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来甘肃省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化与反思 企业发展战略规划范文

  内容提要:60年来,甘肃省部署实施了若干经济发展战略,按时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49—1978年,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战略的实质是在计划体制和国家宏观战略导向下,以经济体量扩张和高速增长为特征实现经济的外延式增长,这一时期奠定了甘肃在全国工业中的地位,也确立了甘肃在全国交通布局中的枢纽地位,促进了甘肃大规模水土资源的开发。这一阶段的战略存在不遵循经济规律、经济建设的规模和速度不符合省情等局限。第二阶段是改革开放至今,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战略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并趋向成熟的过程,取得了巨大成就,也存在组织不力、战略实施不彻底等局限。在总结甘肃60年来经济发展战略演化,并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开发开放战略是甘肃应该继承和发展的经典战略,把这一战略坚持好、实施好。对甘肃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关键词:经济发展战略;演化;反思;开发开放战略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2)05-0018-08
  一、问题的提出
  甘肃占据我国大陆部分的地理中心,主要省城位于祖国版图的西北。从自然区划来看,甘肃地处东南季风湿润区、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的三大地貌交汇处,也是我国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三大自然地理区的交汇地带;从政治、民族角度来看,甘肃是典型的多民族集居区域,是西北较大的少数民族,如藏族、回族、维吾尔族、蒙古族等交会地区与过渡地带。从交通区位来看,甘肃处于东亚和亚洲中部分野及亚欧大陆内外流域分界线两侧,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重要的历史地理枢纽;从生态角度来看,甘肃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其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与整个西北地区甚至全国的生态安全戚戚相关。正是由于甘肃在全国具有上述的地位,所以甘肃经济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新中国成立以来的60多年里,甘肃经济取得了辉煌成就,从“陇中苦甲天下”、几乎没有任何工业基础的贫困省份发展成为在全国经济格局中占有一定位置的经济体。这60多年来甘肃的经济发展战略也经历了一个不断演化的过程,“以史为鉴,可以知得失”,在新的历史时期总结甘肃60多年来经济发展战略的经验与教训,对甘肃未来经济的发展将非常有意义。
  将“发展战略”引入经济学的关键人物是著名发展经济学家阿尔伯特·赫希曼,他在《经济发展的战略》一书中首次使用“发展战略”的概念,之后,“发展战略”一词在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政策学等社会科学领域得到广泛使用。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国家或区域基于较长时期内经济发展条件和影响因素的综合考量,从关系经济发展全局的各个方面出发,做出的具有纲领性、前瞻性、宏观性、全局性的总体谋划。它制定和指明了未来一定时期经济发展目标、价值去向、发展阶段、发展重点以及为实现以上目的而实施的重大政策措施。经济发展战略是政府发展经济意愿以及如何发展经济的集中体现。
  本文从两个方面立题。一是对60多年来甘肃实施的经济发展战略进行回顾、梳理;二是对实施的这些经济战略进行反思。既然是反思,就应该实事求是地肯定以往经济战略在甘肃经济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成效和功劳,并客观、科学地指出在战略决策和战略落实中存在的问题和症结,“继往”是为了“开来”,反思过去是为了更加清醒的认识当前的发展形势和存在的问题,倘若一味地歌功颂德而忽视、回避、甚至掩盖矛盾和问题,那么反思以往的经济发展战略也就失去了的意义。在文章最后部分,作者针对甘肃应该继承和发展的经典战略进行充分讨论,深刻挖掘和分解经典战略的内涵。
  二、1949—1978年甘肃经济战略的演化与反思
  从建国初期至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30年中。在计划经济体制背景下,中国经济选择的是以“赶超”为目标的、以资源开发为主的发展战略,在具体发展模式上,选择的是以内陆地区为重点的工业化发展道路。这30年中,受全国经济宏观战略导向的影响,甘肃没能提出具体的、明显具有“甘肃特征”的经济发展战略,但关于甘肃如何走工业化道路问题开展过讨论,也曾多次明确指出甘肃经济建设的方针及奋斗目标,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甘肃实际上已经选择了一种经济发展战略。审视改革开放前30年的历史进程,这种发展战略的实质,是在国家宏观战略的导向下,以经济体量扩张和高速增长为特征实现经济的外延式增长。在内容上,这一经济发展战略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即:依靠国家扶持和自身积累,优先发展重工业,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通过对农产品、矿能等初级产品的开发,为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发展积累丰富的生产资料;在产业发展次序上,突出发展重工业,然后是农业和其他产业,伴随着重工业体系的建立和发展,通过重工业牵引带动农业、轻工业以及其他产业部门的发展,最终建立起完整、独立的地方工业体系和经济体系。因此这种发展模式可以概括为速度型、数量型的外延式经济增长战略。
  (一)在这一经济发展战略背景下,甘肃经济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1 低基数、高增长阶段:1949—1957年。伴随着新中国的建立、土地革命的完成以及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极大地激发了甘肃人民经济建设的热情,实现了生产力的大解放,特别是“一五”计划的实施,为甘肃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这8年,是甘肃经济发展比较好的时期,也是社会各项事业全面铺开的时期。这一阶段,甘肃社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为12.89%,重工农业年均增长率为8.72%;国民收入增长率除个别年份外大都处在10%以上的较高水平(见图1)。尽管当时经济增长率较快,但应看到这种高增长是建立在异常薄弱的经济基础之上,是一种低基数的高速增长。
  2 波荡起伏的缓慢发展阶段:1958—1978年。这一时期,甘肃经济受国家大背景的影响,时好时坏,几遭挫折,发展速度起伏明显,但总起来看还是在向前缓慢发展。全省社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为5.47%,国民收入递增了4.8%,人均国民收入实际增长了2.77%。这21年中,甘肃经济表现出以下几个特征:一是增长速度波荡起伏,大起大落(见图2)。二是产业结构严重失衡。长期优先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轻工业及其他产业的发展,造成农业与工业比例关系失调,甚至工业内部重工业与轻工业发展的比例关系也严重失衡。1957年,甘肃省农业和工业的产值比重为59.22:40.78,到1978年,二者的比例关系调整到22.15:77.85;1957年,轻工业与重工业的产值比重为40.62:59.28,而到1978年,二者的关系已调整至18.08:81.92。   (二)1949—1978年,甘肃经济发展战略取得的巨大成就
  1 奠定了甘肃在全国工业中的地位。纵观改革开放前30年甘肃工业的发展,也可大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49—1957年,甘肃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在三年恢复和“一五”建设的8年中,甘肃工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蜕变,“一五”建设时期,国家在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实施资源开发战略的指导下,集中全国人力、物力、财力重点部署了156个重大工程项目,其中有16项落户甘肃。兰州化工厂、兰州炼油厂、“铜城”白银、“钢城”嘉峪关、“镍都”金川以及工业新城兰州都是在这一时期围绕资源开发而兴建和发展起来的。1949—1957年的8年中,甘肃经济增长之快、取得成就之大在历史上从未有过,可以说创造了甘肃“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第二阶段是1958—1978年。受当时政治大背景、大环境的影响,甘肃工业发展由快速发展转向缓慢发展。但作为全国整个战略布局的后方基地,甘肃依然是国家工业投资的重点区域,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在国家“三线”建设的重大部署中,东部地区一大批电子、军工、轻工及工矿企业搬迁至甘肃,为甘肃工业带来长足发展。可以说,时至今日,甘肃工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依赖于改革开放前30年的工业布局。
  2 确立了甘肃在全国交通布局中的枢纽地位。这一时期。甘肃建立起了以兰州为核心节点的公铁航立体交通体系,兰青、兰新、宝兰、干武铁路干线相继通车,一批公路干支线也陆续建成使用,民航设施得到整修并投入使用,这些交通设施的修建使甘肃自古以来在中国的“历史地理枢纽”的战略地位得以在现代交通体系下发挥更大的作用,使甘肃在国家战略中地位凸显。
  3 大规模开发水土资源,短期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围绕水土资源开发,甘肃重点建设了刘家峡水电站、八盘峡水电站和盐锅峡水电站以及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皋兰西岔电力提灌工程、三角城电灌工程、靖会电灌工程等大型水电工程设施;大规模开发河西地区内陆河流域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黄河沿岸滩涂荒地资源,重点建设了“陇东粮仓”。水土资源的规模开发为甘肃农业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至今受益。
  (三)1949—1978年,甘肃经济发展战略的局限
  改革开放前30年,全国上下实行严格的计划经济体制,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中央政府忽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而过分干预经济运行,地方没有自由发展经济的空间和话语权。当时甘肃只是国家经济战略的实施者,在战略决策上缺乏自主权。我们不能因为地方发展自主权的有限性,而把所有的责任全部归咎于当时的计划体制。虽然当时甘肃不能左右国家宏观战略的决策,但在战略实施的环节上还存在一些失误,我们应该正视这些失误,并认真反思。
  1 没有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由于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而忽视农业和消费工业的发展,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致使经济结构严重扭曲,农业与工业、轻工业与重工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失调。由于经济结构和生产要素配置存在的巨大缺陷,使得经济效益低下。这一阶段没有把经济效益放在突出位置,片面强调经济增长速度,尤其是大跃进时期,为了一些不切实际的发展目标,只看重“多和快”,不看重“好和省”,经济效益为零甚至为负,致使有限的生产要素被大量地白白浪费。
  同时,在这一阶段没有把消费放在与生产同等重要的位置。在处理生产与消费二者的关系上,片面强调优先发展生产,不重视消费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前,甘肃省积累与消费之间的关系一直严重失调,尤其是大跃进时期,积累率与消费率之比仅为54.1:45.9。
  2 经济建设的规模和发展速度没有从省情出发。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应该依据省情稳步前进,不应操之过急而违背经济发展规律。甘肃地处祖国西北,干旱与半干旱面积约占全省国土面积的四分之三,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是一个典型的以农业为主的、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欠发达省份,在这样一个区域发展经济更应该步步为营而不应急躁冒进。只有认清这一点,使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规模符合客观省情,才能使经济稳步前进,否则欲速则不达。不可否认,当时很多人也对省情较为了解,由于在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时代背景下,地方没有太多的经济自主权,只能被大环境挟裹着向前发展。但甘肃在三线建设和文化大革命之后等相对具有自由发展空间的时候仍然犯了急于冒进的错误,至今值得吸取教训。在三线建设中,由于对建设项目在布局中缺乏平衡、协调,造成项目布局不合理,并在建设过程中过急过快,使得建设项目与社会、自然环境不和谐。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甘肃又犯了“左倾”冒进错误,希望在短期内把因动乱导致的损失补偿过来,使得经济发展再次违背经济规律,让几近崩溃的国民经济再次遭受挫折。
  3 缺乏科学管理制度。现代化的大生产需要科学的管理制度,这是由现代化大生产本身特点决定的。因此,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中,特别是在企业中一定要建立起一套科学的、完整的管理制度。“文化大革命”前,我省在调整经济的过程中已经初步探索出一套管理方法和规章制度,但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却被当做资本主义的“管、压、卡”、“物质刺激”、“利润挂帅”、“条条专政”等遭到批判,当做“修正主义”的“黑货”被废除了、结果是经济管理混乱,企业生产无法正常运行,产品质量下降,成本增高,事故增多,企业效益很差。事实证明,现代化的大生产没有严格的科学的管理制度是不行的。我省经济技术比较落后,要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加强和改进管理制度,培养管理人才,实现管理现代化。
  三、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省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化与反思
  (一)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省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化
  改革开放之后,从产业发展战略到区域发展战略,从均衡发展战略到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甘肃省经济发展战略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并趋向成熟的过程,而每一个战略的决策都是依据当时、并对未来产生深远影响的关键问题。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逐步把农村问题提升到战略层面,提出一系列关于大力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战略措施。80年代末期以来甘肃陆续出台若干支持工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工业发展战略的最完美体现是“工业强省”战略的提出,为甘肃工业发展指明了道路和发展方向。针对第三产业,甘肃从20世纪90年代就提出“实施大经贸”战略,接着提出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2012年甘肃省委第十二次党代会上做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决策,争取全面提升甘肃文化的创造力和竞争力。从“抓两头、带中间”的三大块战略到“再造河西”战略,再到2009年甘肃省委第十一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的“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发展战略,甘肃的区域发展战略也经历了一个不断调整的过程。伴随着兰—白一体化、酒—嘉一体化、金—武一体化、平—庆一体化等战略的实施,甘肃依据本省实际走出了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区域发展道路。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化详见表1。   (二)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省经济发展战略的特征
  1 产业发展战略始终是甘肃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改革开放以来甘肃始终把产业发展作为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不夸张地说,甘肃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化过程也是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过程。一个区域的优势能否充分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内部各产业之间的联系与比例;某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不仅表现为产值或收入等总量指标的上升,而且必然伴随着产业结构的演变。建国初期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受“唯工业化”思路和工农产品“剪刀差”的影响,甘肃“二元经济”现象明显,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落后,改革开放以来,甘肃提出了若干关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战略,如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种草种树,发展畜牧,改造山河,治穷致富”农业发展思路,1983年提出的“两西工程”建设,以及上世纪80年代提出的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等等,这些战略措施紧紧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展开,主张改善农业生产环境,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业和农村全面发展。关于发展第二产业方面,不同时期甘肃也提出了若干发展战略,如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岸两翼”战略,90年代提出的资源加工增值战略和“双带整推”战略以及本世纪初提出的“工业强省”战略等。“工业强省”战略落实到具体产业上主要包括:提升和改造传统工业;培育发展含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新技术和生物产业等在内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振兴含石化通用设备、机械电工电器设备、汽车及专用设备在内的装备制造业;继续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等。关于第三产业的发展,上世纪90年代甘肃提出了“敞开大门、东进西出、实施大经贸”战略,进入新世纪以来甘肃提出大力发展包括现代物流业、现代旅游业、金融和信息服务业在内的现代服务业,2012年初,甘肃又提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等战略措施。实践证明,经济的发展最终要靠产业来支撑,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成效最终靠产业的发展程度来考量。改革开放以来,甘肃制定的经济发展战略大都把产业发展和优化产业结构作为战略的重点,可以说这些战略抓住了经济发展的核心与关键,也符合省情和产业发展方向,当然成效亦很明显。
  2 由非均衡发展到非均衡协调发展,甘肃经济发展战略的思路不断明晰。在经济基础薄弱的情况下,由于可供利用的经济资源较少,若实现经济快速发展,更有效的办法是采取非均衡发展战略,把有限的生产要素投入到突出发展的产业或重点发展的地区,使这些产业或地区优先发展起来,然后通过涓滴效应带动和引导其他产业或地区发展。改革开放之后甘肃大体上实施的是非均衡发展战略,但进入新世纪以后,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区域发展不均衡、城乡差距明显、资源耗竭、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问题逐步凸显,实现经济协调发展日益受到关注。在深刻总结过去发展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甘肃经济发展战略的思路不断明晰,目前制定的经济发展战略在突出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同时,更多地体现在非均衡协调发展上,更加强调妥善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区域之间的关系、城乡之间的关系、一二三产业的关系、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经济与社会的关系。
  3 由区域到整体,甘肃经济发展战略体系逐步得到完善。甘肃省就地理疆域来看,可分为五大块:一是陇东和陇中黄土高原,包括兰州、白银、天水、庆阳、平凉、定西六市和临夏回族自治州;二是陇南山地,包括天水市的一部分和陇南市;三是甘南高原,主要为甘南藏族自治州管辖的范围,包括大夏河、洮河、白龙江上游以及阿尼玛卿山和黄河大拐弯以南地区;四是河西各地,包括嘉峪关、酒泉、张掖、金昌和武威五市;五是柴达木盆地西北部。各地区受自然地理条件、市场发育程度、生产要素以及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发展差距较大,区域发展严重不平衡。为了实现经济快速增长,支持重点区域发展是改革开放后甘肃一直坚持的工作思路。以河西地区为例,1983年,为解决温饱问题,甘肃实施“两西工程”建设,重点之一是建设河西商品粮基地;1997年,甘肃又提出“再造河西”的发展战略;新世纪以来,甘肃也陆续提出了一系列支持河西地区发展的政策措施。但受外界发展因素的影响和本省发展因素的制约,甘肃区域经济差异出现日益拉大的趋势,为了实现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甘肃省委第十一届七次会议确定了“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区域发展战略。2009年以来,围绕这一区域发展战略,甘肃紧锣密鼓地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规划和措施,争取打破区域之间经济封闭运行的模式,实现“行政区经济”向“市场区经济”转变,其中主要包括:加快兰-白都市圈建设,促进兰-白经济一体化发展,发挥兰-白经济区的中心引领功能,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加快推进酒-嘉一体化建设,把酒-嘉经济区打造成为西陇海-兰新经济带上的重要经济增长极;推进金-武一体化进程,积极支持金-武经济区的发展;推进天水市积极融入关-天经济区,同时引导整个陇东地区共同融入关-天经济区的发展;以国家支持藏区发展为契机,甘肃出台《关于推进全省藏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明确采取特殊政策,加快甘肃省内藏区发展;以《陕甘宁革命老区振兴规划》为契机,加快平凉、庆阳等地的发展。至此,形成了通过组团发展,整体推进全省经济协调发展的局面,区域经济战略体系得到逐步完善。
  (三)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省经济发展战略取得的巨大成就
  总体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跨越。经济体量大幅度提升,特别是从2000年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甘肃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以上,GDP由1978年的64.73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5020亿元,增长了77倍。财政收入由20.53亿元增长到933.62亿元,增长了45倍。农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粮食产量连续丰收,突破1000万吨大关,结束了改革开放初期粮食短缺的局面,农业现代化水平逐步提高,农村经济获得全面发展。工业发展成就斐然,工业增加值由1978年的34.66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2524.3亿元,增长了73倍。伴随着工业强省战略的逐步实施,工业主导地位不断巩固,工业化水平稳步提高,工业结构不断调整并趋向合理,装备制造业、太阳能、风能等新兴工业发展势头迅速。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78年的19.28%调整为2011年的36.21%。   基础设施建设有了突破性飞跃,尤其是伴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甘肃相继建成一大批电力、交通、通信、水利、生态等重点项目和骨干工程。由于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取得重大突破,甘肃省生存生活的基础条件大为改善。
  城乡二元结构的状况不断得到改善。农村地区贫困率逐年下降,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增长,分别由1978年的110元和407元增加到2011年的3909元和14989元,城乡居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社会保障事业取得重大进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乡居民低保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等切实关系民生问题的社会事业实现全覆盖。
  改革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村综合改革稳步推进,为新农村建设进一步提供保障,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的任务基本完成。国有企业改革在历经“阵痛期”之后,逐渐理顺关系,成效显著。医药卫生、财政管理、投融资、文化体制改革等积极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改革等在全国大风向的指引下亦展开破冰之旅。开放程度迈出新步伐,对外贸易总量进一步提升,外贸进出口总额由1978年的3454万美元增长到2011年的87.64亿美元。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格局已经形成。兰-白都市圈建设扎实推进,兰-白经济区将继续成为全省经济增长的引擎,酒-嘉经济区、金-武经济区一体化发展持续推进,天水等陇东四市积极融入关-天经济区的发展,民族地区和边远革命老区的逐步驶入快速发展的轨道。
  (四)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省经济发展战略的局限
  1 纵向比较,成就较大;横向比较,差距明显。60多年来,甘肃取得的巨大成就已在前文中进行了详细论述,但横向比较来看,甘肃与全国、西部省份以及西北其他省份的发展仍有不小的差距。本文选取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和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作为比较经济发展差异的代表性经济指标。从表2可以得出:一是甘肃总的经济体量较小。2011年甘肃省地区生产总值为4119.5亿元,在全国31个省中位居27位,远远低于东部发达地区,在西部12省(市、区)中也仅位居第8,西北五省(陕、甘、宁、青、新)中位居第3。二是人均指标更低。由于人均指标更能反映一个地区的经济发达程度,所以本文更多地使用人均指标来表示地区经济的差异。就人均指标来看,甘肃整体上处于中国经济的“洼地”,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16107.5元,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4.2%,位居29位,人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和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9.5%、73.5%、57.9%和46.5%,位次分别为第28、28、31和29位。就西部12省(市、区)来看,甘肃省人均指标的位次分别为第10、9、10、12、10位,几乎垫底。聚焦西北5省区来看,陕西省为西北地区经济的领头羊,大多数指标都远高于其他省份,甘肃省处于中间靠后位置,有些指标甚至不及西北地区的平均水平。
  2 多头并进,战略重点不突出。1978年以后,甘肃经济发展战略出现多头并进的局面。从突出发展农业到重点发展工业再到发展现代服务业,从重视农村发展到重视城市发展,从重视局部地区或区域的发展到突出整体协调发展,每一个战略决策的初衷都是好的,每一个战略的制定都是针对当时认为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当然在战略实施过程中也取得一定的成效。
  但同时也出现了另外一个问题,即由于全面出击,受经济资源有限性的制约而不能集中精力办大事,把本应用在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关键问题的有限经济资源过于分散化,致使投资的规模收益下降,使制定的发展战略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例如“一岸两翼”的发展战略、“抓两头、带中间”的三大块战略、“再造河西”战略等,在这些战略的制定之初,发展目标和战略重点都非常清晰,并且受政策导向的影响,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经济资源开始流向战略重点区。战略本应向着好的方向发展,但往往事与愿违,当这些战略初见成效后,由于不能很好地处理均衡发展战略与非均衡发展战略的关系,最终为了平衡各方利益把本应集中办大事的、有限的经济资源分散化,致使战略重点不突出,战略效果不理想。
  3 深入不足,战略体系不完整。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导一定时期内经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制定战略不是目的,关键在于战略的实施,只有实施了才有可能取得预期的成效。战略实施的重要一环在于战略体系的完整。倘若没有完整的战略体系和战略内容,就会出现“天再大而无从下口”的局面,战略再好而没有具体实施的抓手。但在我省战略制定过程中,确实存在着深入不足、战略体系不完整的现象。一些地方或部门在没有经过详细调研、掌握实际的基础上,提出一些标新立异的战略规划,这些战略往往没有完整的体系和内容,在实施过程中缺乏可操作性,结果只能以会议形式和文件形式落实战略精神。
  4 组织不力,战略落实不彻底。完整的战略体系很重要,倘若在实施过程中不能很好地组织实施这些战略,出现组织不力的状况,也不能达到预期的战略成效。因为每个战略规划的出台,往往牵扯到部门之间、区域之间的利益,为了整体经济的持续性、长远性发展,局部利益必须做出牺牲而服从整体利益。受利益驱使,部门利益或区域利益可能不会主动服从全局利益,此时如果组织不力,必然会给战略的整体实施成效带来影响。以黄河上游地区经济开发区建设为例,其实该战略最早由甘肃倡导发起,并得到黄河上游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的积极响应。以今天的视野来看当时的战略,仍然认为黄河上游经济开发区建设是一项具有前瞻性、全局性的经济发展战略,就全国来说,也是一项较早提出的区域经济合作战略。起初,针对这一战略,甘肃配套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并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方案,但由于实施过程中组织不力,部门间推诿现象严重,许多好的举措并未真正贯彻落实,致使该战略收效甚微。
  5 流于形式,经典战略不持续。不可否认,甘肃在有些战略上流于形式,存在着“喊口号”、“空谈”、“跟风”等不良风气,在战略具体实施过程中缺乏真抓实干、脚踏实地的务实作风。依托无可比拟的交通区位优势,甘肃在改革开放之初就提出“敞开大门、开发致富”的发展思路,旨在依靠国内外、区内外的市场和资源,走开发型、开放型经济发展之路,可以说,这是非常经典的经济发展战略。可惜的是,每一届政府都有自己的想法和发展思路,使得这一经典战略并没有得到持续贯彻落实。应该说,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甘肃就已经找到了发展经济的精髓,之后提出的战略无非是开放开发战略的拓展与延伸,如果改革开放30多年来,甘肃始终围绕着开放开发战略展开工作,少些形式,多些务实的精神,把开放开发战略不断深化,充实完善,应该会取得比今天更大的成就。   四、结论
  (一)甘肃的历次腾飞都与国家宏观战略导向有密切关系
  纵观甘肃60多年来每一次大的发展都与国家宏观战略息息相关。建国后,国家倡导大力发展工业,尤其是重工业,并把较多重点工业项目布局在甘肃,使得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省份初步建立起自己的工业体系。20世纪60年代三线建设时期,甘肃作为全国重要的后方基地,国家把一大批军事工业和电子工业布局在此,促进了甘肃工业的再次腾飞。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国家拨正了经济发展过程中左的思想,实施改革开放的发展战略,把经济引上了正确的轨道,同全国其他省份一样,甘肃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经济实现了历史性飞跃。新世纪前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基础设施建设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生态环境大为改观,进一步助推了甘肃经济的发展。
  (二)纵向一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横向一存在较大差距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60多年来,甘肃与自身比较,经济发展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但在与全国其他省区比较后,可知甘肃与其他省份,特别是东部发达地区之间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不仅经济体量差距明显,人均经济指标也远远落后发达省份,在未来较长一段时期内,甘肃经济发展的任务还很艰巨。
  (三)实施的战略有成功之处,也有局限
  60多年来,甘肃制定了不少经济发展战略,这其中不乏经典战略,没有这些发展战略的实施,甘肃经济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就。当然,在战略落实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局限,如战略体系不完整,流于形式,组织不力,落实不彻底等,影响了战略的实施成效,在谋划未来经济发展中应引以为鉴。
  (四)甘肃必须坚持走开放开发战略
  总结过去经验,可以得出,开放开发战略是甘肃应该坚持的经典战略。当前甘肃正处在新的历史时期,为实现富民兴陇、转型跨越发展的目标更离不开开放开发战略,这是甘肃崛起的根本战略。
  (五)坚持战略的持续性
  经济发展战略是较长时期内经济发展的总的导向,这就要求制定的战略措施必须具有持续性。可以根据每个时期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和发展形势,对战略进行适当调整或创新,但对经典战略制定的发展目标、方向不能随意更改甚至放弃,而应继承并不断发展。只有如此,才能稳步实现预定的战略目标。
  五、讨论
  甘肃目前尚处于基础性发展阶段,发展不足、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是甘肃经济最主要特征,基础设施欠账较多、生态环境脆弱等是制约甘肃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开放开发战略是甘肃应该始终坚持的经典发展战略,坚持开放开发战略是推动甘肃转型跨越、实现富民兴陇的根本举措,这是正确的选择、明智的选择,也是必然的选择,也是甘肃崛起的必由之路。
  (一)对开发内涵的分解
  发展不足是甘肃经济的症结所在,之所以发展不足,根本原因是开发不足,加强开发,对甘肃来说意义深远。当前情况下,开发的概念有别于过去一般意义上的概念,应当说它具有“深度开发”和“科学开发”的内涵,是对甘肃经济发展条件的综合的、全面的开发,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推进区域开发。突破行政壁垒,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势,目前甘肃已经在省内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区域经济空间布局,积极争取“行政区经济”转变为“经济区经济”。促进兰-白经济区发展,保持其核心增长极的地位,带动周边地市发展;通过酒-嘉-体化、金-武一体化的实施,加快河西地区的发展;推动天水、平凉、庆阳、陇南等地积极融入关一天经济区,同时加快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的发展。
  2 加快资源开发。甘肃具有相当丰富的能矿、风热等自然资源以及农副产品资源,同时作为文化大省,也具有极为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这些资源开发利用潜力较大,加快资源的深度开发将成为实施大开发大开放战略的主要竞争力。
  矿产资源开发。甘肃境内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矿业开发已成为重要的经济支柱。据《2009年全国主要矿产资源储量通报》统计,在已查明的矿产中,甘肃省资源储量名列全国第1的矿产有10种,居前5名的有29中,居前10名的有59种。今后的矿产资源开发不应仅仅是初级产品的开发,而是矿产资源的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风能和光热资源开发。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造就了甘肃丰富的风能和光热资源。甘肃风能资源依据面积大、地处戈壁、交通运输方便、联网送出条件好、极大风速极限气温且湿度小等特点,大面积开发风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甘肃年日照时数为1700~3400小时,尤其以河西走廊的中部和西部最为富集,开发前景广阔。借助当前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深层次开发风能和光热资源,将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助推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提升甘肃在我国新兴能源开发格局中的战略地位。
  旅游资源开发。甘肃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省份,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风格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深层次开发旅游资源,既是促进甘肃经济转型的重要路径,也是发展文化大省的有力抓手。
  农副产品资源开发。近年来甘肃形成了马铃薯、制种、中药材、草食畜牧业等特色优势农副产品布局,大力开发农副产品资源是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路径。
  3 促进产业开发。产业开发是开发的主要形式和载体,在大开发的过程中,紧紧依靠产业开发带动支撑转型跨越。主要包括改造提升石化、有色、冶金、煤炭、电力、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风热、新材料、生物医药、现代信息技术等产业;全力打造富民产业,包括发展劳务经济、劳动密集型产业、现代农业以及农副产品加工业等;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的升级和全面发展。
  4 加快小微企业开发。上述提到的资源开发和产业开发中,除个别产业外,多数需要大中型企业来开发和承载,这也是很多年来甘肃始终重视大中型企业发展而忽视小微企业发展的原因。小微企业是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相较大中型企业来说它具有数量大、分布广、跨行业、灵活快捷的特点,同时又紧贴市场和消费者,因此大力发展小微企业可以为甘肃经济注入新的活力,成为促进现代经济增长的助推剂。着重在资金、人才、技术、政策等方面支持、培育小微企业的发展,同时,推动经营模式的创新,推动全民创业,增加居民收入,真正实现“藏富于民”。   5 注重消费潜能的开发。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积极拓展国内市场是国家的长远战略。通过前文分析可知,甘肃居民收入水平在全国处于倒数的位置,收入低是制约甘肃消费能力弱的主要瓶颈,如何通过消费刺激经济增长成为摆在甘肃人民面前的一道急需解决的难题。挖掘居民消费潜能一方面是不断创新消费模式,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而最主要的是千方百计的增加居民收入,让居民有钱消费、敢消费。
  (二)对开放内涵的分解
  每个区域在发展条件上都有自己的优势,如资源优势、交通区位优势、政策优势等,但也存在发展的劣势和不足。如果不注意与其他区域优势互补,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仅仅依靠本区域经济要素的开发,就很难取得突破性发展。只有统筹开放开发两大发展主线,以开发促进开放,以开放带动开发,积极合理利用省内外各种经济要素,不断丰富和创造经济发展条件,才能为甘肃的持续长远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关于开发方面,甘肃已经做了较多的工作,而开放则明显不足,经济开放程度、区域经济合作程度都还比较低。
  就一国内部的区域来说,对外开放意味着两个层面的内涵,一是对国外的开放,即国际开放;二是对所在国家内部其他区域的开放,即区际开放。30多年来国际层面的对外开放对甘肃经济发展并没有带来太大的影响,伴随着区际交通和通讯设施的迅速发展、国家区域政策的调整以及区际经济联系的加强,区域开放将是未来我国开放的趋向,甘肃应抓住机遇,在加强国际开放的同时,重点加强区域开放,尤其是加强与周边毗邻省区的协调与合作,对甘肃这样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内陆地区来说意义深远。
  (三)开放开发战略下对甘肃及其毗邻省区协调、合作发展的讨论
  甘肃东临陕西,南接四川,西连青海、新疆,北与内蒙古、宁夏两自治区接壤,西北与蒙古国交界,周边要么是经济体量相对较大的省份,如四川、陕西等;要么是民族省区,如新疆、青海、宁夏、内蒙古,同时这些民族省区中还有不少是资源大省,如新疆、内蒙古等,同这些区域相比,甘肃不具有经济发展优势。但甘肃地处欧亚大陆桥的咽喉位置,是承启东西、联结南北的战略大通道,是联系中亚、西亚的交通枢纽,区位优势明显。在新一次的大开发过程中,要重点依托区位优势,大力发展通道经济,把甘肃建设成为我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和连接边疆与内地的重要踏板。开发区位资源,突出强调甘肃与周边省区的合作与发展,以“大甘肃”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省际经济,以探索建立省际经济合作区的形式加强省际经济合作,拓展发展空间。
  责编:正融;校对:正融

推荐访问:甘肃省 演化 反思 年来