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故乡到荒野的自然沉思|塞尔达传说荒野之息pc

  每一个地方,并不属于这个地方所有的人,它只属于对这个地方敏感的心灵。荷兰导演迪格娜・辛克就是这样让Tiengemeten属于了她。她以一颗诗人的哲思之心保留了那个富有田园气息、名叫Tiengemeten的小岛――一个已经不复存在的家园和故乡。
  迪格娜完成于2010年的纪录片《怀念乡野》(Wistful Wilderness)于2011年12月在北京iDOCS国际纪录片论坛上展映,它那长镜头中乡野的静谧、画外音的感伤和整体画面的哲思意味,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怀念乡野》记录的Tiengemeten小岛13年来的主要变化是将其从井然有序的农耕中移植出来,恢复其“原生态”的荒野状态。作为以故乡身份消逝的Tiengemeten,最终还是人们在考量人与自然的不平衡关系中而作出的决定。但迪格娜在这个基础上走得更远一些,她思考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人做了什么,又失去或者得到了什么?人之于自然的关系,正是迪格娜用镜头去努力追寻和探索的。
  经过世代多年改造、拥有700亩良田的Tiengemeten岛是荷兰南荷兰省的一个岛屿。上世纪90年代,在环保组织保护湿地和候鸟的吁求下以及基于航运对深水域的需求,荷兰内阁批准了“退耕还海”方案。大片围海造田得来的“开拓地”将再次被海水淹没,恢复为可供鸟类栖息的湿地。
  在“退耕还海”中,作为一些人的故乡和家园的Tiengemeten就要因此而消逝。对于生活在Tiengemeten岛的那些农场家庭,他们在这里保留了世代、记忆,形成了他们的生活方式。他们已经融入这块土地以及这里的天空、大地、阳光和四季的风雨霜雪。这是他们相处和谐的自然。然而现在他们要搬迁,他们的家园将变成陌生的荒野。
  《怀念乡野》中导演选择了7个定位拍摄点,从1996到2007年,在Tiengemeten岛作为乡野最后的这段时光里,记录了这里的景色、四季和农民。那夏季瓢泼的大雨接天连地,冬天簌簌的雪落满田野,在凝固的镜头中充满了颇具力量的美感。农场主们的劳作也有一种天然的安宁,他们耕耘、收获,田野充满了丰收的意蕴,那些带着新鲜泥土的土豆和山芋,从收获的机器里骨碌碌地进入粮仓……这一切让人想起荷尔德林那句:“充满劳绩,然而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迪格娜在《怀念乡野》中用了很多长镜头,如同静静的凝视和对即将消失的一切的细致的打量和抚摸,加上款款情深而优雅的画外音,让人确切地感受到Tiengemeten岛人对这片土地的眷恋和感情。在凝视的画面镜头中,导演似乎一直在质问:我们要将这些淹没吗?我们要失去它了吗?
  2007年后,岛内正式回归自然。导演来到他们一个定位拍摄点――乡村的丁字路口,开始摇拍,镜头缓缓转动,现在这里已经是一片湿地,原先的道路消失了,农民们的房屋和谷仓飞走了,路旁的树木已荡然无存,除了凸起的高地就是海水……
  略带感伤的画外音开始诉说,她在追问人类改造然后恢复如此循环往复的意义在哪里。影片末尾,一股悠扬的小提琴流进画面,消逝了的乡野岁月再次出现在镜头里,直到结束。
  不管对迪格娜还是对观众,变迁的世事就是这样复杂无常。后工业时代,人与自然脆弱的关系让人格外焦虑和忧心。工业时代“开拓者”的形象及其文化开始隐退,而前工业时代那种“诗意地栖居”也无法重现。面对自然,我们承担后果也努力对未来负责,但更为尴尬的是:我们改造自然,我们又恢复自然,然而我们却难以融入自然。

推荐访问:荒野 沉思 故乡 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