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花渐欲迷人眼 乱花渐欲迷人眼什么梗

  上海以打造“国际文化大都市”为目标,从某种意义上讲,音乐剧这种超越民族、跨越国籍的舞台艺术也赋予了它更浓郁的都市气息与更时尚的青春活力。新年伊始,上海的音乐剧市场又开始摩拳擦掌,因此,对2011年上海音乐剧的创演景观做一个全面盘点,分析总结其得与失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剧目概况
  中外合作:《极致百老汇》
  《妈妈咪呀!》
  2011年上海值得记忆的盛事之一,即承载着百年文化历史的文化广场,经过5年的建造于2011年9月全新亮相,这个在葱茏绿意掩映下的现代音乐剧剧场,成为了上海又一个崭新的文化地标。
  2011年9月,音乐剧金曲集锦音乐会《极致百老汇》作为奉献市民的第一道大餐,为文化广场拉开了帷幕。这场音乐剧可以说是2001年北京《韦伯非凡之作》音乐会的纵深发展和全线升级版。《极致百老汇》在创意、曲目、演员、舞美等各方面,都进行了重新规划和设计,不仅是韦伯经典歌曲的集锦,而是将西方音乐剧金曲一网打尽。曾是音乐剧《歌舞青春》的导演Paul将音乐会分成了“开幕经典”、“迪斯尼舞台”、“百老汇之舞”、“百老汇传统”、“英国巨制”、“桑德汉姆在歌唱”、“今日百老汇”等七大类,根据不同主题将整整38首歌曲进行了组合,既保证了风格的统一和自然过渡,也让观众体味出音乐剧发展的流变。《极致百老汇》虽也有些许遗憾与不足,但还是留下了难忘的精彩。
  2011年上海音乐剧市场值得骄傲的就是中文版《妈妈咪呀!》的诞生。首轮演出从七月在上海大剧院开始,在沪掀起了观赏音乐剧的热潮。《妈妈咪呀!》中文版目前已经在北京、广州、武汉、重庆、西安等城市巡演超过150场,在经历了巡演洗礼之后整体愈发成熟,无论是田水、沈小岑、杨竹青等主演,还是年轻的群舞演员们、幕后工作人员,在舞台环节的衔接上都更为从容。
  国外引进:《佐罗》
  《巴黎圣母院》
  2011年10月,音乐剧《佐罗》亮剑上海滩,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连演40场。该剧自2008年7月在伦敦西区首演以来,受到了全世界音乐剧爱好者的追捧,连续上演1000多场。佐罗对中国观众来说并不陌生,这位侠盗英雄戴黑面具、黑帽子,披黑斗篷,习惯用长长的佩剑划下“Z”的标记……但这一次,佐罗化身音乐剧舞台上的歌者,一路高歌席卷全球。音乐剧《佐罗》在表演形式上完成了诸多突破,集多种表演艺术于一体:动感纯正的弗拉门戈舞蹈、疯狂热情的吉卜赛音乐、精彩刺激的击剑打斗和变化莫测的烟火幻术。值得一提的是,该剧寓教于乐,绝对是一部老少皆宜的音乐剧。
  以音乐剧为主业的上海文化广场投入运营后,年末连续24场上演的《巴黎圣母院》成了这座新颖舞台上的第一部音乐剧。该剧的法文版曾于2003年1月在上海大剧院演出,相隔近9年观看英文版,依然能被该剧用音乐构筑的人物命运深深打动。约50首歌曲既独立成篇又各具特色,观众既能欣赏到歌剧的咏叹调,又能听到摇滚和民谣,而波希米亚游吟诗的加入更使其音乐显示出异国情调。歌舞分离是该剧区别于传统音乐剧的一大创新。整个剧目的歌曲全部由7位主演演唱,他们演唱时不参与任何舞蹈,使其能够在表演和演唱上全情投入。当歌唱演员用声音表达情感时,一旁的舞者就用肢体表达复杂的情感。编舞更是给予舞者极大的自由度,允许他们在台上自由发挥。许多即兴表演给整个演出带来火花四溢的舞台效果。而剧中的特技舞蹈表演更是该剧的亮点:从堪比专业运动员的徒手攀岩,到穿越舞台的时尚“跑酷”,这些特技配合剧情发展及角色的情绪渲染,让观众在现场更真实地体会到剧中人物内心的痛苦与渴望。
  本土原创:《三毛流浪记》
  《爱上邓丽君》
  《鲜花烈火》
  2011年夏季音乐剧《三毛流浪记》的全国巡演,让这个曾经陪着我们长大的老朋友又回到了载歌载舞的舞台,尤其是在三毛“诞生地”――上海的巡演更是带着笑和泪水、同情和辛酸,勾起无数人的记忆。音乐剧《三毛流浪记》由音乐人三宝和剧作家关山继音乐剧《蝶》之后共同打造的又一部作品。作为一个具有里程碑式的、典型中国文化符号意义的漫画人物,三毛的故事曾通过电影、电视剧、动画等多种艺术形式展现于世人面前。然而,选择音乐剧这种现代西方艺术形式作为载体,重新诠释这段发生在上世纪40年代旧上海的故事,尚属首次,是中国原创音乐剧的一次大胆尝试。该剧在叙事结构上,遵从了西方戏剧传统的“三一律”,将三毛在流浪过程中的种种遭遇以及遇到的各色人等浓缩在一天之内,向观众展现了一幅真实的社会风景画。该剧音乐基调简洁而温暖,歌词也朴实简约,忧伤中不失清新,与三毛渴望“吃上一口烧饼”的单纯愿望紧密贴合,愈发凸显流浪儿与现实冲突的戏剧化情境。
  2011年10月,由内地制作人李盾、台湾编剧王蕙玲等两岸艺人联手打造的音乐剧《爱上邓丽君》上海站的巡演,勾起无数观众的另一番回忆。这部投入三千万元、具有“大片”效果的音乐剧,以邓丽君的经典金曲为主要音乐元素,通过“讲述”让邓丽君在舞台上“复活”。除了主题曲《没有爱到不了的地方》外,全部都是邓丽君广为流传的歌曲原唱或是改编,在《我只在乎你》、《月亮代表我的心》、《千言万语》等近30首金曲背后,一场“邓丽君”与80后少年的隔世情一幕幕上演。《爱上邓丽君》从音乐剧中比较稀少的都市文化题材入手,将邓丽君的歌舞一生重新结构,从发展本土音乐剧、平衡国内的音乐剧市场而言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如果说以上两部原创作品只是到上海来巡演,那么《鲜花烈火》却是真正意义上的上海本土音乐剧。这部由上海高瞻音乐剧团创排的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的大型历史音乐剧,2011年12月上演于东方艺术中心。该剧以蔡锷与小凤仙的传奇情感历程为题材,借助定位准确的音乐语汇,呈现出多媒体营造的风云变幻的意境。值得一提的是该剧属于低成本、小制作,这也是目前中国音乐剧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鲜花烈火》首轮演出5场,成本不过150万元左右,主创人员不拿创作费,而是将收入与演出收益挂钩,在进入第二、第三轮商业演出后再分红,这也是推动原创音乐剧面向市场求发展的一次大胆尝试。
  校园教学:《西贡小姐》
  《德古拉之子》
  《吉屋出租》
  在热热闹闹的音乐剧市场之外,有一片净土绝不容忽视,那就是活跃在上海艺术高校中的音乐剧教学或原创剧目,如上海戏剧学院的《西贡小姐》、《德古拉之子》、《吉屋出租》。
  《西贡小姐》是俗称四大名剧之一的音乐剧经典作品,校园教学版的《西贡小姐》是由上海戏剧学 院08级音乐剧班的学生于2011年6月演出的实验剧目。这是一次相对完整的呈现,对于在校学生来说,这既是表演技能上量的积累,更是质的飞跃。
  上海戏剧学院10级MFA毕业作品原创音乐剧《德古拉之子》于2011年10月在上戏红楼黑匣子剧场上演。《德古拉之子》是马达执导、作词、作曲、编剧的原创音乐剧,这也是他的毕业作品。故事讲述了一段人鬼绝恋,情节紧凑,旋律动听,导演成功地营造了东欧古堡的神秘气氛,让观众们在短短1个多小时的时间内,充分享受了视觉和听觉的盛宴。专家认为,该剧作为一部从作词作曲到编剧全部都原创的学生作品来说,非常不容易,也充分显示了高校音乐剧创作人才的实力和潜力,是一部可以进一步挖掘的好作品。
  音乐剧《吉屋出租》是上海戏剧学院08级的毕业演出作品。该剧是上世纪90年代的一部经典音乐剧,堪称全美百老汇音乐界的辉煌传奇。如今,这部作品再度被上海戏剧学院一群朝气蓬勃的新锐音乐剧演员重新演绎,也是很有看点的。上戏版的《吉屋出租》因为有四位外籍指导的监制,整部戏的百老汇风格非常浓烈,演员的歌曲、舞蹈,乐队的配乐,都非常有节奏感,特具美国风情。剧情描述了一群失去方向的贫困年轻艺术家们挣扎的人生百态,他们被艾滋病和吸毒所困扰,是爱让他们看到了生命的意义。
  二、成绩与特色
  1、打破国界,强强联手
  纵观上述音乐剧的创演团队,无论原创还是引进,都呈现出了一个非常明显的趋势,即打破国界,强强联手。这在一定程度上既保证了演出的品质,又使音乐剧这种源于西方的舞台艺术形式能更好地和中国的土壤融合,对于中方演职员来讲更是一个开阔视野的大好学习机会。
  如音乐剧《爱上邓丽君》耗资超过3000万元,整部剧汇集了中国内地和台湾以及美国、加拿大三百余位艺术工作者的力量。为了挑选最适合的导演,该剧的艺术总监更是远赴美国百老汇,选择了《西区故事》导演卓依・马可尼里。这使该剧更多地运用百老汇音乐剧的手法演绎现代题材,采取梦幻与现实结合、名曲原汁原味和改编融合的方式,向观众展示一代歌后的魅力。
  又如中文版《妈妈咪呀!》的导演、舞蹈总监和音乐总监都分别有一位做过原版制作的英方负责人和一位中方的负责人。谈到双方的合作方式,英方主要负责把原版的唱法和舞步原封不动地教给中国的演员。中方一方面需要辅助原版内容的教学,一方面还肩负着本地化修改的任务。表演中秧歌元素的融入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这次的歌词翻译中,并没有强硬地把所有字句都翻成中文,而是适当保留了不影响观众理解的少数英文。目前中国音乐剧制作还没有西方那么成熟的一套体系,不仅在制作,还在音乐、舞蹈等创作方面,都非常缺少人才。在中国音乐剧市场的起步阶段,中文版《妈妈咪呀!》将国外成熟的音乐剧制作经验与模式引进中国,对于市场的培育及中国音乐剧创演人才的培养方面都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再如《极致百老汇》中的舞美设计与制作来自世界各地,其舞台布景在南非约翰内斯堡设计,制作则在吉隆坡,而服装与部分道具在澳大利亚设计与制作;乐队构成中,其中42人为中国演奏员,6人为外国演奏员;为了丰富舞台阵容,有21名音乐剧专业学生作为中方的群舞伴唱加入了其中。此外,巡演世界的英文版《巴黎圣母院》中也出现了三张中国面孔:《巴黎圣母院》海外巡演团副导演林小凤、剧组的服装管理台湾姑娘卓怡萱,群舞演员之一湖南小伙牟晓峰。《佐罗》剧组在上海演出期间也在高校中招聘了一部分职员参与制作。
  2、“学院派”表演人才成为主力军
  2011上海音乐剧的另一个突出特点即“学院派”表演人才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极致百老汇》中方21位演员,中文版《妈妈咪呀!》招募的群舞演员,均来自上海戏剧学院、上海音乐学院等高校的音乐剧专业在校生及毕业生;原创音乐剧《鲜花烈火》的演出班底更是纯一色的“学院派”。
  笔者所担任主讲的上海戏剧学院10级音乐剧班中参与《极致百老汇》的同学们都兴奋地说:“第一次正式登上舞台,就是和世界顶级的音乐剧艺术家们同台演出,并且是在新开幕的最现代的上海文化广场舞台上,我们学到的东西太多了,比我们在课堂上还有收获!”还有的同学说:“和艺术家们零距离接触,感受到的不仅仅是精湛的技艺,更重要的是看到了他们对艺术的执著和敬业精神,这正是我们身上缺少的。”参与《妈妈咪呀!》演出的已毕业的学生也常感叹:“《妈妈咪呀!》真让人开了眼了,整个规范不仅体现在舞台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后台的管理,如服装道具的放置规范等都是我从未经历过的。”
  的确,给在校生提供这样的演出平台,对于他们专业的成长、舞台经验的积累、艺术视野的开阔等都益处多多。当他们结束演出重返校园学习时也更有目的性、更自觉、更自律了,商业演出的舞台实践对于高校音乐剧教学来说是一个有益的补充。从另外一方面来讲,把部分优秀高校生加入到演出中,既降低了演出成本又培训了演员,还可从中发现好苗子重点培养。校园版《吉屋出租》、《西贡小姐》、《德古拉之子》的演出中也确实显现出在校学生的艺术潜质与可塑性。因此,笔者认为今后的上海演出市场还要更大力度地对这些学生敞开,为他们搭建平台,以保证教学一演出一教学的良性循环。
  3、音乐剧热度再创新高,产业化模式日臻成熟
  上海一直走在国内音乐剧市场的最前沿,是中国音乐剧市场的标杆。这里曾成功引进了《悲惨世界》、《猫》、《剧院魅影》、《狮子王》等百老汇、迪斯尼的经典音乐剧作品,培养了一大批喜爱音乐剧并具备一定音乐剧鉴赏能力的忠实观众。尤其2011年中文版《妈妈咪呀!》的两轮在沪演出及全国巡演,票房已逾几千万,至今人们对它的热度有增无减,在它的带领下,音乐剧产业化模式也日臻成熟,这些都是非常值得研究思考的。
  中国的音乐剧观众群体已经形成,尤其在上海。像《佐罗》这样的新剧目就是在经过长期的、细致的实地考察后,才把亚太地区首演地点锁定在中国上海;《爱上邓丽君》、《妈妈咪呀!》也都希望在上海驻场演出。尤其是音乐剧新的国际舞台――上海文化广场的建成与启用,定会对今后上海乃至中国的音乐剧发展发挥更大的引领作用。音乐剧在2012年的上海会更加繁荣。

推荐访问:乱花 迷人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