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所军校

  1927年初夏,在武昌宾阳门外的一所大学校园内,1000多名血气方刚的学兵,顶着烈日,进行着严格的军事训练和政治教育。这里是由叶挺担任师长的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军二十四师教导队,是中共培养自己军官的第一所“军校”。
  由于革命环境的恶劣,这所“军校”只招收了一期学兵,他们是清一色的中共党团员,历史没有给他们足够时间完成学业,短短数月后就走进了血与火的革命征途。
  二十四师教导队开设《战术学》、《兵器学》、《筑城学》、《地形学》等课程以及单兵动作、连排营行军、平战中的联络等训练。教导队每天坚持“四操三讲”。“四操”是:早晨一次跑步,上、下午各一次军事课目操练,黄昏一次军事体操。“三讲”是:上、下午各一次政治课或军事理论课;晚上一小时点名训话,实际上也是政治课或军人修养课。
  每天早上号声一响,学兵们就开始了紧张而充实的一天。艰苦、紧张的军旅生活犹如大浪淘沙,一些人吃不消,退却了,先后离开了教导队;许多人坚持下来,后来当了红军的师长、团长,绝大多数在革命战争中牺牲了。其中,长征中牺牲的第一名师长――红三军团第四师师长洪超就是这批学兵中的代表之一。与洪超搭档的师政委黄克诚,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继任他职务的张宗逊,则被授予上将军衔。解放后担任空军副司令的谭家述和大将之首的粟裕都是二十四师教导队同学中为数不多的幸存者。
  党组织非常重视教导队教育训练,重视这批新生力量,不仅派坚强的政治、军事干部来领导,而且周恩来、恽代英、叶挺等中共党和军队中的领导人也亲自到教导队授课。几十年后粟裕依然清晰记得他们的授课,他说,周恩来说话爽朗明快,阐述的观点深刻鲜明,分析透彻精辟,对斗争前途满怀信心。他授课时不时亲切地询问大家:“你们都是些学生,怕不怕苦?现在这样严格的军事生活,吃得消吗?”并语重心长地鼓励大家“一定要肩负起阶级的重托”,“学会打仗,用革命的军队去战胜反革命的军队。去夺取革命的胜利!”恽代英讲话很幽默,富有鼓动力量,而且妙语连珠。叶挺是典型的军人气派,军容严整。不怒自威;讲话也严肃,干脆利落,成为粟裕日后军旅生涯的楷模。
  教导队很重视培养学员的集体主义思想、官兵平等和劳动观点,管理严格而有序。
  就在教导队学兵们刻苦学习训练的时候,汪精卫叛变革命,意欲收缴这支不可小视的生力军的枪支。党组织看清了汪精卫的反动本质,命令教导队迅速离开武昌,经大冶、黄石港向南昌迅速集中,为了在途中减少目标,将各个中队改名为手枪队、追击炮连、监护连等。8月1日,教导队随二十四师参加了震惊中外的南昌起义,从此成了红军战士的一员。(李向阳)

推荐访问:中国共产党 一所 军校 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