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中求异思维能力的培养】 如何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能力

  求异思维是学生的智力发展的较高水平的表现,有益于启迪和挖掘学生潜在的智力。初中历史教学中,我们要努力为学生创设求异思维的情境,注意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独立性、批判性、逻辑性、敏捷性、灵活性。
  一、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历史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滔滔不绝的讲授不再是课堂教学的最佳选择。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要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使学生能不断地质疑问难,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能够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知识技能的掌握,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学生提出与众不同的观点时,不论该观点正确与否都要对其独特的思维加以肯定,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体会成就感。对于正确的观点给予表扬,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焕发活力;对于不正确的观点,帮助学生找出其思维过程中何处出现了问题,改正过来。
  二、个性化教学促进学生独立个性的形成
  学生的发展是初中历史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学中,我们要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差异。要关心、理解、信任每一位学生。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和他接受教育的独特方式而采取相应的教育目标、内容和教学方法。
  (一)教师提问要富有策略
  学生能否进行求异思维,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至关重要。教师的提问要明确,具体,要具有启发性,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教师提问要有开放性,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回答,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处理学生的答问要有包容性,并善于从平淡中看出神奇。
  比如,把提问:“鸦片战争对中国有什么影响?”改为“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就很有启发性、思考性,学生经过对比、分析认识到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社会主要矛盾、革命任务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因而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也就对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认识更深刻了。
  (二)设计开放题
  历史不能重演,对于历史事实,有很多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开放题,诱导学生去思考、讨论。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
  (三)激发学生大胆质疑
  质疑是探索知识、发现问题的开始,是获得真知的必要步骤。教学中,引导学生质疑,从不敢问到敢问,从敢问到善问。营造一个自由宽松的氛围,激发并鼓励让学生大胆质疑,敢向“权威”们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
  三、培养学生独立个性
  (一)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分析历史上的人和事
  历史上许多人物和事件都有定案,也有许多的人和事一直处于争议之中,还有一些事情本来似乎已经定案,但随着历史真相的彻底解密,原有定论已不复存在。
  不拘泥于对历史已有的评价,提倡、鼓励学生主体介入,敢于用自己的思维重新评价。这样做不仅能强化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也有利于形成他们对历史的独立见解,使他们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二)启发学生逆向思维
  任何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引导学生看问题要全面,换一个角度思考。启发学生的逆向思维。
  比如:“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带战略性的进攻战役,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鼓舞了全国人民夺取抗战胜利的信心。但是,换个角度看,百团大战遭到日军的疯狂反扑,影响了根据地人民的生活与生产,百团大战打破囚笼的战役目标当时是实现了, 但是新的扫荡更险恶,百团大战引起了国民党的反共浪潮。
  四、培养求异思维防止学生走入误区
  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十分重要,但我们在鼓励学生进行求异思维时,也要防止学生走入误区。
  不能否定一切,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有许许多多的历史事实是不容置疑的,我们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它。只有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在此基础上进行反思、质疑,才能推陈出新。
  善于倾听。在初中历史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要求进行探究、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一定要善于倾听同学的意见和建议,在倾听的基础上才能完善自己的观点。

推荐访问:思维能力 培养 求异 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