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课语学生课堂表现自主合作探究_让自主探究之花在数学课堂上绽放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堂的核心理念,它要求学科教育一定要以人的发展为本、服从及服务于人的全面健康发展。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合作,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精神。
  一、师生合作、营造课堂教学气氛美
  在课堂上,经常看到两种截然不同的场面,一个场面是:教师精神饱满,生动传情,学生情绪高涨,注意力集中,“教”与“学”双方都沉浸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个个都积极开启智能的机器,共同探索知识之谜。另一个场面是:教师不甚得法,讲得唇干舌燥,声音嘶哑,而学生则木然置之,毫无反应,整个课堂犹如一潭死水。
  实践证明,好的课堂气氛,能令学生如沐春风,如饮甘泉,人人轻松愉快,个个心驰神往。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合作,共同营造课堂教学气氛美。“合作”学习指的是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共同协调、讨论、归纳、总结,从而完成学生学习任务的一种教学方法。现代教育论认为: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是沟通,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沟通的过程。而且,营造课堂教学气氛美起始于和睦融洽的师生合作关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要以权威者、监督者出现,而是要通过自己的语言、动作、表情,传递给学生亲切、鼓励、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引导学生在师生合作沟通中认真听,注意看,自由地想,无拘无束地问,消除畏惧、紧张的心理;如果学生遇到学习上的困难,要从多方面、多角度给学生体贴、关怀和帮助,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让学生敢想敢说,走向成功。
  营造充满“爱心”的、和睦的课堂教学气氛美,关键在于教师要真正与学生融于一体,保持童心童趣,深入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兴趣爱好,行为习惯等,在师生互爱、生生互进的幽默和谐氛围中民主、平等、愉快地交流沟通,使每个学生的修改得以发展,情感得以表达,智力活动的渠道得以畅通。这样的教学活动,使学生主动参与,打破课堂静观静听的沉闷,促进学生修改的发展。
  二、激活课堂、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它倡导的学生观是这样的:学生是发展的、独特的、具有实际意义的人。学习归根到底是学生自己的内部活动,从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看,为了激活课堂,使学生乐学不疲,必须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正确认识发展的学生观。
  首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基础,找准教学的起点,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如教学“年、月、日”时,先让学生说说已经了解的关于“年、月、日”的知识,然后再提出核心问题:“一个月有多少天?一年月多少天?你打算怎样获取这些知识?”这样教学,学生已经清楚的知识不必再讲,模糊的有争议的知识有待讨论,未知的内容需要重点研究,使学生消除疲沓心理。
  其次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设计具有探索空间的问题。在课堂上经常提出诸如“你发现了什么?你想按怎样的顺序观察思考?你还有什么问题?”等等问题。对这些问题,教师不作硬性规定,不把探究内容侵害成一系列连续的小步子,而是留给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尊重学生选择的权力,改变师生间意向交流方式,引导学生在合作中讨论探究,在多向交流中发展。
  最后还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不能当堂解决的问题应作适当的延伸。如学习“长方形面积”后,鼓励学生质疑:“○1两个长方形周长相等,它们的面积也一定相等吗?○2两个长方相等,周长长的长方形面积就一定大吗?”使学生在讨论探究过程中不公正确解答了问题,还设计了多种计算周长和面积的问题,进一步巩固了新旧知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另外,越来越多的教学实践证明,一节好课不再是教师的结束话音一落,下课铃声就响作为标准的。铃声不能代表探究活动的结束,应该留下一些问题让学生去查阅资料、问老师、问家长、甚至去上网……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因为我们要用发展的目光看待学生,不能让他们只按我们的指令去教,而是激活课堂,让学生自主探究,去发现,去掌握知识,以达到终身探索求知的教育目的。
  三、指导实践、促进学生发展
  俗话说:眼过百遍不如手过一遍。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操作,从画、剪、折、摆、量、数等实践活动中,通过观察分析,不仅可以发现规律,获取新知,而且在教师的精心指导调控下,进入情绪高昂、心智振奋的内心状态,感知、思维、想象等心理活动会异常活跃,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从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看,年龄越小越需要通过实践操作获取知识;从教学的知识内容看,逻辑性越强、理论性越深的知识越需要直观实践操作演示。新课程倡导学生在“做数学中学数学”,主动参与学习是学生发展的核心,动手实践对发展智慧、潜能具有桥梁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科的特点、教材内容及编写意图的不同,根据教学时机的不同指导不同的实践操作方式,创造贴近生活实践的教学活动。如:导入性实践操作、探索性实践操作、创造性实践操作、验证性实践操作……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手、眼、口、脑等各种器官最大限度参与到学习中去,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从多角度、多种形式的实践操作中获得最直接的感性认识,发现数学规律,从而全面深刻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培养和发展能力。
  总之,教师要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本,创设活跃的、民主的、平等的、开放的课堂,设计有探索空间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索,进行多向合作交流沟通,使教学活动在学生的不断探究、实践,实践、探究之中展开,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推荐访问:探究 花在 绽放 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