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社会心得体会二]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原有的利益格局被打破,不同利益群体出现明显的分化与重组。改革开放之前,我国的基尼系数很低,但近些年来,这一系数快速上升。这表明,在转型期,我们一方面要考虑社会财富的迅速增加,一方面要考虑让全社会充分共享经济快速增长的成果。

  从国际经验来看,在现代化进程中妥善解决经济利益共享问题至关重要。实现利益共享可以确保经济持续增长,而利益不能共享则会引发社会矛盾和冲突。众所周知,拉丁美洲国家由于没有解决好社会利益共享问题而陷于发展陷阱。事实上,这类情况和问题并非拉丁美洲国家所独有。20世纪六七十年代,伊朗巴列维王朝进行“白色革命”,推动经济改革和发展,但由于没有处理好利益共享问题,造成悬殊的贫富分化,严重激化国内矛盾,最后导致巴列维王朝覆亡;印度人民党联盟在执政期间致力于经济改革,搞“计算机革命”,经济持续增长,但广大普通民众并没有从经济发展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于是他们在XX年的大选中对人民党联盟投了反对票,导致人民党联盟黯然下台。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过程中,经济社会转型会引起阶层分化,贫富差距和利益矛盾的存在有一定的必然性。适度的利益分化对经济发展有刺激和推动作用,但过度的利益分化则会导致社会利益格局失衡,影响社会稳定与和谐。利益鸿沟无法支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大厦也难以建立在利益严重失衡的基础之上。要保证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就要及时化解改革进程中出现的利益分化和失衡问题,消除影响社会稳定和谐的因素,构建利益共享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全体成员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的社会,利益共享是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也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和谐社会必须实现社会公正与各阶层间的利益均衡,而公正与利益均衡要以利益共享为基础。构建利益共享的和谐社会就需要在公平的原则基础上,合理地分配社会经济权益,使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各得其利,共享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成果。实现利益共享主要是针对利益过度分化而言的,目的是为了缩小悬殊的利益差距和实现社会和谐,绝不是要搞平均主义。为社会和谐建立坚实的利益共享基础,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努力。

  第一,增强利益共享的社会共识。构建和谐社会的当务之急是形成利益共享的价值理念,达成利益共享的社会共识。各社会阶层在利益共享方面缺乏基本共识,社会就无法实现和谐稳定,因为利益矛盾和冲突有可能导致社会丧失核心价值理念,出现“仇富”心理和“劫富济贫”等不良社会情绪。只有形成和牢固树立“利益共享则共荣,利益独占则俱损”的社会共识,各阶层才能积极行动起来,共同构建利益共享的和谐社会,这样才能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谐的邻里关系、和谐的劳资关系,建成和谐企业、和谐单位、和谐校园、和谐社区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才能具备坚实根基。

  第二,提高化解社会利益冲突的能力。能不能实现利益共享与社会和谐考验着党的执政能力,党和政府必须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加强对利益冲突的整合能力,切实反映和兼顾好各方面利益。利益整合的前提是不同利益能够畅通无阻地表达出来,这样各类利益矛盾才能及时释放出来,各利益主体才能进行自由博弈和充分妥协,各种利益冲突也才能尽早加以整合和化解。要通过高效能的利益整合,有效调控和缩小地区差距和城乡差距,防止贫富差距继续扩大,形成合理的利益结构,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

  第三,创建有效的利益共享平台。要实现利益共享,必须在追求效率的同时,密切关注社会公平,淡化和消除各种社会排斥,建立公正、开放、透明的竞争机制,使政治、经济、文化等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得到合理的分配。要在平等的基础上实现利益共享,必须关注多数人的利益,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利益。这就需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机制,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加大对贫困地区和低收入人群的社会救济力度,为弱势群体搭建利益共享的平台,帮助他们解决住房难、看病难、上学难等突出问题。

  第四,改革和调整失衡的利益格局。深化改革是解决当前利益分化问题的有效手段,也是实现利益共享的根本途径。要通过进一步深化市场取向的改革,推进制度创新,调整发展政策,妥善解决目前突出的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民工权益受损、分配不公、行业垄断、权钱交易等发展难题,校正失衡的利益格局,解决利益格局失衡可能引致的各种社会矛盾。(作者单位:南京审计学院法政学院) 

推荐访问:心得体会 构建和谐社会 构建和谐企业心得体会 和谐社会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