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图式理论看英汉“死亡”委婉语的文化对比】 英汉委婉语对比研究

  【摘要】英汉两种语言中都蕴藏着大量的委婉语,它们之间有共性也有差异。本文着重从认知图式理论出发,对比分析英汉“死亡”委婉语,揭示两种语言折射出的丰富文化内涵,以期促进跨文化交流,并给外语教学带来些许启示。
  【关键词】“死亡”委婉语 文化图式 对比研究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120-02
  一、引言
  众所周知,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它不仅是人们之间交流的桥梁,也反映了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些文化现象。委婉语作为语言中的特殊群体,在维持人际关系方面起着“润滑剂”的作用。它通过隐晦、含糊的言语来代替日常交际中避讳提及的事物,避免引起不快、不满以及有损人们之间感情、关系的话语,是各国语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零零总总的委婉语中,各个民族都无一例外地婉称“死亡”。本文拟对英汉“死亡”委婉语的文化方面的异同进行解读,使学习者们能窥一斑而见全貌,从而更好地了解中英语言本身及文化。
  二、图式理论
  “图式”概念早在1781年由哲学家康德首先提出,认为图式就是纯粹先验想象力的产物或者说是学习者以往习得的知识的结构。1932年英国心理学家Bartlett首次提出图式理论,认为图式是对先前反应或经验的一种积极组织,是储存在学习者大脑中的一种信息对新信息起作用的过程及学习者知识库吸收新信息的过程。Cook将图式定义为“语篇过程所必需的思想表达”。也就是说, 图式是人脑中存在的整体以及有关某一领域的专门知识,即一种“知识结构块”,它由许多相似的事件或相似的信息形成,而一旦某种图式形成,交际信息的处理便倾向于通过该图式进行。
  图式理论认为, 人们在理解、吸收输入信息时, 需要将输入信息与已知信息联系起来。对新输人信息的解码、编码都依赖于人脑中已存的信息图式、框架或网络。输入信息必须与这些图式相匹配才能完成信息处理的系列过程, 即从信息的接受、解码、重组到贮存。
  那么文化图式,就是指人们调动先前已经存在于大脑中的关于文化的知识,包括地理环境、风土人情、社会习俗、宗教信仰等方面建立起来的知识结构,来理解人类社会中的文化现象。由于社会环境、风俗等方面的差异性,不同民族有着各自的文化价值观,对文化的理解也存在一定的差别。
  三、英汉“死亡”委婉语文化对比
  文化图式作为人类大脑中关于“文化”的“知识结构块”,是不同层次的先验图式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补充的集合。在不同的认知情景下文化图式有三种表现形式,文化图式重合、文化图式冲突和文化图式缺省。下面主要以英汉“死亡”委婉语的文化对比为例探讨在认知情境中文化图式的表现形式。
  1.文化图式重合
  由于语言发展的共同规律,英文和中文在表达习惯上有众多相似之处。因此对于一些常见的经历,两个民族会不约而同地运用相同的文化意象。在中西方人的思维中都把死亡和某些现象之间建立了联系,以相同的逻辑理解并输出相同的认知结果,显示认知上的共性,这就是文化图式重合。
  1.1英汉语用人类活动指“死亡”的委婉语
  英汉两个民族都用离别这样的日常活动来婉指死亡。死亡意味着人的身体将归于无形,这与人离开后身形不现于眼前有一定相同之处。中文有“谢世”,“过世”,“溘世”等词;英文中也用“to leave this world,to take one?蒺s departure”来代替死亡。
  另外,两个民族都把死亡看成是永恒的睡眠。睡眠时人处于静止无声息的情形,因此人们把它映射到人死亡时的静止无生气的状态。汉语中人们用“长眠”,“安息”,“长辞”来讳言死亡;英语中有“to have fallen asleep, to be at rest, to be laid to rest”的表达。
  还有,两种语言中都有把死亡比作旅行的委婉语。一个旅行者永远离开一个地方,再也不返回,比喻一个人生命消失。如汉语说“大归”,“长归”,“回老家”,“大还”;英文说 “to be at home and free, to go to one?蒺s long home, to go home in a box”。
  1.2 关于战争的委婉语体现文化重合
  战场是古今中外人们报效祖国的用武之地,“马革裹尸”,原意是战士战死沙场后,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后指将士阵亡。“It?蒺s taps.”其中“taps”原意是军人葬礼上演奏的音乐,后指熄灯鼓或熄灯号;“bite the dust”原专指士兵骑马作战时,受重伤从马上摔下来,面扑灰尘。这些都成为军人战死沙场的委婉语。
  此外,英汉民族对于死亡有着相似的价值观,都褒扬正义,弘扬正气。汉语中“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为国捐躯”等都是为了保全仁义道德价值而不惜牺牲个人生命的典型表述。英文中有着类似的表达,“grounded for good, to make the ultimate sacrifice, to do one?蒺s bit”。而对于那些罪犯、恶人、仇人或破坏正义的人,则使用完全不同的代语。通常用“完蛋了”,“见阎王”,“蹬腿了”等来表达憎恨、轻蔑的态度;英文中有“to kick the bucket,to be done for,to go west”等戏谑说法,同样表示对死者贬损的态度。
  2.文化图式冲突
  尽管英汉民族在“死亡”禁忌语上有着许多相似点,但他们不同的社会文化生活使“死亡”委婉语打上了民族烙印。这种差异反映了中西民族不同的文化积淀和特色,体现了语言的民族性。而这种民族性决定了文化冲突的客观存在。文化图式冲突就是指两种语言文化中不一致的概念表达和内涵意义。
  2.1宗教的一元化与多元化
  英语民族的“神人不一”观和汉民族的“神人同体”折射在“死亡”委婉语中,凸显出不同的宗教文化色彩。基督教及其教义《圣经》在西方国家的影响源远流长,反映在语言上的例子也不胜枚举。比如上帝用泥土造人,死去“归于尘土”,“to return to the dust/earth”;上帝乃万物之主,死后就要“应召到上帝身边”,“to be called to God”,体现了基督教的基本教义,即人的物质生命是短暂的,灵魂获得救赎后,得到上帝恩赐永恒生命,安居在天堂,“to be with God”。   而中国却没有哪一种宗教像基督教那样持久地影响巨大。中国一度盛行佛教和道教,因此常用成仙成佛来代指“死亡”。佛家提倡修行,最高境界是“诸德圆满俱足,诸恶寂灭净尽”,意译为“圆寂”;还奉行人生有轮回,人只有遁入空门,方得解脱,把死委婉地称为“迁神、坐化、”;道家否认世间万事万物的差别,认为生死没有极端区别,只是“随物而化”,把人的死称为“物化”、“隐化”。修炼成仙是道家的最高境界,因此道家把死比作像神仙般飘然而去,有“升遐羽化”,“驾返瑶池”之说。
  2.2 等级制度鲜明与淡漠
  中国是个受封建制长期统治的国家,宗法伦理观念维系着社会家庭的稳定,上尊下卑的等级观念森严,这对于“死亡”委婉语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古代称皇帝死为“驾崩”;诸侯死曰“薨”;大夫之死为“卒”;士之死称“不禄”;“命归黄泉”则用于平民百姓。这种由死亡委婉语所反映出的长幼尊卑的等级观念在英语民族中是很少见的。
  相反,西方基督教强调人生来平等,他们把死神说成是伟大的平等主义者,人人都得走众生之路。所谓“Popes, kings, beggars, and thieves alike must die.”由此可见,西方等级之分没有那么明显,语言中也少有体现。
  3.文化图式缺省
  语言的民族性还决定了其认知文化图式的独特性。在不同文化背景的图式认知结构中,由于不同的语言和思维模式,沟通的一方可能不会拥有对方语言中的某些文化图式,这被成为文化图式缺省。
  3.1 源于年龄和性别的汉语“死亡”委婉语
  针对不同年龄和性别,汉语“死亡”委婉语也不尽相同。婴儿之死说成“没成人”,幼儿之死说成“夭折”;把少年之死称为“凋谢”;年轻有才气的男子之死称为“玉楼受召”;对年轻貌美女子之死,称为“红消香断”。
  3.2 源于经济生活的汉语“死亡”委婉语
  中国古代农业发达,土地能生万物,所以古人以天为父,以地为母。汉语中有一些与土地有关的“死亡”委婉语,比如“入土”、“归土”、“入地”等。而且在农耕生活时代,人们的生产生活安排和规划主要根据自然界随着季节的枯荣变化的经验来调节,所以古人将人的死亡和天地变化联系在一起,用草木的凋零和星星的陨落来代指死亡,如“零谢”、“星陨”等。
  但英美国家工业革命后,工商业得到迅速发展,人们淡化了对土地的感情,因而也没有形成中国人“天人合一”的观念。
  3.3 汉语的语音避讳
  英语单词和汉字的组成完全不同,英语单词是由字母组成的拼音文字,而汉字是由偏旁部首组成的象形文字。汉字常见的语音避讳是谐音。民间迷信七十三,八十四是两个槛,阎王爷不请自去(据说孔子和孟子就是分别在这两个年龄去世),所以很多老人不愿说上述年龄,常常说多或少一岁。还有,被视为与“死”相关的字词都要避用,如数字“四”与“死”发音相似,凡是带有“四”的号码牌等都不受推崇;“送钟”与“送终”谐音,由此送礼物就不能送钟。
  3.4 有关航海、赌博和行业用语的英语“死亡”委婉语
  英语“死亡”委婉语有很多和航海有关。这是因为英国是个岛国,航海业发达,并曾在海上称霸,有很多航海术语进入日常生活用语,并衍生出了新的意义,如“coil up one?蒺s ropes”(原义)卷起缆绳,“cut adrift”(原义)砍断缆绳任船漂流,“safe anchorage at last”(原义)终于安全抛锚了。
  对航海的酷爱造就了英美人喜爱冒险和赌博的天性。英语里有关死亡的委婉语有不少源于赌博或与赌博有关的娱乐活动,如“be cleaned out of the deck”(原义打牌被清出牌局),“end of the ball game”(原义球赛结束),“throw up the cards”(原义退出牌局),“drop the cue”(原义台球扔下球杆)。
  另外,英语中还有一些委婉语来自行业用语。“be cut off”是源自通讯领域;“jump the last hurdle”源语障碍马术;“go up Salt River”是政界用语;“take a count”为拳击术语;“cancel one?蒺s accounts”, “pay one?蒺s last debt”是金融和会计界的委婉语;“drop the curtain”是戏剧和电影业委婉语。
  三、结语
  语言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镜像折射,透过一个民族的语言层面,窥见的乃是这个民族绚丽多姿的文化形态。本文采用文化图式理论对比探讨英汉“死亡”委婉语,目的在于找到有效的委婉语的文化图式认知途径,拓展文化图式理论的应用。这样不仅有利于促进跨文化交际而且对外语教学也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参考文献:
  [1]雷晓东. 概念流利与图式理论[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11): 150-152
  [2]Bartlett, F.C. Remembering[M]. Cambridge, Engla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32
  [3]Cook, Guy. Discourse[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4]刘明东. 文化图式的可译性及其实现手段[J]. 中国翻译, 2003(2), 28-31
  [5]刘明东. 图式理论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J]. 国外外语教学, 1998, (2), 28-30
  [6]陈喜贝, 刘明东. 文化图式理论研究综述[J].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11(6), 125-130
  [7]雷彩. 图式理论与文化图式的意义建构[J]. 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4), 152-154
  [8]李海燕. 从汉英死亡委婉语看民族文化的异同[J]. 苏州大学学报(工科版), 2004(3), 116-118
  [9]黎昌抱, 吴锋针. 英汉“死亡”委婉语对比研究[J].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5(1), 16-19
  [10]林纪诚. 语言与文化综论[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作者简介:
  孙乐乐(1979-),女,汉族,江苏连云港人,研究生在读,讲师,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主要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

推荐访问:图式 委婉 英汉 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