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实施方案【职业教育的校企一体化理论研究】

  【摘 要】职业教育源于企业,校企一体化是职业教育本质的回归,是浅层次的校企合作走向深层次的新阶段。本文围绕职业教育的校企一体化理论进行研究。  【关键词】职业教育;校企一体化;理论;研究
  一、职业教育的校企一体化之内涵
  1.校企一体化的含义。校企一体化是指学校和企业两个独立组织,为提高竞争力,进行紧密合作,彼此分享所有责任、权利、义务、风险及利益,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双方仍是独立之法律主体。职业教育源于企业,校企一体化是职业教育本质的回归。校企一体化是浅层次的校企合作走向深层次,由松散型走向紧密型的新阶段。校企一体化系统由三大要素构成,分别是职业院校、企业(行业)和政府。三者中,职业院校和企业是主体要素,要实现校企一体化的紧密合作还离不开政府的桥梁与纽带作用,政府的支持和引导是校企一体化成功的有效途径和保障。
  2.校企一体化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职业院校肩负培养高素质技能专门人才的职责,一方面把职业院校培养出的学生输送到合作的企业当中;另一方面,职业院校需要与企业密切合作,建立一种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作为校企合作模式更为紧密和深入的表现形式——校企一体化对于当代职业教育的作用是最为重要的。在校企一体化的建设中,学院选择主导行业(发展成熟的行业)中的主流企业,实现企业与学院的强强联合。凭借主流企业先进的生产技术与服务、成熟的文化理念以及学院锐意进取的改革发展思想为学生培养奉献优质的教育资源。校企一体化将学校与企业的合作视为一个逐步发展、持续深入的战略过程,是双方由融入至融合最后达到融通的过程。我们并不满足于双方的合作仅局限于企业提供顶岗实习、专业实习等浅层面,我们意图引领企业全过程、全方位的介入学校课程、教学、实践等环节,企业文化和职业教育理念得以深度渗入以养成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凭借学校作为企业发展的人才培养和储备基地功能的发挥,最终体现企业视学校的发展为己任的校企共生的生物学思想。作为职业教育研究“发达国家”的德国有着一套成熟的职业教育体系,包括主流的教学思想、设计导向的教学理论,职业教育能力开发的教育理念、学习领域的课程方案和行动导向的教学过程。在德国职业能力开发的教育理念研究中,有专家提出了网状结构的经验取向学习理论,所谓经验学习简单地说就是在日常工作中具体的行动和问题解决的反思过程。那么在网状的学习结构中构建经验学习的理论着眼于区分工作地点,即连接不同的企业和企业外学习地点的网状结构组合成的学习地点。对于在某一个工作环境中工作了较长时间,因而较为熟练的员工,在他们的工作过程知识的意义上的经验知识对于企业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企业尝试以有经验者或以指导项目的形式,让有经验者的知识为工作过程中的初学者服务。知识、认知、能力,这些个体在工作岗位上学习的并用之为自己的日常工作服务,对于生产和过程革新是最重要的潜在力量。这也强调了学校与企业的网状共生,提出了校企深入合作,从经验传承并服务企业的角度,构建校企一体化的理想模式。综上,我们将理解的高职教育与校企一体化的关系表述为图1,该图反映出校企一体化在高职教育中的核心地位。
  图1 高职教育四个重要环节与校企合作、校企一体化的关系
  二、发展我国现代职业教育校企一体化的理论依据
  1.理论的演变与成熟。经过多年的发展和诸多职业教育人的不懈努力,当代职业教育的理论日臻充实,完善了高职教育校企一体化办学的理论依据,其中比较著名的有资源依赖理论,战略联盟理论等。资源依赖理论是由杰弗里·普费弗与萨兰奇克在1978年出版的《组织的外部控制》中系统提出的,它强调组织体的生存需要从周围环境中西区资源,需要与周围环境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才能达到目的。表面上看该理论属于组织管理理论,实际这个理论的思想可以被职业教育的校企一体化理论借鉴。我们一直强调校企一体化是二者共同从事人才培养、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等活动,那么二者的依存关系可以体现为:企业派出岗位精英参与职业教育的教学、培训工作,并提供学生实训实习岗位,形成学校与学生相辅相成、共同培养的教学体系,同时符合岗位要求、掌握岗位工作技能的学生像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输送给企业和社会有需要的地方,这些年轻人在上岗之前已经具备工作能力,再结合实际工作的过程锻炼,就能更多地激发创新思维,将工作越做越科学,越做越好。这样既传承了技术,又保持了创新动力,能够推动企业快速提升发展。我们还可以把上述合作进行更深层次的解读,二者的合作办学是一种战略联盟。所谓的战略联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立组织为了实现各自的战略性目的而达成的一种长期或短期的合作。这种合作是企业为了现实生存或长远发展的需要而采取的行为,具有明确的战略意图和目标。我国在职业教育的发展上给予了大力的政策及财力的支持,可见国家对这种类型教育的重视,更加彰显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它对我国的产业发展有重大意义,并为我国各行各业的一线岗位输送新生力量,同时为我国的产业升级、转型储备着创新的动力,这种类型教育的作用不可小觑,其后续影响力不可低估。在这样的背景下,每个搞职业教育的院校必须做好职业教育这件事,做好职业教育是职业院校发展的长远大计,是职业院校的战略意图;而企业发展中人力资源是不可或缺的一项主要因素,迅速获取优秀职业院校中的优秀学员,为企业储备能量是企业的战略目标之一,二者一拍即合。在企业作为又一教育主体参与职业教育的同时,学校优先向企业提供优秀人才,可谓双赢。这样就形成良性循环,是完美的校企一体化办学的模型。之所以说是模型是因为实际情况可能比模型中要复杂,但这不影响战略联盟理论作为校企一体化办学的支撑理论而存在。
  2.国内关于职业教育的校企一体化理论的现状。近年来,校企一体化的理论进过实践的检验和修正,已经日臻成熟,其间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是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研究员姜大源,他在其主编的《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一书中总结德国职业教育的精髓:设计导向的教育思想、职业能力开发的教育理念、学习领域(即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方案、行动导向的教学过程和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论五个方面的内容,校企一体化的合作模式巧妙穿插在五个环节中,这对教学模式形成具有重大影响。该书中还详细介绍的德国职业教育的“双元制”范式。双元制职业教育是以要学习职业的年轻人与复合组织职业教育法定条件的企业签订职业教育合同为起点的,职业教育合同的期限因所学职业而不同,一般介于两年半至三年之间。双元制职业教育就是指一方面接受职业教育的年轻人要在职业教育企业或跨企业的培训机构里学习相应职业的时间性知识和培养从业能力,另一方面要在公立职业学校接受普通文化教育和职业专业理论教育。职业学校和气节教育机构的教学,不仅在时间上要相协调,而且在有关职业教育的内容上也相互补充,因为协调一致的《职业教育条例》和《框架教学计划》对此提供了保障,这就保证了年轻一代既能够掌握联邦范围内相对通行的职业能力,便于将来流动就业,又能够适应各具特色的当地社会生活,培养文化归属感。华东师范大学职成所的徐国庆博士提出“项目课程”的新概念,即在职业教育课程中要让学生在工作任务的联系过程中去学习知识,应该改变过去单纯学习知识,与任务相脱离的课程模式,项目课程既要求课程设置反应工作体系的结构,也要求按照工作过程中的知识组织方式来组织课程内容,每个项目结束,要让学生获得一个具有工作意义的产品。   3.目前国内校企一体化的模式。在发展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理论百家争鸣的同时,校企合作的模式也呈现出多样的特征。据调查,我国目前校企合作的主要模式有:顶岗实习、工学交替、教学工厂、厂内基地、半工半读、毕业实践、订单培养、职教集团,这些模式的推广就很好地避免了职业教育如果单纯学校作为教学主题所带来的对市场前沿问题关注较少、教学内容陈旧过时、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等问题。在校企合作模式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深入探讨校企一体化的模式。既然校企一体化是校企合作的更紧密更系统的表现形式,我们认为,应该由政府制定相关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将松散的自发合作形式上升到受法律法规约束和要求的高度来。作为社会弱势一方的职业教育学校,在与企业进行校企合作的过程中,人微言轻,学校希望企业能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与学校教育并列存在,而企业在宽松的环境中,教学过程呈现出自发性和随意性的特征,这就难以100%地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当有相关的校企合作政策约束了以后,企业作为职业教育“双主体”之一,就会将更多的精力放到职业教育中来,教学效果必然成倍地增加。同时,政府的相关政策还应该包括企业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分享校企一体化最终的教学成果,在建立健全对企业的约束机制同时,建立健全对企业的激励机制。我们相信经过政府、职业院校、企业和社会的共同努力,理想模型中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一定能够建立起来。
  三、结论与研究意义
  有关职业教育的研究,多年来曲折前行,说法众多,而校企一体化办学的提出可谓是独辟蹊径,即利用企业的行业和技术优势,将企业也纳入到职业教育的教学主体中来,并取之于此用之于此,将优秀人才输送给社会各界,从而高素质的人力推动社会的整体进步,高职教育校企一体化办学是非常有必要的,作为职业教育人,我们要深入探究职业教育校企一体化办学的运行规律,更好地发展职业教育校企一体化办学的新模式,并积极探寻职业教育校企一体化的法律法规健全的途径和可行性。
  参 考 文 献
  [1]徐建华.我国校企合作的历史变迁及发展趋势[J].职业技术教育.2009(7)
  [2]洪贞银.浅析德国“双元制”对我国校企合作职业教育模式的启示[J].理论月刊.2010(5)
  [3]王云珠.对校企深度合作的思考与建议[J].江苏教育.2011(6)
  [4]周世青,何万一.职业教育校企一体化办学模式发展动因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1(23)
  [5]费重阳,张巾帼,刘金録.校企一体化办学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J].教育与职业.2012(3)
  [6]虞璐.构建高职校企合作长效机制[J].企业导报.2010(12上):99
  [7]刘波.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现状的几点思考[J].知识经济.2012(6)
  项目基金:本文系新疆高职院校校企一体合作办学体制创新研究(xjzjxh2011-005)。

推荐访问:理论研究 职业教育 校企 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