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日博士”谬判中国经济|中国经济末日到了

  有着“末日博士”称号的美国经济学家、纽约大学经济学教授努里尔·鲁比尼曾在著名评论网站“Project Syndicate”上发表文章,对中国经济做出惊人预测,称中国经济发展很可能在2013年严重放缓,遭遇“硬着陆”。
  “乌鸦嘴”恐难灵验
  鲁比尼是个名人,曾经成功预测到美国房地产按揭市场崩盘及随后的全球金融危机,但彼一时此一时,这一回鲁比尼这个“乌鸦嘴”可能不灵验了。
  鲁比尼看空中国经济的主要论据是“中国对过度投资的沉迷”,认为这“最终将造成巨大浪费并导致未来经济增长大幅放缓”。
  平心而论,投资过度确实是中国经济的一大弊端,这不用鲁比尼这样超重量级的经济学家指手划脚了,就是中国的普通老百姓也能感觉到。
  问题是中国早已警觉到这一点,中国经济正在转型,从投资为主转向消费引导,从外贸拉动转向内需促进,投资、消费、外贸三驾马车正在重新分工。
  经济学原理给经济硬着陆给出的定义是:在国民经济的过度扩张,导致极大地超越了其潜在增长能力,严重地破坏了经济生活中的各种均衡关系的情势下,用“急刹车”的办法进行“全面紧缩”,最终导致经济增长率的大幅度跌降,陷入经济萧条。
  经济硬着陆需要两个充要条件,即一次性动用强力的财政货币政策,二是大规模牺牲国民收入。而眼下中国经济并不具备这两个充要条件。
  针对前两年投资增长过快、贸易顺差过大、流动性过剩,以及结构性、输入性物价上涨等问题,中国采取了正确的政策措施,即采取小步快跑、渐进式退市的方法。在信贷方面,逐步收缩信贷规模;在调节汇率方面,顺应国际大势,但坚持微调,让人民币小幅升值;在利率方面,稳步调息,适当提高频率。
  同时坚持实施一揽子计划,大规模增加政府支出和实行结构性减税,大范围实施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和加强科技支撑,大幅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坚持扩大内需的战略方针,采取鼓励消费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收入,消费规模持续扩大,结构不断升级。
  在上述组合性政策引导之下,中国在世界率先实现经济回升向好,有效防止了苗头性问题演变成趋势性问题、局部性问题演变成全局性问题,既战胜了特殊困难、有力地保障和改善了民生,又为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目前中国正在主动调减GDP增长速度,放缓投资和出口,以积极的财政政策提高全民收入,促进内需,努力避免经济硬着陆。
  就连房地产业这只“病猫”也在逐渐调理之中,中国的房地产新政及时让房地产“退烧”。眼下房价正在小幅回落,并没有出现人们担心的“崩盘”悲剧。
  缘何看走了眼
  而鲁比尼戴着西方经济学家的有色眼镜,用一种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中国经济,只看到中国经济阴暗的一面,而没有看到光明的一面;只看到问题的危害,而没有看到问题正在解决之中。在这样的思维窠臼之下,鲁比尼焉能不看走眼、看歪了?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中国人的消费观念已经发生深刻的变化。中国信用卡流通量已由2005年的1350万张,激增至2010年的2.4亿张,未来5年年增率可达22%。此外,2010年中国销售出的1800万辆汽车,80%以上为全额付清。这些数据证明,中国的消费市场正在升温。
  虽说中国的固定投资比例仍然比较高,从金融危机前占GDP的42%迅速增至47%,但这属于短期刺激措施的结果,目的是为了缓冲全球经济走软导致出口下滑,还可以增加就业。更何况中国的这些固定投资用于道路、铁路等基础建设,目的是为了扩大经济效益。
  而过去数年始终困扰中国经济的产能过剩问题正在解决之中。在机械和装备制造领域,在国际竞争力提升和进口替代的过程中,新的主导型产业在初露端倪。由私人部门投资驱动新一轮经济周期正在启动的迹象越来越明朗,经济增长的驱动力量正逐步从公共部门和房地产投资转移到私人部门的投资。
  即便是今后几年中国GDP进入缓慢增长期,且逐年下降,但2013年只是“见底”,而不是“停摆”。2013年之后,中国经济将度过GDP回落期,在新的生长点即庞大的内需市场的驱动之下,进入平稳、健康、有一定增速的发展期。
  中国经济运行中的这些“健康因素”,自称两次“访问中国”的鲁比尼却视而不见。
  眼下,唱空中国经济的论点在西方世界有一定的市场,说句比较难听的话,这是少数西方经济学家的“政治情结”使然,有服从官方政治之嫌。
  西方社会中的极端分子对中国这个东方大国有着先天性的偏见、歧视,甚至仇恨。在金融危机中,为了借助中国,极力吹捧中国,让中国为其火中取栗,并将中国拉下水。现在中国经济向好,他们又产生嫉妒心理,又想唱衰中国。那些无法直接参与中国国内市场的做空中国的国际对冲基金,其高调的言论更像是期盼,把水搅浑,从中渔利。
  但国际社会不乏有识之士。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内的众多权威机构,则对中国经济前景普遍持乐观态度。IMF日前发布预测数据,称中国经济将在2016年超过美国,使“美国时代”终结。
  有信心也有办法
  当然了,客观地看,中国经济确实存在一定的风险因素,这是前进中的问题,是发展中的矛盾。但套用西方的“药方”难以治好“中国病”。中国要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
  为了彻底打破西方预言家惊世骇俗的“末日猜测”,将中国经济巨舰驶入安全航线,管理当局要掌好舵。
  首先,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经济硬着陆是经济政策剧烈波动引起的,只要政策不折腾,经济基本面就不会大起大落。瞻前顾后,把短期调控政策和长期发展政策有机结合起来,加强财政、货币、投资、产业、土地等各项政策协调配合,提高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和预见性,增强针对性和灵活性,合理调控经济增长速度,更加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实现经济增长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
  其次,要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眼下要做的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就是培育内需市场,为2013年之后的经济发展培植生长点。要多管齐下,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逐步使中国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有着13亿人口的中国,一旦形成一个蓬勃旺盛的消费热潮,中国经济的方方面面立马就会风生水起。
  再次,要千方百计推动产业升级。传统产业在经济中所占比重比较高、从业者众多,所以中国必须花大力气推动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这既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也是维护社会稳定、落实惠民政策的需要。上海市利用举办2010世博会的契机,积极发展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并通过科技创新提升第二产业的市场竞争力。这是一个成功的尝试。
  第四,要加快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前个时期,中国共有13个省区市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增幅20.6%。而面对人数再扩大一些的中低收入群体,中国政府推出了以减税为核心的惠民增收举措,备受关注的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已经通过。
  中国人有决心有信心也有办法保持经济的基本稳定。鲁比尼等人在中国经济的滚滚洪流面前大唱反调,只能自毁名声。
  (责编 穆伙)

推荐访问:中国经济 末日 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