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 “80后”辅导员如何做好“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  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是由辅导员进行开展的, 而很多辅导员是“80后”, 这出现了“80后”带“90后”, 成为了“90后”的领路人, “80后”辅导员如何做好“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目前教育领域的管理问题之一, 采取怎样的教育方法才能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是一个值得深入讨论的问题。
  【关键词】
  “80后”辅导员“90后”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90后”出生于中国深化发展的阶段,是改革开放成果的彻底享用者,是信息时代的优先体验者。 “90后”的大学生逐年取代“80后”大学生而成为高校学生的主流群体,“80后”在部分高校辅导员岗位上却成为了主流。“80后”辅导员如何对具有新时代特点的“90后”大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80后”辅导员的工作优劣势
  高校辅导员, 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从事德育工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一支专门从事学生德育工作的队伍,一个平凡而又特殊的教师群体,是每位大学生大学期间思想、学习和生活的导师,承担着帮助学生成长、成才、成功的重大责任。因此,作为沟通学院和学生桥梁的辅导员,在大学生的人生中起关键性作用。 “80后”辅导员作为年轻的一代,善于接受新事物和不断进取的特征使得他们不满足于现状,不断寻求新的更有效的工作方式,尤其是对网络的应用,不仅有利于师生的沟通,拉近彼此的距离,而且以意想不到的效果及时解决问题。“80后”辅导员和“90后”大学生的年龄相差不大,彼此之间存在共同的话题和喜好,更容易与“90后”大学生成为好朋友,能较快的融入到“90后”大学生的生活当中,当学生遇到生活、学习、工作等困难的时候,他们也会想到找“80后”辅导员帮助。
  高校“80后”辅导员作为一支年青的教师队伍,也存在一定的劣势,如工作经验不足,缺乏社会阅历,没有经历过多的生活磨练,也需要加强自我提升。因此,高校必须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开展相关的业务培训与指导,提高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整体素质,从而引领辅导员走专业化、专家化的道路,主要应结合当前学生的思想实际,加强教育工作者自身的学习,提高其理论水平和知识水平,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改变居高临下、单纯灌输说教的教育方式,增强沟通协调能力、创新能力、网络和多媒体运用能力,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认识社会,认识自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
  二、“90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现状及原因
  对于刚刚入学的“90后”大学新生,从生理到心理等方面还都不太成熟,自我调整、自我适应能力都比较弱。特别是,大学是一个崭新的环境,与过去小学、中学有重大不同,校园环境、班级同学、居住地点、生活节奏、学习要求、人际交往、社会活动等方面都发生了急剧变化。同时,“90后”大学生生活在条件相对优越的时代,大多是独生子女,思想上与以往大学生有着较大差别。高校“90后”学生自我意识强烈,喜欢按自己的方式处理问题,特立独行,极力表现与众不同,善于把自己的独特想法通过各种活动展示出来。有时,为了标新立异,体现个性,他们可以随意变更自己看待问题的观点和立场,前一分钟还崇拜得五体投地的事物,后一分钟就突变成不屑一顾的藐视,变化多端,让人捉摸不透。如在入党问题上,“90后”大学生入党动机也呈现多样化、多层性。当问及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动机时,有的认为信仰共产主义,寻求政治上的归属感,也有的认为能够更好地为社会和他人服务,有利于自己的成长、成才、就业,还有一部分是父母、师长要求我入党或入党很有面子,是身份的象征。另一方面,“90后”大学生集体主义观念不强, 当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往往会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如今很多“9O后”出生于4+2+1”家庭环境中,四个老人与父母共同抚养一个孩子。在家人的共同关怀下,“9O后”自然而然成为家庭的重心。在这种独特的“4+2+1”家庭环境,家人的过度关怀很容易造成“9O后”以自我为中心,团体意识及抗挫折能力不强。
  三、“80后”辅导员如何应对“9O后”大学生
  尊重、理解、信任学生,成为学生的好朋友。尊重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与教师缩小心理距离,学生才会对教师产生依赖感。 “80后”辅导员工作经验尚浅,通过多读、多看、多写,加强自已的语言表达能力,训练谈话技巧,能更好地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并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组织能力,针对“9O后”大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有效管理,处理好学生事务。善于总结日常工作,并主动思考学生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在理论学习和实践工作中探索,做为一名年青的辅导员,要勤学好问,虚心向老辅导员请教,主动学习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并在工作中逐步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
  “9O后”有着强烈的独立性和叛逆性,又有着无法摆脱的依赖性。教育对象的变化给思想政治工作者提出了新课题,给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形式提出了新要求。高校“9O后”喜欢标新立异,个性张扬,崇尚自由,对网络依赖性强,团队精神和独立生活能力等方面比较弱。面对挑战,“80后”辅导员要与时俱进,努力探索新途径、新方法,把握新规律,总结新理论,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手臂延伸到新领域。同时,“80后”辅导员应深入到宿舍、教室了解学生的生活、学习、心理情况,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增强教育工作者的亲和力,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及时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关心的问题、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等,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要公正、客观地看待每一位学生,以宽容的心态和欣赏的目光,对他们的长处给予充分肯定;对他们的缺点和不足,也要用适当的方法予以指出,不能过分纵容和迁就。通过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调节自我,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健康成长。 “80后”辅导员可以通过利用网络交流便捷的特点,针对恋爱问题、社交关系等当面不易于交流的问题可以通过网上聊天等方式进行沟通交流,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另一方面,不能只看到网络的优势而忽视网络的危害,我们还要加强网络道德教育,营造良好的网络道德氛围,防止“90后”大学生过分依赖网络甚至沉溺其中不能自拔。手机是“90后”大学生最为普及的一种通讯工具,辅导员可以通过短信平台,增进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拉近师生间的友好关系。
  总之,一个时代造就一个时代的青年。我们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客观看待“9O”后大学生这个学生群体,正确分析其思想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
  参考文献:
  [1]《高等教育学》杨德广、谢字邦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06出版
  [2]《高等教育组织与管理》 王孙禺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3]《大学生活:困惑与反思 》唐汉卫、吴秀霞 山东人民出版社 2010-04出版
  [4]《大学团体心理辅导实操指南》 罗京滨、曾峥 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9-07出版

推荐访问:辅导员 如何做好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