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破浪展雄才【《乘风破浪》展英姿】

  上海江南电影制片厂1957年摄制完成的《乘风破浪》,是我国首部以女海员生活为题材的故事片。它以明朗抒情而又轻松愉快的风格,通过对三个不同性格的商船学校毕业的女学生,经过顽强刻苦努力,终于胜任工作岗位的生动表现,反映了新中国第一批长江航运女驾驶员茁壮成长的经历。
  引发该片拍摄的,是《新中国妇女》杂志1955年第5期上刊登的一篇题为《林幼华,长江第一个女驾驶员》的报道,记述了毕业于广东潮汕高级商船技术学校(后改为长江航运学校)的林幼华,在江汉轮实习期间冲破轻视女性的落后偏见,勤学苦练掌握复杂技术,在大江大河中经受锻炼,成为新中国第一批驰骋于长江航运上的女驾驶员。上影厂的著名导演孙瑜看了这一报道后很感兴趣,有意将这一题材搬上银幕,得到上影支持欣然投入创作。
  为了写好《乘风破浪》电影剧本,孙瑜先后用了几个月的时间下生活。他认为自己必须相当了解长江航运的状况和熟悉女驾驶员的生活,于1956年5月兴奋地踏上“人民9号”轮,随船溯江而上。
  已是该轮三副的林幼华,是孙瑜此行观察的主要对象,登船第一天的短暂接触就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当天因货未装完而没有开船,孙瑜应邀参加在午后举行的船员大会,新老两代船员聚集在不大的饭厅兼俱乐部,气氛热烈地总结讨论工作,代表青年突击队宣读决心书的正是兼任团支书的林幼华,她略带汕头口音的普通话铿锵有力,一副意气风发、活力四射的劲头。会议结束孙瑜在林幼华陪同下参观黄浦码头装卸情景,看到并立船舷身着三副制服的她,微笑着不停地与平稳驾驶穿梭运送来往乘客过江轮渡的女司机和熟练威武操作装卸成千上万吨货物的女起重机手互相挥臂致意,而她们以前不过是些摇小舢板船拾破烂,捡煤渣的“江北”小女孩,令孙瑜感慨不已。
  第二天早晨“人民9号”驶离上海,船长王伟亲自掌舵指挥,林幼华肃立“传令仪”岗位,一边口述命令一边摇动�钟,通知机舱里的值勤水手,开动左或右的螺旋推进器,或快或慢、或前进或倒退。离靠码头是驾驶技术最为复杂和最易发生事故的关口,没有十几年的经验很容易心慌意乱,而林幼华却始终保持沉着镇定的姿态,旁观的孙瑜也不禁被这严肃神圣的气氛所镇慑。在后来昼夜不停地航行中,孙瑜常在林幼华值夜班时,观察她如何在黑黝黝的驾驶台里聚精会神地驾驶夜航,不断用手里的望远镜细心观测迷雾中像点点萤火虫般的航标灯,不时向舵工水手发出清脆坚定的口令。从上海到宜昌有几百公里的漫长水程,哪里有浅滩,暗礁,沉船,还有那一丝也不能有差错的航标表,她都滚瓜烂熟、倒背如流。孙瑜深为她们而感到自豪,在结束短短航程的时候,他对林幼华由衷而言:“写剧本的人实际上并不是我而是你们,是你们的英勇斗争写下了革命史诗!”
  “人民9号”轮体验生活虽然仅有短短的19天,却令孙瑜觉得“脑子里好像充满了祖国可爱的人民和一幅幅锦绣河山连续活动着的电影画面”,他怀着激动的心情,回到上海立即挥笔疾书,不到两星期就飞快写出了自称为“抒情喜剧”的《乘风破浪》剧本。
  “抒情喜剧”样式的运用,则是孙瑜从体验生活中获得启示而有意为之。林幼华领航时很为严肃认真,生活中却喜欢逗笑,她也说自己从小就顽皮,长大了还是“孩子气”十足,而且长时期是“人民9号”船上惟一女性,好像已经忘记自己是一个“女人”了。孙瑜在船上曾留心过她的装扮,海员制服一直不离身,好不容易才在一次晚饭后休闲时看见她穿过妹妹从广东寄来的美丽花裙,她笑着说自己是一个“没有感情”的人。这调皮话让孙瑜备觉新中国的青年投入所热爱的事业,是多么乐观开朗、活跃泼辣,也促成他决定以“抒情喜剧”样式创作剧本。
  《乘风破浪》剧本完成之时,正值上影改组为上海电影制片公司,分管艺术生产的副经理张骏祥及文学部都感到剧本具有新意,很快讨论通过交给下设的三个分厂之一的江南厂并破格决定拍成彩色片,孙瑜称之为“锦上添花”。
  摄制组很快成立,孙瑜邀请蒋君超联合导演,又一同赴京商借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黄音,主演健美活泼的女驾驶员梁璎,其余角色则由上影演员汪漪、二林、张冀,中叔皇、金川、程之等担任,他们一起登上“人民9号”轮体验生活。
  1957年5月影片正式开拍,首先进行的是外景拍摄。长江航运局上海分局予以合作和帮助,允以使用由上海开往重庆的“人民9号”客轮,摄制组的演职员们随船西上迢迢几千里,从长江入海处广阔的吴淞口,直抵山城重庆,途中得到相关方面的大力支持。在武汉拍摄梁璎等三个女驾驶员游览长江大桥的几个镜头,所需白舷红沿的汽艇由海军提供,长航局又借了一条“监督1号”艇,两船绑牢在一起以供近景拍摄……
  影片公映后获得广大观众喜爱,特别是青年观众反应尤为热烈。然而就在影片上映不久,因遇“反右”运动,曾遭到康生无端指责而禁映。1962年经文化部甄别又恢复发行,“文革”中再度被打入冷宫。1980年文化部和全国妇联联合举办“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70周年电影周”,它是入选的四部影片之中惟一复映的旧片,依然风靡一时。有媒体曾刊载报道批评济南“前卫”电影院门前出现争购《乘风破浪》电影票时,“人声鼎沸,喧嚣嘈杂的混乱状况”,还附有一张照片,画面上是购票人你挤我拥,两个小伙子悬挂在售票窗口的飞檐上,四只脚踏在人群的头顶。孙瑜收到这一剪报后曾慨言:“这是一个不文明的坏事,但却可以从这条小品文般的新闻中,看到一部二十三年前创作的电影‘上座不衰’的盛况。”
  责任编辑/翟建农

推荐访问:乘风破浪 英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