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词汇隐喻式教学方法的探讨:大学英语教学方法

  一、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隐喻理论   1980年,美国认知语言学家莱考夫和约翰逊发表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隐喻理论专著《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他们提出了概念隐喻理论,明确指出隐喻是认知、思维、经历、语言甚至行为的基础,这标志着隐喻研究由传统的客观主义到认知主义的转变。他们认为:隐喻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一种认知手段, 是用一种事物来认识、理解、思考和表达另一事物的过程,是构筑概念系统的必要手段。以一个事物来认识另一个事物首先是隐喻化的概念思维,然后是隐喻化的语言表达,事实上,语言中的隐喻表达只不过是一种浅层表现,真正起作用的是深藏在概念系统中的隐喻思维。概念隐喻理论用到英语词汇上,便出现了一词多义或词义的延伸和扩展,概念隐喻理论作为语义生成理论,对英语词汇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词义的隐喻特征
  词义的隐喻特征是隐喻理论运用到英语词汇上的结果。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在词义的形成和扩展中起到了决定作用,许多英语单词具有多义性,其中一项词义是原义或本义,即中心义或说是范畴义,其它的义项大都是通过隐喻生成的引申义,即边缘义或说是非范畴义。如:crane:1.鹤 2.吊车,起重机。其中,“鹤”是本义,“吊车,起重机”就是引申义。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吊车,起重机”具有“鹤”类似的特征:长长的脖颈和长长的手臂,crane之所以能表示“吊车,起重机”,是因为“吊车,起重机”和“鹤”有相似的特征,是人们对它们相似特征类比以及隐喻认知思维的结果,是人们通过认知手段由一个词的基本义向引申义延伸的结果。又如:bank最基本的意思是“堤、岸”,引申义是“银行”,这是因为“堤、岸”和“银行”都有储蓄功能,堤岸能蓄water,银行能存money;bank进一步延伸为“聚合体、组合、库”,如data bank(数据库), blood bank(血库),food bank(救济食品发放中心)。再如:河中的水流,为current,银行流通的货币,为currency;水可流动,为flow,货币、资金也可流通,为money flow;水可冻结,为freeze,资金、账户同样可以冻结,为 frozen capital、frozen account;teeth的中心义项通过隐喻的认知功能,可以用来指形状像牙齿的其它物体;thorn和gold的中心义项分别为“荆棘”和“金子”,分别喻为“棘手、难办的事情”、“华丽或贵重之物”。通过隐喻思维,借用现成的词语来表达新的概念,这种借用就形成了隐喻或隐喻式表达。
  三、词义之间的隐喻思维规律和思维模式
  根据认知语言学理论,词义的引申、概念的借用是有理据、有规律可循的。语言中的不同概念域之间通过隐喻认知和思维机制建立起联系。人们在认识和了解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遇到不熟悉的概念或事物,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总是习惯于运用原有的概念与语言符号去把握新的事物或概念,且往往是用具体的体现一般的、用形象的体现抽象的、用简单的体现复杂的、用熟悉的体现陌生的。以head为例,最初是指人头,后来应用到动物的头部(head of a lion/狮子头),而后又用到物体的头状部分( the head of a nail),进而又成了表示空间处所关系的词(head of a lake),后又被引申为更具抽象意义的空间词语( the head of a list) ;再如:see的本义是“看见”,即“用眼睛观察”,其隐喻意义是“明白”,如I see what you mean(我明白你的意思),产生这种隐喻意义的原因很简单,就是运用了隐喻推理机制:眼睛看到了,就对看到的东西有判断、有辨别。就知道是什么,从“眼睛看”到“心里明白”,是用一种具体的概念来反映抽象的概念。
  人们运用隐喻认知机制,能使中心义项从源域向目标域扩展,理解单词时,可以借助联想、类比、映射等隐喻方式找出词的本义和引申义之间的内在关系,然后根据语境确定该词语所在的认知域,最后将单词本义进行合情合理的引申和扩展,就可得到语境中该词的确切意思。例如:well作名词时,原意是“井”,可以联想到“井”是“水之源”,所以“a well of information”理解为“知识的源泉”就顺理成章了,这是原义从源域“水源”向目标域“知识源”引申扩展的结果,也是人们联想、类比、映射等隐喻思维的结果,这样隐喻认知的还有很多,是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存在着这样普遍的认知规律,这就需要学习者透过这一普遍现象,遵循着这一普遍认知规律和模式,得到该词在语境里的确切意思。
  四、词汇的隐喻式教学方法
  根据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隐喻理论,通过对单词词义的隐喻分析,运用词义之间的隐喻思维规律和思维模式,总结归纳出大学英语词汇隐喻式教学方法应以词本义为出发点,以认知理论为基础,以隐喻思维为词义延伸的心理依据,以学习者的经验和知识为前提、采用联想、类比和推理法进行词汇教学。具体教学方法有隐喻教学法、转喻教学法、常规知识教学法和综合法等。
  1、隐喻教学法
  隐喻教学法就是依据隐喻认知机制指导学生联想、类比和推理单词词义的方法。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修辞现象,而且还是人们认识周围世界的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隐喻涉及两个概念隐喻:源域和目标域。概念域是隐喻理解和生成的基本单位。概念隐喻就是从一个比较熟悉、易于理解的源域到一个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目标域的映射过程。作为抽象事物的认知手段,隐喻以始源域的概念和内涵来理解或说明目标域的概念和内涵。概念隐喻就是源域和目标域之间的一组对应或映射,人们通过概念隐喻推导出词语的引申义或扩展义。比如与“火”有关的概念隐喻如:(1)Love is fire.爱情是火。 The fire between them finally went out. (他们间的爱情结束了)。(2)Imagination is fire.想象是火。The painting set fire to the composer’s imagination. (这幅画激发了作曲家的想象力)。(3)Enthusiasm is fire.热情是火。The speaker fanned the flames of the crowd’ s enthusiasm. (演讲者的话语激起了人们的热情)。人们借助源域“火”来谈论目标域如:爱情、想象力和热情。“爱情”、“想象力”和“热情”就是“火”的隐喻意义,不能靠查找字典获得,需靠隐喻教学法来指导学生对“火”等隐喻意义的联想、类比和推理来实现。
  2、转喻教学法
  转喻教学法就是依据转喻认知理念进行指导学生联想、类比和推理单词词义的方法。转喻同样也参与词义的生成与认知,只是隐喻作为词义的生成认知机制涉及两个不同域的映射,而转喻是同一认知域中进行的概念映射,即同一个认知域中的一个范畴被用来代替另一个范畴,如部分与整体,容器与其功能,容器与其内容间的替代关系等。根据认知心理学研究,相近的事物容易被人们视为一个单位;人们的注意力往往更容易观察和记忆事物比较凸现的方面,这就是转喻产生的映射过程所遵循的认知原则即邻近原则(principle of proximity)和凸现原则( principle of prominence)。以hand为例进行分析:(1)The hands stands for the person.手代替人:Other western countries—Switzerland, Germany, and Scandinavian countries in particular—are dominated by the iron hand of monochromic tome, too.(其他一些西方国家,尤其是瑞士、德国、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国家,也是由单时制的坚定拥护者所主宰)。(2)The hand stands for the activity.手代替活动:hold one’s hand(停止活动)。(3)The hand stands for the skill.手代替技巧: try one’s hand at something(一试身手); show a master hand (露一手)。(4)The hand stands for what one has in his hand.手代替手中的东西:show one’s hand (摊牌); eat out of someone’s hand (完全顺从或听命于某人)。“手”是人体最为熟悉的一部分,它的功能很多,作用很大,人们对它的认识更深刻和全面,所以它的替代功能非常强大,可以代替 “人”、“人们所从事的活动”,还可代替“手中的东西”和“身怀的技巧”,“人”、 “活动”、“东西”和“技巧”都是“手”的隐喻意义,而这些隐喻意义都不是“hand”这个词目下所拥有的意思,靠无济于事,需靠转喻教学法来指导学生对“手”等词汇的隐喻意义的联想、类比和推理来实现。

推荐访问:隐喻 英语词汇 探讨 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