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与宽容林书豪的成功给家长的启示_因为爱过所以慈悲因为懂得所以宽容

  家长的一颗红心两手准备:望子成龙之心,一为学业,一为兴趣。   毕业于世界一流名校――哈佛大学,在许多中国家长的眼里,意味着“光宗耀祖”,意味着孩子踏上了康庄大道,可以平步青云;更意味着衣着考究,在华尔街等高级商业区工作,财富泉涌,飞上枝头变凤凰。
  但现实是非常残酷的,林书豪这位哈佛毕业生的真实境况是什么?竟然找不到工作!但是他没有在家啃老,而是选择他喜欢的篮球运动。这个决定,在许多中国家长的眼里,简直就是不务正业。更不靠谱的是,林书豪在球队里,一直是坐冷板凳的替补队员,还有两天就要被炒鱿鱼,平时就寄居在队友宿舍,每天在客厅睡沙发。
  孩子入读哈佛带给父母的成就感和现实的落魄、潦倒,父母会很心酸,万般滋味在心头。但令所有人大跌眼镜的是,林书豪竟然创造出了骄人战绩。
  机会永远青睐有准备的人,一件突发事件让林书豪的人生发生了惊天大逆转。球队主力队员的缺席,给了林书豪上场的机会,接下来他一发不可收――10天时间的比赛,7连胜。《纽约时报》称,林书豪让尼尔斯队比赛的收视率提高了66%。如果将尼尔斯队品牌价值2800万美元的一半归于他,林书豪的品牌价值为1400万美元,在全球最有价值球员名录里,林书豪与科比并列第六。短短几天,在社交网络,他被提及愈14万次,他的爆红也让公司市值增加了1.39亿美元。这个生于1988年的男孩,仅用了10天时间,就成为了全世界为之疯狂的最值钱的男孩,而且还有很大的升值潜力。一时间,国内报刊媒体纷纷将林书豪的成功,列入了学习榜样大肆宣传,更有要求林书豪回国效力的呼声。
  然而,很多人没有想过一个问题:如果林书豪生在中国会怎样?更为贴近现实的结果是可想而知的糟糕:如果林书豪是中国学生,为了哈佛的目标,上课、补习,不会有时间去打蓝球。名校毕业后找不到工作,最大的可能就是成为心高气傲的啃老族,或者被家长逼迫找一份庸庸碌碌的工作,埋头苦干。如果去了球队,一位哈佛毕业生去坐冷板凳?早就摔凳而去,一辈子都没有机会发现自己是篮球运动的天才。毕竟,在中国,大学生就业是特别严峻的事情,而梦想太遥远。因此,对许多学子来说,毕业即意味着失业。那么,中国家长可以从林书豪的一鸣惊人上得到哪些教育启示呢?
  1、留时间给孩子做他喜欢做的事,并把这件事升华成孩子的专长。在中国家长眼里,除了读教科书,学而优则仕、学而优则商是最为理想的道路,做其他与学习无关的事情都是在浪费时间。如果林书豪读完哈佛失业时,他不去打篮球,身上没有一技之长,除了回家做啃老族之外,基本无路可走。因此,家长在培养孩子的时候,要切记让孩子保留自己的兴趣,象林书豪爸爸一样陪他一起练球,探讨如何打好球。
  2、在父母应该放手时,让孩子吃苦磨炼,对孩子的成长而言,是一辈子的福气。
  试想,如果中国的父母知道哈佛的宝贝儿子竟然白天在球队坐冷板凳,晚上在客厅睡沙发,最大的想法就是“委屈我家孩子了。孩子,别受这样的窝囊气,回家!”
  3、家长再忙,也要抽出时间陪孩子一起探讨孩子的兴趣、爱好。 因为,孩子最感兴趣的事情,往往就是将来孩子人生的突破点。家长要加以关注、引导,让孩子的兴趣朝着正确方向发展。

推荐访问:慈悲 启示 宽容 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