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性教学目标的达成与拓展]教学目标达成分析

  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相对于知识和能力的教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往往是缺乏的,主要因为在教学实践中对情感态度方面的目标动词解读较少,难于把握,以及在教学评价中也经常被忽略,难以考查。但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是建立在知识和技能基础之上的,是体现课程核心价值和提高学生生命科学素养的重要环节。笔者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必修2第六章第2节“基因工程及其应用”为例,详细分析并提出了情感性目标教学的实施策略。
  1 情感目标动词分析
  情感性目标动词分成三个等级,从低到高分别为经历(感受)水平、反应(认同)水平、领悟(内化)水平,即经历建立感性认识——表达并作出相应反应——形成一定行为或观念,内化为素质。各级常见动词有:经历水平:体验、参加、讨论;反应水平:关注、认同、拒绝;领悟水平:确立、形成、决定等。
  在“基因工程及其应用”中,课标设定目标为“关注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关注”属于情感性目标动词中的反应(认同)水平,能在经历相关内容和事务的基础上表达感受、态度和价值判断;做出相应的符合科学性的反应。根据课标,教师要明确,学生要有相应的经历,然后才能有感受、观点和价值判断。经历什么?如何经历?认同什么?如何表达自己的认同?这些问题要求教师创新性的提供平台和设想。关注的对象是“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通过收集我国及欧美国家转基因研究的成果,调查人们在食用的转基因食品,表达对自然界种植的转基因植物安全性的看法、统计超市相关的转基因食品种类及销量,都可作为学生经历。
  情感目标的实行是建立在知识和能力之上的,在课堂教学中没有相关的基因工程的基本知识,行不行?如果要介绍陈述性知识,详略程度应如何?课标并未明确指出本章要讲述基因工程过程的内容。考虑到学生认知规律及教材知识体系的完整性,本节将基因工程原理以及基因工程应用作为了解水平的教学目标要求。故在知识目标上要到位而不越位,不求深刻理解,只要大致了解即可。
  2 情感性目标教学策略与过程
  2.1 确立重点和教学策略
  根据课标的要求,教师确立教学重点,是轻知识能力目标、重情感目标还是知识能力与情感目标并重,然后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和时间安排。通过上面的分析,本节课教学重点是达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而不是基因工程的原理。达成课标要求“关注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借助听证会的教学策略,利用学生活动,经历资料收集、分组合作、辩论交锋、民主表决、达成共识等阶段,形成一定的价值观。至于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在生物选修“现代生物技术”上有专门章节加以详细介绍,这里的处理只是作为知识的铺垫,了解大致的过程即可。
  2.2 学生活动的组织和实施
  听证会是民主社会公民参与决策的一种常见方式,中国相关部门现在也经常用这种形式来决定与人民群众生活相关的事情。听证会的核心是公众参与、民主决策。教师让学生分组并模拟不同的社会角色,从这些角色自身立场出发,阐明对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的认识。针对不同的听证内容,可设立不同的角色,但这些角色肯定要包含利益相关的正方和反方、相关领域的专家和律师、主席团等,而且人员比例应合理。
  关于听证会的组织和实施,教师只要先简略介绍听证会的目的和要求,确定一组学生为主持人,其余工作就由主持人负责协调安排。教师只是在必要的时候指导。例如笔者在组织实施听证会时,就给组织者(主持人)一般的听证流程图和角色设立参考。然后由学生自己组合形成不同的小组,选择相应的角色。这些角色一般包括正方、反方、律师团、专家组、主席团等组织,各小组按照角色的责任和义务,分工合作,完成本组的相应工作。在本次听证会中正方、反方要代表各自的利益,赞同或反对“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应该大范围推广”,然后陈述相应的理由;律师团从中外法律层面解读正反方的观点;专家组从国内现状、国际惯例方面作补充;最后主席团组织投票决定听证结果并当场宣布。该结果由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达成,当听证结果一旦形成,就以地方法规的形式确立,正反双方都必须遵守并执行。
  3 实现情感目标的教材资源处理
  课标的指导下,相同的教学目标在不同版本的教材中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例如对于本节的教学目标,人教版教材提供了听证会参考和调查转基因食品安全性,通过学生活动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苏教版教材设立了“放眼社会”栏目,从正反两方面论述了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但并没有倡导具体的活动形式。中国地图出版社在教科书第80~83页,提供了4条资料,设计一个探究活动,进行关于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讨论,在资料的呈现方式上,图文结合,培养了学生读图和获取信息的能力,还设计了“相关链接”环节,客观呈现转基因的现状。
  教材只是一种教学资源,教学过程不必拘泥于教材。因此教师从学生特点、地区特色等方面综合考虑,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对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达成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学生在网上搜索资料时,会碰到各种各样的资料,如绿色和平组织拍摄的关于拒绝转基因产品和转基因生物的带有“内幕”、“阴谋论”等字眼的各种证据和论调。这就需要学生有较高的甄别能力,既要收集大量的资料,又要能够去粗取精,提炼出适合自己的观点。当各方代表陈述观点时,就产生思想碰撞,甚至言语冲突,有的学生的资料占有不一定很全面,观点也许比较激进,缺少分析,说教过多,缺乏科学、公正,这时教师在最后总结的时候要适当地指出,进行正确的诱导。因为各方代表观点不一致,最后主席团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组织全班学生进行举手表决,少数服从多数,最后达成协议。
  4 情感性目标的达成与反思
  4.1 情感性目标在活动中达成
  活动教学是学生喜欢并且效果较好的教学方式,活动中学生不但接受知识,更有效完成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塑造。学生活动的方式有多种,如探究、实验、辩论、模型构建、调查和访谈等。听证会在教学上应用不多,但是可锻炼学生多种能力。听证会一般有以下几个步骤:
  ①主持人宣布听证会开始,陈述议题、议程和纪律;②正方和反方分别陈述各自的观点,包括陈述观点和自由辩论阶段;③相关专家或律师陈述其他各国的相关经验、法规;④主席团(决策部门)让民众民主参与表决并制定地方法规。
  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环节,教师最后作出合理评价,表扬表现优秀的地方同时指出还需改进的不足之处。教师的总结要根据整个听证会的流程,如在听证会之前,主持人督促各方的准备是否充分,公众是否全面知晓议题的信息。听证过程中的出彩之处,听证会完成形成的结论是否科学并反映大多数人的意志。因此教师必须做恰当的知识准备:关于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各国都制定了相关的法规,这些条例基于转基因食品潜在安全的不确定性,世界各国政府都加强对转基因食品进行管理。
  4.2 情感目标达成度的反思
  课标中关于生物科学素养的解释是指公民参与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知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生物科学素养是课标实施的核心任务。作为未来社会的公民,必须具备合作、探究、交流、表达的能力,而这些能力通过听证会就能得到恰当的培养。从过程和结果看,学生的参与热情高涨,课堂氛围热烈,思维活跃,观点明确,有理有据。学生完全能够胜任自己的角色,完成自己角色的使命。因此,多给时间和机会,让学生充分活动,是培养学生能力,形成价值观的合理手段。
  公民意识的培养和社会管理能力的提高在课堂说教中是难以让学生深刻掌握的。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争议很多,冲突一直存在,欲构建和谐民主氛围,必须综合各方利益,听证会就是达成妥协的一种形式。同时各方达成协定后,大家都要遵守协定,而不能出尔反尔,这也是一种诚信。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师只有精读课标,巧用资源,多用活动,才能营造乐学氛围,使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到充分发展。

推荐访问:教学目标 达成 拓展 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