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国际收支能否走向相对平衡】国际收支和金融危机的关系

  【摘要】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客观上为我国实现国际收支的基本平衡提供了机会。我国应抓住机遇,扩大内需,增加进口,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和对金融资本账户的调控机制,使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成为一种常态。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国际收支平衡; 调整效应
  进入新世纪以来,以国际收支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双顺差”为主要特征的外部失衡成为伴随中国经济增长的基本模式。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给中国经济增长带来了沉重的压力,但也为中国国际收支恢复均衡提供了机遇。本文以全球金融危机为背景,分析其对中国国际收支失衡的调整效应,探讨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国际收支走向相对平衡的可能性以及为此应采取的对策。
  1. 中国的国际收支失衡
  一般来讲,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应保持相对平衡,经常账户和金融资本账户的余额应基本相互抵销,即经常账户赤字可以通过金融资本账户顺差加以平衡,如美国;经常账户盈余可以弥补金融资本账户逆差,如日本。而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的大部分年份,国际收支就已呈现“双顺差”格局。1991年,中国的国际收支经常账户顺差133亿美元,金融资本账户顺差46亿美元。但在整个90年代,双顺差问题还不明显,顺差金额相对较小,1998年,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金融资本账户还出现了63亿美元的逆差。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扩大明显加速,并由此积累起巨额的外汇储备。2001年,经常账户顺差174亿美元,金融资本账户顺差348亿美元,当年外汇储备净增加额为472亿美元。2007年,也就是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前,中国国际收支经常账户顺差3,532亿美元,金融资本账户顺差942亿美元,当年外汇储备净增加额达到创纪录的4,619亿美元。此后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经常账户顺差从2008年达到4,206亿美元高点后开始下降,但仍保持较高水平。2011年,经常账户顺差2,017亿美元,金融资本账户顺差2,211亿美元,外汇储备净增3,338亿美元,累计外汇储备总额达到31,811亿美元。作为世界上最主要的经济体之一,在如此长的一段时间里,保持如此巨大的国际收支顺差,在世界经济史上可能是独一无二的,其弊端也日益显现。
  巨大的经常账户盈余不断引发贸易摩擦,天文数字的外汇储备是国内通货膨胀的主要根源,同时带来人民币对外升值的压力,造成人民币对内贬值与对外升值并存的独特经济现象。由于世界性通货膨胀是一种长期趋势,外汇价值由债务国来决定的情况下,外汇贬值几乎成为一种必然,这势必导致国家实际资源的大量流失,不利于国民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2. 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国际收支的调整效应
  随着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和西方国家储蓄率的提高,对中国出口的需求下降,以出口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遇到极大的挑战。从2008年11月至2009年11月,出口连续十三个月大幅下降,年平均增长率仅为–16%。从2008年11月至2009年7月,外商直接投资流入量连续九个月下降,年均增长率为–22%。2008,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从2007年14.2%的高点大幅下降,2008和2009分别为9.6%和9.2%。这不仅让中国进一步认识到改变其过度依赖国际市场的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性,在客观上也促使中国开始重新平衡其对外经济活动。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2012年9月公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国际收支总盈余为921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66%, 已恢复到2005年同期的顺差水平。经常账户盈余为772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2%。经常账户差额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已从2007年10.1%的高点降至2.1%,已经在国际上公认的4%的合理范围之内。这表明,中国的国际收支顺差正在逐渐减少,顺差结构有所改善,外汇储备激增的趋势开始放缓,在“十二五”期间实现“国际收支趋向基本平衡”的目标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但我们不能不看到,上述变化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发生的,在很大程度上是客观环境作用的结果。一旦世界经济出现复苏,中国的国际收支是否会重蹈覆辙是一个值得关注并需认真对待的问题。
  3. 中国国际收支走向基本平衡的前景与对策
  中国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解决国际收支失衡问题会涉及方方面面的不同利益,如果相关经济政策为兼顾不同利益而出现摇摆,问题将会变得很复杂。 为了实现“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国际收支趋向基本平衡”的基本目标,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以下几项工作:
  3.1. 促进进口,实现贸易收支基本平衡。
  巨额贸易顺差是导致经常项目顺差的主要因素,是引起贸易纠纷的导火索,也是导致实际资源流失的主要渠道。要想实现国际收支的基本平衡,首先必须实现贸易收支的基本平衡。为此,2012年4月30日,中国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强进口促进对外贸易平衡发展的指导意见》,它释放一个明确的信号--鼓励进口。但单方面强调鼓励进口势必给国内企业带来巨大压力。为此,2012年9月12日,国务院又通过了《关于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意见》,共八条,除第六条仍强调扩大进口,促进外贸平衡外,其余七条均与促进出口有关。由此可见,实现外贸平衡必须处理好鼓励进口和保证出口的关系,在近期利益和远期利益之间做出取舍。我们仍有理由期待,“十二五”期间中国的贸易顺差将相对减少。
  3.2. 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涉及到外部平衡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人民币汇率。关于人民币汇率是否低估一直是西方学者、商界和政界关注的焦点。他们之所以认为人民币被低估,是由于中国巨额贸易顺差的存在,并由此导致巨额的外汇储备。毕竟,外汇储备的增加,主要是国家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的结果。事实上,早在1994年,人民币汇率改革就确定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的基本原则,从1994年到1997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从1美元兑8.7元升值到1美元兑8.3元。只是由于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阻断了人民币市场化的进程,出现了连续八年盯住美元的现象。2005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再次启动,人民币汇率从2005年到2008年升值了将近30%,尽管这一进程再次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干扰,但2010年起人民币又升值10%以上。目前,外贸顺差占GDP的比率已控制在3%以内,应该说人民币汇率已趋于基本平衡。这就为减少对外汇市场的干预,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3.3.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储蓄率,刺激国内消费。
  导致中国外部失衡的内部因素是国内消费率过低。为抵销减少贸易顺差,实现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对国内企业的压力,唯一有效的途径就是扩大内需。中国经济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超高的储蓄率。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进入新世纪以来,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呈不断下降的趋势,从2000年的62.3%到2010年已降至47.4%,这几乎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发达国家的这一比率通常都在70%左右。刺激居民消费,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效提高国内消费比率是解决外部失衡的当务之急。
  3.4. 完善对金融资本账户的调控,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中国国际收支保持十几年的“双顺差”应该是一种特殊情况,不能永久持续。当经常账户出现盈余时,金融资本帐户应是逆差,以保持国际收支相对平衡。为此要尽快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减少外汇干预,加快“走出去”战略的步伐,使经常账户盈余和金融资本帐户赤字成为一种常态。

推荐访问:国际收支 中国 金融危机 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