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管控【网络把关:责任缺失与依法管控】

  在网络传播中,传统的传者和受者的界限日益模糊,传播主体的多元化也使传播活动进入“众神狂欢”的时代,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狂欢者”势必带来杂乱的海量信息。面对层出不穷的网络事件,在众声喧哗之中如何对网络传播进行有效的管理,对网络传播的内容进行必要的把关,是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问题凸显:网络媒体把关人由“组织化”向“个体化”过渡
  网络媒体把关环节比较薄弱,很多网站根本没有建立严格的组织程序,往往编辑一个人就可以做出决定,将内容发布在网站上。即便有些大网站相对规范,但组织化色彩也有弱化的趋势,这在视频内容把关方面尤为明显。
  2012年1月19日,北京大学教授孔庆东在网络电视台“第一视频”《孔和尚有话说》节目中,评论内地儿童在香港港铁车厢食面事件时,大骂“香港人是狗”,又指“用法治维持秩序的地方就证明人没有素质”。节目片段当晚起在网上疯狂流传,不少香港及内地网民均对其偏激言论大感不满。
  不难看出,网络舆论通常比较感性化、情绪化、简单化,具有明显的非理性色彩。这是一个典型的“组织化把关”缺失的例子。做过传统媒体的人都知道,任何粗俗的字眼都不能出现在版面、字幕上。有些电视剧因为剧情需要,不得不出现粗话时,字幕组也会将其过滤掉。但在网络视频网站上,把关者似乎对此毫不在乎,缺乏责任感。从这个角度来讲,此事并不仅仅是孔庆东个人的问题,更是网络把关责任缺失的问题。
  近来迅速兴起的微博,把关更是完全接近于“个体化”。个人微博的内容把关,主要看博主个人的素质。即便是企业微博、政府微博,他们在利用微博的同时也缺乏把关意识。
  奥美公关和CIC联合发布的《微时代危机管理白皮书》中提到,负面观点一旦开始在微博上传播,就容易引起其他遭遇类似不愉快经历的用户的共鸣,因此能迅速集中起一群自愿、持续播报负面消息的人群,这种基于“临时共性”的集体认同,将事件中的“个体协同”演变成了“多边协同”,从而使负面观点迅速扩散。就群体而言,这些非理性的言论更容易使群体在其中迷失,失去对周遭信息的理性判断,一味地盲从和接受。所以,这些不加约束的语言势必对社会道德底线及社会的公平和正义造成不利的影响。
  所谓“把关”,就是对信息和新闻的选择,对于受众来说,这是一个外部世界的基本框架被全新建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包括对信息和新闻的选择、处理以及控制。所以在传统的线性传播过程中,把关人可以通过优化发布的信息、调整信息结构,根据新闻价值、社会价值对信息进行筛选,使传播的内容符合公众的利益以及媒体的社会责任。互联网技术的分散与反控制特性,会增加网络信息的管控难度,在信息发布的过程中,信息发布者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他们可以决定信息以何种结构发布,不同信息在结构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在信息流动的结构里,每一次对信息的选择与复制,也就是一个控制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网络媒体也具有控制信息发布和流动的能力。所以,在网络传播中网络媒体是否进行把关,体现的是一种态度和观念。出位的言论也许能够赢得一时的高点击率,但从长远来看,势必影响网络媒体的公信力,制约网络媒体的长远发展。
  英年早逝的央视新闻评论部副主任陈虻说:“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网络媒体也需要承担时代赋予的社会责任,也需要强化自身的把关机制,强化筛选信息的重要性,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充分发挥媒体的教育和引导的作用。
  
  政府管控:借助法律让把关人明确责任
  越来越“个体化”的网络把关人,给政府管理增加了难度。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一条路可走:通过法律,明确网络把关人的“责任意识”。
  什么是制度?诺斯认为,“制度是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更规范地讲,它们是为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些制约。”互联网的出现在某种意义上是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自我表现、自我宣泄的平台,同时网络的匿名性,更使它成为一个“自由表达”的天堂。
  我国目前已出台多个涉及互联网的法规性文件。这些法律法规在规范和管理国内网络媒体的建设和活动,抵御网上有害信息的思想渗透,维护国家安全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给各级行政管理部门依法执政、依法管理提供了依据。政府所要做的,就是要让每一个网民、每一家网络媒体明白,即便匿名,违法也是要付出代价的。只有增加网络违法的成本,网络媒体的把关意识才会提高。
  
  网民:媒介素养亟待提高
  2010年12月7日晚8点,新浪网上突然出现一条“金庸去世”的微博。时间精确到分,还有听起来像模像样的医院,一时间这条微博被疯狂转发,有媒体甚至迅速安排了悼念专刊版面,题目已经拟好――大哭江湖。不过,这条谣言传播不到一小时,就被著名记者闾丘露薇宣判了“死刑”。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我们徜徉在全民围观时代,从BBS、博客、社交网络到微博,见证了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但掌握技术的归根结底还是人,所以每一个网络参与者的素质,决定了技术是服务于人,还是对人造成伤害。网络给了每个人“麦克风”,却不是人人都能理性发言;给了每个人瞬间成名的机会,却不是人人都具备良好的道德和操守。网络是现实社会的虚拟折射,在网络社会中,网民能否以理性的姿态“hold住”虚拟社会的是是非非,不违背公序良俗,不跟风、不盲从?在一片嘈杂和喧嚣之中,提升网民的网络素养显得尤为必要。
  参考文献:
  ①柯缇祖:《网络舆论:民意的“自由市场”?》,《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9月2日
  ②彭兰:《网络传播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版
  (作者单位:南京政治学院上海校区政工系)

推荐访问:把关 缺失 依法 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