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开展少数民族音乐传承与保护的途径 少数民族衣服

  【内容摘要】当今,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提倡抢救传统民间文化的文化大环境下,文章通过对黑龙江流域达斡尔民族音乐的本体、历史发展和现状等的研究,揭示其特点和价值,并建议为传承达斡尔民族音乐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特别是高校如何进行对达斡尔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保护,并以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为例提出了达斡尔族民间音乐在新时期进行保护与传承的一系列可行性策略研究。
  【关键词】达斡尔族民间音乐 非物质文化遗产 高校教育保护与传承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与生态状况受到了巨大的冲击,许多靠口传心授和行为方式传承的民间民俗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正在不断地消失。民间音乐同样濒临被同化甚至濒危消失的危险,因此,保护民间优秀的文化已成为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从2004年开始黑龙江省启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成立了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工作组,并开始对全省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进行调查研究。
  一、达斡尔族民间音乐综述
  达斡尔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生活在黑龙江中上流域和内蒙古,具有比较悠久的民族音乐文化。达斡尔语是较为古老的语言之一,至今仍保留着蒙古语的一些特点。虽然达斡尔族人口数量不多,但是达斡尔族民间音乐的传承发展和我国其他民族音乐文化相同,都有着自己的音乐形式和演唱风格,都是抒发情感、热爱美好生活的体现,表达了人民共同的心愿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达斡尔民族音乐是达斡尔族人生产生活的一面镜子,其中有的描写自然风光,有的歌颂民族英雄,有的赞扬劳动。传统民歌中最突出的题材是反映他们对于民族英雄的崇拜和大自然的赞颂。达斡尔族民间音乐的旋律形式与特点的形成大多数与达斡尔族的生活习俗和语言特点息息相关,都反映了达斡尔族人的生产、生活信仰习惯等风俗民情。
  二、达斡尔族民间音乐发展所面临的困难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达斡尔族民间音乐这门艺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今经济化、信息化、现代化的冲击下,面临着一些困难。
  1.传承人青黄不接
  由于学习传统民族音乐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很多民族音乐传承人的子女、家人都觉得枯燥和乏味,不喜欢深入研究,反而现代流行音乐使新一代的年轻人更加向往和喜爱,这样使很多人对传统技艺失去了兴趣。
  2.研究人员不够专业
  目前,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号召下,研究工作已经初见成果。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达斡尔族民间音乐的未来前景。但纵观现状,搞研究工作的人员大部分都是社会团体、科研院所以及一些从事民族音乐学专业教学的高校教师,他们对少数民族民俗音乐的搜集、整理工作大多是“现学现卖”,在摸索中前行。但是达斡尔族的专业研究人员却很少,他们不能长期扎根在达斡尔族聚集区等,所以重申报、重开发,轻保护、轻管理,拿不出理论性强、研究深入的方案。
  三、在高校中传承和保护达斡尔民间音乐的策略探索
  在对达斡尔族民间音乐的历史、现状、音乐特点等方面做了分析研究后,我们发现达斡尔族民间音乐具有地域性、独特性、不可替代性等特点。2002年10月,我国举办了“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确立了教育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作用。如何在高校中传承和保护达斡尔族民间音乐,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
  1.在高校中设置少数民族音乐专业
  将少数民族的音乐机构、特点编入师范类音乐教材中,招收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和传承本地区的民族音乐,把民间艺术列为选修课或者必修课,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热爱民族音乐、发扬民族音乐的思想,掌握民族音乐的技巧,加大力度培养少数民族音乐传承人。目前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已经在2009年以此为特色专业招收了少数民族学生(全日制),他们大多来自鄂伦春族、赫哲族、蒙古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等。学校为此做出了许多努力,在课程设置上进行精心的安排,聘请优秀的传承人开设实践教育,把音乐传承人请进课堂,讲历史、教技巧,引起了学生的兴趣。特别是达斡尔族的学生,每个学期他们都可以深入民间,采集、整理达斡尔族的民间音乐,进行达斡尔民族及舞蹈的学习,还邀请了60岁左右的老人座谈、表演传统的民间音乐,用现代化的设备进行录制,保留原汁原味的民间音乐,进行挖掘、搜集、整理。他们现在经常会去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自治州去学习民间音乐,回来后和其他民族的学生进行交流、汇报,并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创作,使民间音乐更具有吸引力和活力。目前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除了为少数民族学生开设正常的本科课程外,还加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戏曲与说唱等多门精品民族特色课程,并为学生量身定做本民族的服饰,定期安排汇报演出,让更多的学生了解本民族的音乐风格和特点。除此之外,学校还为少数民族学生开设了钢琴技巧必修小课及声乐技巧必修小课,使学生在更好地掌握本民族的音乐特点之外,还能掌握更多的音乐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今后的发展更为全面。
  2.利用电影、广播、计算机等传播媒介与教学手段,进行少数民族音乐的教育工作
  学院还可以举办一些声乐比赛,让少数民族音乐这类边缘文化走上主流文化舞台,例如传唱较为广泛的歌曲《四季歌》《深山密林是家乡》等,或是一些达斡尔族民间小调。
  3.加强民族音乐教育的队伍建设
  首先要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在岗培训,提高少数民族音乐常识,主动地将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融入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材编写、课题研究的模式中去;其次,使本地区的少数民族音乐教师“走出去”,吸收其他民族音乐推广的有效案例,结合自身实际,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保护和传承方式;再次,将民间艺人聘为学校荣誉教师,实施黑龙江流域少数民族音乐的学校教育。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少数民族与汉族一样,对我国的现今和谐文化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越是民族性的,就越是世界的”,如何把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文化遗产传承下去,传播开来,发扬光大,是每个艺术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陈恕.黑龙江北方民族音乐文化研究[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2]斯琴毕利格.达斡尔族民间音乐[J].中国音乐,1985(3).
  [3]阿尔泰.达斡尔族优良传统与精神文明建设[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7(2).
  [4] 哈斯朝鲁.达斡尔族艺术的审美价值[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92(1).
  [5]陈玉谦,曲晓平.达斡尔民族文化中的自然生态观与环保意识[J].民间文化,2000(8).
  [6]敖勒晓巴.达斡尔族音乐回顾与思考[J].内蒙古艺术,1998(2).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责任编辑:鞠向玲)

推荐访问:民族音乐 传承 途径 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