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断标准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摘要】 目的 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及可能机制。方法 122例门诊及住院患者根据B超检查结果分为2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组62例和正常对照组60例,对2组患者的动脉粥样硬化情况及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组BMI、腰臀比值、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胰岛素浓度、高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高敏C反应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及比例、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和γ-氨酰转肽酶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2>/sup>为肥胖。并统一采集空腹肘静脉血,进行空腹血糖(FBG)、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脂蛋白A (ApoA)、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胰岛素浓度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检测,其中高敏C反应蛋白和胰岛素浓度用标准放免法测定。用稳态平衡法(HOMA法)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
  使用IP彩超诊断仪,探头频率为7.5 MHz。管腔内膜交界面到中膜与外膜交界面之间的垂直距离即为内膜中层厚度(IMT)。受检者取仰卧位,头部偏向非检查侧,充分暴露颈部,沿胸锁乳突肌外缘纵切扫查,测定颈动脉壁的最厚处及距此近心1 cm及远心1 cm三点, 取其平均值为IMT值。IMT值>1.2 mm诊断CAS。
  1.3 诊断标准 (1)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断标准采用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所制定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断标准”[1],并经B超证实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2)糖尿病: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的诊断标准[2],糖尿病症状加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水平≥11.1 mmol/L,或FBG水平≥7.0 mmol/L,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试验中,餐后2 h血糖水平≥11.1 mmol/L。(3)高血压:以《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为诊断标准[3],即收缩压≥18.62 kPa和(或)舒张压≥11.97 kPa为高血压。排除由肾脏等其他基础疾病引起的继发性高血压。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sup>检验,参数间相关性应用Pearson相关和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双尾检验。以P0.05)。见表1。
  
  表1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对照组一般情况比较
  续表:
  注:与对照组比较,*>/sup>P*>/sup>P*>/sup>P**P[4]。欧美国家目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患病率约为17%~33%。我国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患病率也在不断上升。2002年10月~2003年4月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上海市成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患病率约为15.35%[5]。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由遗传2环境2代谢应激相关因素所致的临床病理综合征,与BMI、腰围臀围比值、胰岛素抵抗等因素密切相关,已成为代谢性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的另外一种肝内临床表现[6]。本组研究资料显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组多为肥胖患者,尤其是内脏性肥胖,多有血脂异常、高血压和糖尿病病史,并且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空腹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增高,胰岛素抵抗所占的比例也较高,提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呈现出与代谢综合征相关因子的聚集性。IR和内脏型肥胖是代谢综合征的两个主要的危险因素,对NAFLD病情预后起决定作用,并能预测CVD事件,是NAFLD和AS进展的枢纽。全身的IR以及腹型肥胖可能是NAFLD与加速性CAS的一个联结点[7]。
  颈动脉超声测量的颈动脉IMT与主动脉粥样硬化的出现密切相关,是心、脑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发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组IMT和颈动脉斑块较对照组显著增高,经过包括各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模型矫正后仍然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可独立于代谢综合征各因子而与异常的颈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提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存在增加的动脉粥样硬化危险,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为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NAFLD与早期CAS密切相关,是CAS形成的早期独立标志物[8],并且这个联系独立于典型的危险因素(如IR、腹型肥胖等)。NAFLD患者与普通人群相比,多一个死亡风险。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易发生AS考虑与下列因素有关:(1)NAFLD促进全身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在单纯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向NASH进展过程中,氧化打击和亚临床炎症起着重要作用,而这可能也与NAFLD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有关。肝脂肪变相关的活性氧刺激脂肪酸氧化,伴随着肝细胞损伤和炎症细胞因子释放,促进前炎症反应,这除可导致肝脏局部损伤外,还可能参与动脉硬化的发病。研究提示NAFLD时肝脏局部的炎症、内皮功能障碍、高凝血低纤溶状态以及氧化应激、脂质过氧化等改变,与肝脏局部损伤关系密切;此外可能还会通过影响全身血液循环、加剧胰岛素抵抗,促进动脉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生[9]。(2)脂肪激素的作用。肝细胞脂肪变后具有了部分脂肪细胞的功能,瘦素、脂联素、抵抗素是最主要的三种由脂肪细胞分泌的激素,与动脉硬化密切相关。肝脏脂肪变及其伴随的炎症导致脂肪激素分泌异常可能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10]。
  本研究发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组转氨酶升高几乎为正常数值的两倍,且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肝炎最敏感的血清标志物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强烈相关。患病组的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在肝细胞脂肪变性进展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纤维化及肝硬化过程中,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起着重要作用,且与代谢综合征组分密切相关。在炎症环境中,发生持续的肝细胞坏死和凋亡,并且加重了AS的进展,这个过程尤其依赖于肝细胞产生了大量的CRP。
  总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密切,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为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危人群,机制可能涉及内脏性肥胖、胰岛素抵抗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状态下增加的氧化应激特性及血脂紊乱、炎症反应有关,可认为NAFLD是AS一个新的危险因素。对于腹部检测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者应警惕可能增加的心血管事件危险并应及时加强代谢紊乱和动脉粥样硬化监测,同时及时进行临床干预,以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参 考 文 献
  [1] 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中华肝脏病杂志,2006,14(3):161-163.
  [2] 张连凤,王金良.糖尿病试验诊断和分类的新标准.临床检验信息,1999,6(1):3.
  [3]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修订版).高血压杂志,2005,134(增刊):2-41.
  [4] 杨恩.脂肪肝110例分析.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07,10(5):473-474.
  [5] Fan JG,Zhu J,Li XJ,et al.Prevalence of and risk factors for fattyliver in a general population of Shanghai,China.J Hepatol,2005,43(3):508-514.
  [6] 范建高,朱军,李新建,等.上海市成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病率及其与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中华肝脏病杂志,2005,13(2):83-88.
  [7] 范建高.脂肪肝促发代谢紊乱和动脉硬化的机制.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07,6(2):108-110.
  [8] Targher G,Arcaro G.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and increased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Atheroscler-osis.2007,191:235-240.
  [9] Fan JG.Impact of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on accelerated metabolic complications.J Dig Dis, 2008,9:63-67.
  [10] 范建高,方继伟,陆元善,等.U230A芯片动态观察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大鼠肝脏基因表达.中华肝脏病杂志,2005,13(8):574-577.

推荐访问:硬化 动脉 肝病 脂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