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有用无用来衡量人生|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

  近日,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安忆在给该校研究生的毕业致辞中,劝告毕业生“不要尽想着有用”、“不要过于追求效率”、“不要急于加入竞争”。王安忆的三个“不要”引发不少人的关注和热议,《中国青年报》的在线调查显示,61.1%的受访者认为,这三个“不要”适合当下的年轻人。
  有人认为,“当前国内功利的价值导向尤其突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发展不太平衡”,同时,“当下实用主义的主流价值观和快速的社会发展节奏,影响了年轻人的价值取向和生存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年轻人要做到王安忆的三个“不要”,其实并不容易。但是,越是在功利主义横行、社会潮流裹挟个人独立判断的时候,我们越要像“当代人类精神生活导师”雅斯贝斯所希望的那样去做一个“精神贵族”,王安忆的三个“不要”实际上也有这方面的要求。
  一个“精神贵族”,除了能做“有用”之事,更有勇气去做“无用”之事,去修“无用”之学。当然,任何时代都存在着功利性的价值导向,人们优先应对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并没有错。问题是,如果整个社会的年轻人都选择去做“有用”之事,而不愿意去学习哲学、文学等“无用”之学,不去关注文明、正义等看似“无用”,实则重之又重的东西,这种价值取向就过于单一了,不利于年轻人的整个人生,也不利于整个社会的创新和进步。
  实际上,人类精神的空间是无限广阔的,根本不能只靠“有用”和“无用”来衡量。谁也无法将世界上所有“无用”的东西都消除掉,如果消除了“无用”的,“有用”的也就不会存在。所以,王安忆才会忠告我们“不要尽想着有用”,而应该勇于去做一些“无用”的事情,因为这样我们的生命将会被充实,将会取得很好的平衡。当我们能够将所谓的“有用”和“无用”都看成自己的翅膀,在飞翔的过程中,我们才不会被功利的、实用的、短期的东西所绑架和占有。
  一个年轻人如果被“成功要趁早”的观念所诱惑,在生命的整体还没有形成时“急于加入竞争”,试图显出自己的力量,他将极有可能遭到挫败,反而更容易让那颗年轻的心忙乱和迷失。所以,王安忆呼吁我们“不要急于加入竞争”,就是要让我们先接受自己的生命,让生命的整体在从容优雅的环境和心境中成长起来,并且学会谦让和观照,有德有信,知道仰望和觉悟,具有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成为一个“精神贵族”,而这也意味着你将很难被挫败。
  (摘自《中国青年》2012年第20期 图:廖新生)

推荐访问:不以 无用 有用 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