片寒光。这使得贵族们不敢轻举妄动,另外,在宴会结束之前,忠盛悄悄地退出御前,行至紫宸殿的北厢,故意在殿上人都看得见的时候将腰间挂着的短刀交给主殿司的女官。这为后面埋下了伏笔。在贵族们到上皇面前告忠盛状的时候,忠盛就说,当时已将短刀交给了女官,待拿来检验的时候,发现原来只是一把木刀。只不过是在刀鞘表面涂漆,贴上银箔而已。读到这里,不禁要为忠盛的勇气和智慧拍案叫绝。另外,家贞的忠心和勇气也是重要原因。武士团是按照宗族结合、主从结合这两种关系组织起来的。当时武士团的这种结合极其牢固。主人同从者结成主从关系,即主人从其宗族子弟和非宗族子弟中挑选出有能力的人作“从者”,给予从者土地并予以庇护。出身宗族子弟的“从者”称为“家子”。出身非宗族子弟的“从者”称为“郎党”或“郎从”。“从者”在战时和平时须尽军事和其他义务,绝对效忠主人。主从关系是武士团的重要支柱。当得知平忠盛要被暗害时,家贞毅然决定跟随主人一同入宫保护。家贞带刀进宫的后果很可能是丧命,但武士的主从观念使得家贞义无反顾。也正是家贞的表现,使得贵族们有所忌惮。最终,忠盛得以平安脱险。【注释】①按当时规定,六位以上的官员才允许上殿,称为殿上人。②日本古时子啊宫廷中每年共举行五次盛大的酒宴,载歌载舞,即正月一日、七日、十六日、五月五日及十一月第二个辰日(丰明会)。③木工助是官内省木工寮的次官。④大夫是中央机构中各“职”各“坊”的长官。⑤左兵卫尉是兵卫府的三等官。⑥狩衣亦称布衣,原是狩猎服装,但稍微短些,袖口有结扎用的带子。⑦藏人头是藏人所的长官,主管内府财务。⑧平氏和瓶子,日语均读作hei ji,瓶子原是酒具,据说伊势所产瓶子粗劣,只能盛醋。【作者简介】金南南(1988- ):女,安徽宿州人,东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语言文学专业2011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日语语言学。

推荐访问:暗害 物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