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幕上的奥运会】奥运会

  国际奥委会《奥林匹克宪章》明确规定:“对于每一届奥运会,我们要运用图片摄影及影视摄影的手段把它记录下来,使奥运会的历史得以保留,文化得以传承。”1912年,瑞典斯德哥尔摩奥运会期间诞生了第一部奥运官方电影。从此,制作奥运官方电影成为每届奥运会最爱关注的事情之一。
  奥运官方电影(IOC official film)是由国际奥委会委托奥运会举办城市的奥组委制作的记录本届奥运会的电影,它的使命是对该届奥运会进行全面准确的记录,呈现最激动人心的体育赛事和赛事背后的感人故事,它所包含的历史影像资料在奥运会之后仍然被各大媒体长期地反复播放。全世界热爱和平和体育的人们,常常被奥运官方电影记录的那些熟悉的画面感动。此外,历届奥运官方电影都由坐落在瑞士洛桑的奥林匹克博物馆收藏,是奥运会的历史档案和文化财富,是奥运精神的精彩见证,永久流传。
  历史
  1895年12月28日,电影诞生于法国巴黎。4个月之后,1896年4月6日-15日,现代奥运会诞生于希腊雅典。奥运与电影如同孪生姐妹,为20世纪的人类生活增添了乐趣和光彩。据说,在希腊雅典举办的首届奥运会期间,已经有摄影师用电影记录下了该届运动会的场面,后经英国学者泰勒·唐宁(Taylor Downing)考证,这一届奥运会的活动影像,实际上拍摄于十年后即1906年在雅典的同一体育场举行的“中间奥运会”。真正引起纪录电影制作者兴趣的是1908年伦敦奥运会,这届奥运会被以新闻纪录电影的形式记录下来。但是,这部奥运新闻纪录电影的时长很短,也没有统一的艺术构思,因此还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奥运纪录电影。
  1912年,人们用正片长度的电影记录了斯德哥尔摩奥运会,虽然这部影片的拍摄角度是固定的,大量使用了广角镜头,摄影机也缺乏运动,不能算是一部上乘之作,但它开创了用正片长度的电影记录奥运会的先河,在形式上确立了奥运官方纪录电影的制作模式,因此被认为是第一部奥运官方电影。这届奥运会之后,无论1920年安特利普奥运会、1924年巴黎奥运会、1928年阿姆斯特丹奥运会,还是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人们都制作了正片长度的奥运官方电影,这些电影的制作水平虽然在第一部奥运会官方纪录电影的基础上有所提升,但都没有引起很大反响。
  直到1936年柏林奥运会,德国女导演莱尼·里芬斯塔尔拍摄了长达三小时的《奥林匹亚》之后,奥运电影史上才出现了第一部富有感染力的奥运官方电影,完成了奥运官方电影在品质上的飞跃,奥运官方电影的拍摄与制作进入规范化的时代。在早期的奥运官方电影历史上,最经典的作品有两部:一部是德国导演里芬斯塔尔制作的《奥林匹亚》(1938),另一部是日本导演市川昆制作的《东京奥运会》(1965)。
  先说《奥林匹亚》。1936年,里芬斯塔尔对当时的宣传部长戈培尔说,她打算花两年时间剪辑柏林奥运会官方电影,结果遭到这位宣传部长的嘲笑,因为1936年电视已经出现,人们已经可以通过电视得知奥运赛场的最新信息,谁会去看一部两年以后才能上映的奥运会电影呢?但是结果证明,这位宣传部长错了,《奥林匹亚》成为世界电影史上最卖座的纪录片之一。为什么人们会在奥运会结束两年后依旧兴致勃勃地观看这部奥运纪录片?显然,它的魅力并不只在于展现奥运赛事本身,同时也在于导演对奥运赛事的艺术处理。在这部影片中,里芬斯塔尔建立了一系列拍摄运动画面的规范,并且首创了许多拍摄运动的方法,这些方法直到今天依旧是体育转播和体育纪录片的标准拍摄手法。里芬斯塔尔通过对运动摄影法则的开拓,将影片的重点从新闻性转向了艺术性,以便使观众能够在关注奥运比赛的同时也能欣赏到运动人体的美感,以运动之美陶冶人的情操,这也正是奥林匹克运动的重要目标。
  1964年,东京奥运官方电影由日本导演市川昆执导。这部影片用心理层面代替现实层面,开拓了纪实的表现空间。市川昆是日本战后最有影响的导演之一,东京奥运官方电影没有局限于从现实层面上对运动项目和运动员的展示,而是利用生动的声画手段反映运动员和观众的内心世界,通过看似客观的记录反映人的主观感受。在画面设计上,市川昆大量使用近景和特写,这类景别很好地反映了人物的内心状态;在声音设计上,他经常通过放大同期声等手段凸显运动员的心理情绪。这种轻视奥运金牌而注重弘扬奥运精神的做法,得到了国际奥委会的肯定,而关注奥运赛场计分牌之外的东西,也成为日后奥运官方电影的一个重要创作原则。
  现状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受到奥运会运作模式商业化的影响,以及奥运电视转播的冲击,传统的奥运官方纪录电影的制作思路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在这一历史语境下,奥运官方电影制作出现了新态势,这个时期最重要的两位导演是美国的巴德·格林斯潘和西班牙的卡洛斯·绍拉。
  1984年,美国著名体育电影导演巴德·格林斯潘执导了洛杉矶奥运官方电影。在新的创作语境下,格林斯潘打破了国际奥委会要求官方电影必须记录所有运动项目的规定,不再以体育项目作为叙事线索,而是以奥运会参赛运动员为线索,进行故事化的叙事。这部影片的特征在于,将叙事重点从体育项目转向体育故事,凸显了奥运参赛运动员的人生命运和个人价值。正是这种故事化叙事策略,使得他的奥运官方电影一方面区别于奥运会电视转播,另一方面有利于打破文化的隔膜,让全世界观众都能通过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感受奥运精神(故事是最适应大众传播的一种叙事策略,在很大程度上来说也是好莱坞电影横扫天下无敌手的重要法宝)。
  由于格林斯潘拍摄的1984年洛杉矶奥运官方电影的成功,奥运官方电影进入格林斯潘时代。从
  1984年至2004年,格林斯潘几乎包揽了所有奥运官方电影的制作,包括1996年亚特兰大夏季奥运会、2000年悉尼夏季奥运会、2004年雅典夏季奥运会,以及1988年卡尔加里冬季奥运会、1994年利力哈默尔冬季奥运会、1998年长野冬季奥运会、2002年盐湖城冬季奥运会等,只有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官方电影是例外。
  1992年奥运官方电影由西班牙导演卡洛斯·绍拉执导。绍拉以拍摄故事片见长,他的影片经常以西班牙舞蹈作为背景或主题,充满西班牙人的热情与奔放。绍拉以马拉松比赛结构全片,彰显了奥运比赛项目的内在节奏。同时,绍拉还别出心裁地将径赛中的赛跑当作一个不断加速的舞蹈贯穿全片。他将男子马拉松长跑作为主线贯穿全片,每一次出现男子马拉松镜头时,他都用字幕提示不断增加的比赛里程。此外,其他赛跑项目也按照不同赛程进行了非常有规律的排列,比如最先展现100米,然后是110米栏,接着是400米接力,100米过后展现200米,400米,800米,1500米。这些非常有规律的不同赛程的比赛与其他运动项目交叉剪辑在一起,整体看来赛跑运动就像一个不断推动影片前进的内在动力,在不知不觉中影片从表现人的速度极限转到表现人的耐力极限,以速度和节奏的差别表现了奥林匹克运动对人的爆发力和意志力的双重挑战。
  北京奥运官方电影名字为《永恒之火》,寓意有两方面:一是自从奥运之火在鸟巢火炬塔激情点燃,在鸟巢经过历时16天的熊熊燃烧后,再到由贝克·汉姆用一脚足球象征性地传到伦敦,现实中奥运之火就生生不息地传递下去了;二是指由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后,中国人民向世界传递出去的友谊之火、奥林匹克精神之火也将永远传递下去。
  《永恒之火》的整个制作团队,包括分组导演、摄影师和制片将近120人,除了来自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和北京电影学院的优秀创作人员之外,还有来自美国、德国、新加坡、瑞典、伊朗等国的工作人员,是真正的国际制作班底。从拍摄规模上,该片首次横跨了五大洲,涉及的国家包括美国、德国、瑞士、瑞典、埃塞俄比亚、希腊、巴西、伊朗、牙买加等近十个国家。如此庞大的跨国班底和大规模的跨国拍摄,在奥运官方电影史上还属首次。
  影片的拍摄从2008年3月雅典采集奥运圣火开始一直延续到8月底奥运会闭幕,共计6个月。同步拍摄了全球运动员的生存状态以及对北京奥运会的准备,突破了以往奥运官方电影单纯对赛事本身的记录,从赛场赛事和幕后保障这两个赛场上丰富了影片内容。
  《永恒之火》在第33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作为闭幕影片展映,并获得了特别奖。
  现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正在如火如茶地进行,本届奥运会会给我们带来怎样一部奥运电影,我们拭目以待。

推荐访问:银幕 奥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